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義豐

李義豐 (1911—1968)莒南縣石泉湖村人。 全國農業勞動模範。出身貧農。194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任村農救會會長。1944年,任村各界救國聯合會會長。翌年任村支部書記。曾帶領民工支援甲子山區反頑鬥爭和孟良崮戰役。從1943年起,

基本信息

個人經歷

帶頭組織變工組,堅持走“組織起來,發展生產”的道路。石泉湖村當時28戶人家,只有300畝貧瘠的山丘梯田,豐收年景畝產不過65公斤。他提出“全村人搿伙起來,治山養山吃山”的建議,聯合全村7個互助組於1944年建起山東第一座水庫(1959年,中共山東省委第一書記舒同在視察時稱該水庫為“山東水庫之母”,並題詞稱該村為“山區水利建設的典範”) ,結束了全村人畜用水難的歷史。經10個冬春奮戰,封山造林500畝 其中柞林250畝,果園100畝,鄰村稱石泉湖為“山區綠化之師”。1952年,他出席了山東省農業勞動模範會議。1953年,帶頭組織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並任社長。1954年,村中的兩處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合併為“日光”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李義豐任主任。他帶領社員開展更大規模的農田基本建設, 建起了3座連環水庫,深翻整地460畝,改良土壤276畝, 增強了土地抗旱耐澇的能力。1956年,全社糧食單位面積產量比1953年增長1.5倍, 人均收入增長1倍。同年3月,參加中央赴朝慰問團,受到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首相金日成的接見。 1957年2月,出席了全國首屆農業勞動模範會議,獲“全國農業勞動模範”稱號,受到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的接見。11月,出席山東省第三屆社會主義農業建設積極分子會議,為大會主席團成員。同年,國務院水土保持委員會授予石泉湖村“日光”農業生產合作社錦旗一面,上書“是水土保持的榜樣, 是山區建設的典範”。1958年8月,兼任路鎮人民公社副主任,帶領民眾繼續進行水利建設, 建塘壩4座、緩水壩4座、閘山溝115道。把全村478畝山嶺薄地全部整成“三合一”高標準梯田,其中338畝為石砌地堰,320畝建成水澆田。1959年9月底,應邀赴北京參加建國十周年國慶觀禮活動,再次受到毛澤東的接見, 先後七次受到毛澤東等國家領導人接見, 曾當選為山東省政協委員。

評價

“文化大革命”期間,遭到錯誤的批判,被折磨成疾,1968年含冤去世。1978年,中共莒南縣委為他平反昭雪, 恢復了他的榮譽,肯定了他對家鄉做出的貢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