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秋

李秋秋

李秋秋,女,貴州貴陽人,原籍河南開封,收藏家,貴州都市報秋秋藏話專欄記者,代表著作《可呈玉覽》。

個人簡介

李秋秋,女,貴州貴陽人,原籍河南開封,收藏家,貴州都市報秋秋藏話專欄記者。

李秋秋女士李秋秋女士

個人成就

秋秋藏話

秋秋藏話是貴州都市報開闢的一個關於文物收藏、鑑賞的文化專欄,李秋秋是該專欄主要撰文記者,撰寫的文章內容多半關於文物的收藏理念、收藏方法以及文物的鑑賞,其中尤以對玉器的文章最為精到、出彩。主要代表文章有:
《人不風流只為瓶》,貴州都市報,2010-10-09。
《把鑑賞留給自己》,貴州都市報,2010-10-30。
《人生誰識龍與鳳?》 ,貴州都市報,2011-07-09。
《菩薩心冷》 ,貴州都市報,2011-12-03。
《文物鑑定不是玄學》 ,貴州都市報,2011-03-26。
《收藏 消費 公益》 ,貴州都市報,2011-11-05。
《也說瘋狂的石頭》 ,貴州都市報,2011-12-10。
《敏銳之惑》 ,貴州都市報,2011-11-12。
《也說故宮》 ,貴州都市報,2011-09-03。

個人著作

著作有《可呈玉覽》。李秋秋先生認為,最恰當的文物收理念,是把文物收藏是當做一種生活方式。並極力的介紹文物收藏的基本底線準則。文物分為三部分價值:第一部分是材料價值;第二部分:是工藝價值;第三部分:是文化價值。所謂的材料價值,無論玉器、石器、木器、瓷器,材料本身便具有價值,依據材料價值界定文物的價值,則能保障收藏一定不會吃虧。比如,和田玉質的玉器,和田玉本身便已經是十分奇缺的材料,暫不論其工藝價值與文化價值,以和田玉的市場價格購入和田玉質地的玉器,肯定不會是虧本的收藏行為。所謂的工藝價值,各式樣的器具,是在對一定的天然材料加工的基礎上,才成為器用的,這也是馬克思在《資本論》中一再闡釋的價值定義,即使“凝結在商品中無差別的人類勞動”;至於文化價值,則是指文物所反映的一個時代的精神面貌或者技術特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