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滄區人民法院

李滄區人民法院位於青島市區北部。

李滄區位於青島市區北部,轄區面積97.98平方公里,轄11個街道辦事處,98個社區委員會,25個行政村。現有總人口35萬人,其中戶籍常住人口28萬人,流動人口7萬人。2003年,國內生產總值達到83億元,區域財政收入3.76億元;實際利用外資6453萬美元,實際利用內資11.4億元,出口總額5.95億元,固定資產投資43億元。區內市級高新技術企業12家,高新技術產品23項;學校教育設施基本實現現代化;衛生機構400處;針對流動人口和暫住人口的外來務工人員法制學校3家;有虎山體育中心和滄口體育場兩處大型體育場;社區建設、信息基礎網路、軍民共建、對外幫扶等各項工作取得了顯著成就。先後獲“全國社會文化先進區”,“全國科技工作先進城區”,“全國實施婦女兒童工作綱要先進區”及“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先進集體”等稱號。
2003年,李滄區法院共受理各類訴訟、執行案件6863件,與上年的5243件相比上升了30.9%;辦結各類案件6756件,較上年上升5283件上升27.9%;結案標的額5.23億元。受理刑事案件282件/447人,審結284件/447人,398名犯罪分子受到刑事處罰,被判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的63人。受理民商事案件3944件,審結3851件,結案標的額3.38億元。受理和審結行政訴訟案件28件;受理非訴執行案件49件,執結22件。受理執行案件2610件,執結2583件,結案標的額1.85億元。
李滄法院進一步完善了刑事審判庭前示證制度,依法擴大適用簡易程式和普通程式簡化審理的範圍,審結案件182件,占刑事結案總數的64.1%,案件審理周期平均縮短10天。民事審判嘗試專業化分工,將民事案件按類分組,成立若干專業化合議庭,使審判人員集中精力專門審理某一類案件,集中學習研究某一部門法律及相關法規政策,提高了案件質量和效率。對小額債務案件不斷完善調裁分離機制,設立調解大廳實行圓桌式調解,開展送達中的調解,辦案效率實現倍增。3名法官受理小額債務案件1144件,全部審結,人均結案達到381件,《人民法院報》介紹了我院的做法和經驗。商事審判設立庭前工作組,將審判的庭前工作分化出來集中處理,使審判人力資源配置更加合理,降低了訴訟成本,一次開庭結案率明顯提高。繼續推行執行裁判權、執行命令權和執行實施權“三權分離”的執行工作運行機制,進一步明確了執行法官、執行員的權限職責,並在“三權”工作銜接上不斷總結完善,理順工作流程,加強相互監督。通過完善“三權分離”執行運行機制,促進了執行工作的規範和公正公開,使執行工作進入了良性循環的快車道。《人民法院報》對我院執行權分離改革的做法和取得的效果作了全面報導。
2003年結合機關作風整頓深入開展了創建“我公正,你放心”服務品牌活動,狠抓公正意識、服務意識和廉政意識。加大對中層幹部隊伍的教育和管理力度,建立了《中層幹部述職、評議、考核制度》。同時通過樹立一批先進中層幹部典型,積極發揮中層領導幹部的骨幹帶頭作用。圍繞創建“我公正,你放心”服務品牌,深入開展了以“講奉獻、講大局、講責任”和“比貢獻、比素質、比風格”為內容和“三講三比”活動,院黨組逐個庭室聽取工作和隊伍建設匯報,起到了樹正氣、鼓幹勁、促審判的作用。全年收到當事人發來的感謝信、感謝電話100餘封(次)。
加大基礎設施和裝備建設的投入,努力在辦公條件上達到現代化,實現“創一流”。針對審判法庭不足的問題,執行局搬至院西流莊法庭辦公樓辦公。目前,法院辦公大樓的局部裝修改造工程正在進行中。2003年增添微機20餘台,完成了全院微機的更新,並實現院內聯網,使檔案傳送、案件報結、信息傳輸、簡單工作部署等日常工作全部在網上進行,辦公信息化程度不斷提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