李習勤

李習勤

李習勤,一九三二年生。湖南邵東人,西安美院版畫系創始人之一。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版畫家協會常務理事、陝西省版畫藝委會主任、中原書畫研究院名譽院長、中外書畫藝術博物館名譽館長、國務院授予突出貢獻專家、享受特殊津貼。獲“魯迅版畫獎”。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李習勤 李習勤

其版畫藝術成就已載入中國美術史冊。多年來同時對中國水墨畫進行了深入研究探索,以深厚的造型功力和筆墨修養,形成自己的藝術風貌。其作品多次參加全國美展,多次擔任國家級展覽評審,先後16次獲國家級和省級美展獎,並在20餘個國家展出。作品參加歷屆全國美展,多次擔任國家級評審。作品先後在20餘個國家展出、收藏,先後18次獲獎.《清涼世界》獲國際水墨金獎,《秋之戀》獲海峽兩岸書畫大展榮譽金獎,《山溝笑聲》獲全國美展銅獎。出版有《李習勤水墨選集》、《李習勤人體速寫集》、《李習勤色粉畫》等著作。他兩次應邀赴英國考察、講學、舉辦畫展,並應邀擔任英國奧斯特大學美術學院中國畫與水印版畫的客座教授。其傳略已載入美國與英國出版的《世界名人辭典》及國內《中國現代美術家大辭典》等多部辭書。他是西安美院版畫系的創始人之一,他在50多年的創作生涯中,不僅發揚延安新興木刻運動重生活、重傳統、關注現實的精神;同時強調突破創新,洋為中用,借鑑外來藝術形式,從而將延安題材的版畫創作推向一個高峰。1962年,李習勤創作的《社乾會上》是當時中國版壇的時代力作。作品以富有力度的結構型幾何線條,概括的黑白藝術處理手法,表現了四個農村基層幹部的生動神態。這幅黑白木刻形式新穎,人物性格鮮明,散發著那個時代特有的藝術魅力,被入選《中國現代美術全集》。李習勤的另一幅代表作,是第六屆全國美展的銅獎作品《山溝里的笑聲》,該作以強烈粗獷的結構線條,表現了新時期黃土高原上農民對新生活的熱愛之情。隨後,其套色木刻《舵手》《陽光下》、《一路歌聲》、《季風》、《牧牛圖》、《彩色的旋律》等一系列力作陸續問世,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

社會評說

深入 出精品

—著名 畫家李習勤“素描”

在中國版畫界,李習勤的名字可謂如雷貫耳,這位“湖南才子”歷經50餘年的美術實踐、生活實踐和創作實踐,其藝術作品和專著影響著當代中國美術事業,成為當代美術家們學習的楷模。

為紀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65周年,時逢中國美協和 西安美院將舉辦“中國當代著名畫家延安行系列”活動前夕,本報記者專程赴西安美院採訪了這位年過七旬的資深畫家。

李習勤《山溝里的笑聲》 李習勤《山溝里的笑聲》

“我不是‘魯藝人’,但‘魯藝人’深深影響著我!”。一見面,畫家便向記者解釋此事。出於從小對畫畫的熱愛和對美術的痴迷,年僅17歲的他便在繪畫方面嶄露頭角,他畫的《抗美援朝》連環畫,投稿給當地的《資江農民報》,不久就發表了,這是他的處女作。高中只上了一年的李習勤隨後考上了湖南省藝術學校。當時的湖南藝校以培養革命幹部為首要任務,所有的學生必須學習音樂、美術、舞蹈、戲劇等課程,可李習勤卻偏重於美術課,在湖南藝校上了不到一年,他又參加了全國統考,以優異成績考上了西北藝術學校(西安美院的前身)。從此,他與西安美院結下了不解之緣。

在西安美院上了三年後就留校任教的李習勤,如今已在大西北紮根了53個年頭,期間他曾於1961年到1962年,在中央美院上研究生,專門學習版畫。據他回憶,在中央美院學習時,是他人生歷程中最重要的時期,因為他的老師古元、彥涵、力群、王琦都是當年延安魯迅藝術學院走出的,老師們的言傳身教、平易近人及對美術事業的直拙追求深深地影響著他。在中央美術學院學習期間,也是就是1962年他創作的反映陝北農村現實題材的版畫《社乾會上》,成為他的力作和成名作。

李習勤告訴記者,上世紀40年代,延安解放區是中國新興版畫的發源地,而以魯迅藝術學院走出的古元、力群、彥涵、王琦等前輩為代表的版畫家,在藝術創作中起著“領頭羊”的作用。當年他在中央美院學習時,經常去古元老師家拜訪學習、請教問題,老師也不厭其煩、耐心地給他輔導,更令他難以忘懷的是力群老師,當時還身兼著中國《美術》雜誌的主編,當他創作出了《社乾會上》的版畫時,力群老師給他指出了創作中的不足之處,並讓他寫創作心得,後來,還以《生活只青睞有心人》為題將李習勤的《社乾會上》創作前前後後的文章發表在《美術》雜誌上。老師們言傳身教,使他感恩不盡,在中央美院,李習勤與與多位老前輩建立了深厚的師生情誼,這種感情也對他堅守藝術和美術創作真理提供了強有力的動力。(盧劍利 旺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