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行吟圖

李白行吟圖

南宋畫家梁楷作品。紙本水墨 縱 81.2公分 橫 30.4公分這幅畫僅寥寥數筆,就勾畫出一個灑脫放達的詩仙形象。梁楷天性狂放,常飲酒自樂,人稱“梁風子”。他的減筆畫是一種運用粗闊的筆勢與有濃淡的水墨作的寫意畫,《李白行吟圖》即體現了這種大膽的畫風;用筆簡練豪放,純以線描表現,但詩人疏放不羈的個性,以及邊吟邊行的姿態卻刻劃得生動傳神,令人叫絕。《李白行吟圖》捨棄一切背景,簡單數筆,就勾勒出李白游吟飄然瀟灑的神情,以少勝多,而寓意深遠,令人尋味,後人稱其作為“減筆畫”。梁楷減筆人物畫給後世以很大影響,如宋末元初的法常、元代的顏輝以及明代徐渭的《驢背吟詩圖》等都多少受到過梁楷的影響。

基本內容

《李白行吟圖》《李白行吟圖》

【名稱】:李白行吟圖

【類別】:字畫

【年代】:南宋

【文物原屬】:原屬圓明園收藏

【文物現狀】:藏於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

簡介

南宋畫家梁楷作品。紙本水墨,縱81.2公分,橫30.4公分。

這幅畫僅寥寥數筆,就勾畫出一個灑脫放達的詩仙形象。梁楷天性疏野,常飲酒自樂,人稱“梁風子”。他的減筆畫是一種運用粗闊的筆勢與有濃淡的水墨作的寫意畫,《李白行吟圖》即體現了這種大膽的畫風;用筆簡練豪放,純以線描表現,但詩人疏放不羈的個性,以及邊吟邊行的姿態卻刻劃得生動傳神,令人叫絕。《李白行吟圖》捨棄一切背景,簡單數筆,就勾勒出李白游吟飄然瀟灑的神情,以少勝多,而寓意深遠,令人尋味,後人稱其作為“減筆畫”。梁楷減筆人物畫給後世以很大影響,如宋末元初的法常、元代的顏輝以及明代徐渭的<驢背吟詩圖>等都多少受到過梁楷的影響。

相關資料

作者簡介

梁楷,南宋東平人。祖籍東平(今屬山東),居錢塘(杭州)。南宋寧宗嘉泰間(公元1201~1204)曾為畫院待詔,善畫人物、山水、花鳥、道釋、鬼神。師賈師古(賈以學吳道子著稱),又繼承了五代宋初石恪的畫法,又遠遠超過老師,將“減筆”畫減到極處,同時又能高度傳達出所描繪對象的神韻。據說當時畫院中人見到梁楷的作品,沒有不佩服的。可見梁楷在南宋畫院時就有很高的聲望了。梁楷繼承前人已取得的成就,並加以靈活運用。他深入體察所畫人物的精神特徵,以簡練的筆墨表現出人物的音容笑貌,以簡潔的筆墨準確地抓取事物的本質特徵,充分地傳達出了畫家的感情,從而把寫意畫推入一個新的高度,使時人耳目一新。據清代官修的《佩文齋書畫譜》、《石渠寶笈》以及厲鶚匯集的《南宋畫錄》統計,梁楷留下來的作品不下幾十件,但我們今天能見到的只有十件左右了,而且大都不在國內了。據著錄的梁楷作品的題材,多表現佛道、鬼神、古代的高人逸士,如《右軍書扇》、《羲之觀鵝》、《黃庭經換鵝》、《淵明像》、《釧馗像》、《寒山拾得》、《參禪圖》、《田樂圖》、《莊生夢蝶》、《蘇武牧羊》、《孔子夢見周公》、《蓮蓬變相》、《太乙三宮兵陣圖》等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