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文[成都地質學院教授]

李正文[成都地質學院教授]

李正文(1939-)男,中共黨員,教授,博士生導師,1963年畢業於北京地質學院地球物理系,同年分配到成都地質學院任教。1981年至1984年,留學瑞士洛桑大學,順訪法國石油研究院等。1992年晉升教授,現任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學科及套用地球物理學科博士研究生導師。先後擔任套用地球物理系、信息工程與地球物理系副主任、主任,信息工程學院名譽院長,“油氣藏地質及開發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國土資源部“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指導小組副組長,中國地質學會勘察地球物理專業委員會委員。

基本信息

貢獻

李正文教授長期從事地球物理和信息技術的教學和科學研究工作,完成了國家重大工程項目“150工程”,為我國地震勘探全面實現數位化作出了重要貢獻。近十多年來,承擔和主持完成了“油儲項目”重大自然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以及橫向科研合作項目等數十項,獲得了豐富的研究成果。科學研究作出了六方面的重大貢獻:開創和實現了我國地震資料處理數位化;回國後開創和實現了地震資料解釋方法技術現代化;推進了我國高解析度地震勘探;被油氣田廣泛使用的儲層綜合識別理論與方法技術;混沌動力學與油氣信息檢測方法及在國內率先開展了城市地球物理及套用。其研究成果處於國內領先水平和處於國際前列,分別獲部級科技成果二等、三等和四等獎,具有很高的科學價值和實用價值,被企業部門廣泛採用,產生了重大經濟效益。在有關學術雜誌和核心刊物上發表論文60多篇,學術專著及教科書5部共8本。

科研組

李正文教授負責的科研組科技實力雄厚。近年來,開展了“信號與信息高解析度非線性處理和反演方法技術”、“數字圖像處理與虛擬現實技術”、“有效儲集層綜合識別理論與方法技術”及“現代工程勘查技術”等領域研究,並承擔了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形成了多學科綜合研究的新方向。

教育

李正文教授多年來為大學生和研究生講授的主要課程有:“地震勘探原理與方法”、“地震資料數字處理”、“地震資料解釋”、“高解析度地震勘探”、“高級地震學”、“數位訊號處理”、“現代信號處理”及“信號理論”等。主持組建了“信息工程”和“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已培養畢業生的碩士研究生20多名,博士研究生3名;在讀碩士研究15名,在讀博士研究生8名。

復旦大學歷任領導

復旦大學創建於1905年,原名復旦公學,是中國人自主創辦的第一所高等院校,創始人為中國近代知名教育家馬相伯。校名“復旦”二字選自《尚書大傳·虞夏傳》中“日月光華,旦復旦兮”的名句,意在自強不息,寄託當時中國知識分子自主辦學、教育強國的希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