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武

李成武,漢族,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資源與安全工程學院安全系教授,博導,博士後學歷。

基本信息

1.中國礦業大學教授

個人簡介

李成武,漢族,中國礦業大學(北京)資源與安全工程學院安全系教授,博導,博士後學歷。
1991年7月中國礦業大學採礦工程專業畢業進入煤科總院撫順分院瓦斯所,先後任瓦斯突出研究室副主任、主任、科研處副處長、安全評價研究所所長等職。
2007年10月中國礦業大學(北京)資源學院任教,現任安全系副主任,系書記;
多年來參加完成國家“97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前期科技攻關項目20餘項,其研究成果均達到國際、國內領先水平。獲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2項。發表論文20餘篇。

科研項目

1、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畫“深部開採煤岩動力災害多參量識別與解圍關鍵技術裝備”,課題申報人、專題負責人;
2、國家“十五”科技攻關項目“瓦斯動態監測技術”專題負責人
3、國家“十五”滾動集成示範項目“瀋陽紅菱礦瓦斯動力災害特徵及電磁輻射預測技術套用研究,主要負責人
4、科技部2002社會公益“煤礦瓦斯災害預警技術”,主要負責人
5、國家“八五”科技攻關課題“機掘工作面防突措施及配套裝備的研究” 、主要完成人;
6、國家“八五”科技攻關課題“利用綜合參數連續預測突出方法及裝備”、主要完成人;
7、國家“八五”科技攻關課題“工作面突出敏感指標及臨界值的確定”主要完成人
8、國家“九五”科技攻關課題“聲發射實時跟蹤預測突出危險性技術的研究”、主要完成人;
9、國家“九五”科技攻關課題“綜掘工作面瓦斯預測技術的研究”、主要完成人;
10、國家“九五”科技攻關課題“煤與瓦斯突出強度技術的研究”主要完成人;
11、科技部2004社會公益“深部礦井熱害預測及控制技術研究,主要完成人;
12、教育部中波政府間科技合作項目“采動覆岩運動性衝擊礦壓機理及防治研究”,主要完成人
13、煤炭部科技項目 “ZFD-15型導軌式風動防突鑽機的研製”、主要完成人;
14、煤炭部科技項目“採空區高強輕質安全管道的研製”、主要完成人;
15、煤炭部科技項目“煤與瓦斯突出預測預報專家系統”、主要完成人;
16、煤炭部科技項目“煤礦安全工程師決策支持系統”、主要完成人;

科研獲獎

1、“立井提升安全保護技術與裝備”,2006年煤炭工業學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2、“立井提升安全保護技術與裝備”,第三屆國家安全生產科技成果一等獎(2007)
3、“徐州張集礦電磁輻射突出預測技術研究”第二屆國家安全生產科技成果二等獎(2005)

主要著作

1.《中國煤礦巷道圍岩控制》,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1994。
2.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1996),A.A.Balkema出版。
3.變形的雷射頻譜測量技術, , 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1999
4.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1999),A.A.Balkema出版。
5.Computer Applications in the Minerals Industries (2001),Swets & Zeitlinger出版
6、低瓦斯礦井瓦斯異常區域綜合治理技術研究,《煤炭科學技術》,2005.3
7、煤炭行業的安全評價,《勞動保護》,2005.8
8、煤與瓦斯突出危險程度工作面預測技術研究,《中國礦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1
9、顯德汪礦瓦斯異常區域瓦斯動力災害顯現特徵分析,《煤礦安全》,2005.3
10、區域煤與瓦斯突出危險性動態評價方法,《煤礦安全》,2007.5
11、煤與瓦斯突出危險性灰色分類方法實驗研究,《煤礦安全》, 2007.6
12、煤與瓦斯突出主要影響因素主成分分析,《煤礦安全》2007.7

主要研究方向

1、 礦井瓦斯防治
2、 煤岩動力災害(煤與瓦斯突出)預測及防治
3、煤與瓦斯突出鑑定
4、安全評價理論技術與套用

2.當代中國研究所副研究員

個人簡介

李成武,男,雲南富源人,1970年生,中共黨員,副研究員。1992年7月畢業於雲南民族學院(現雲南民族大學)歷史系民族學專業,獲史學學士學位,1992年至1995年在雲南省富源縣民族宗教事務局工作。1995年考入廈門大學人類學研究所,攻讀碩士學位,1998年畢業,獲法學碩士學位,同年考入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2001年畢業,獲法學博士學位。2001年至今到當代中國研究所工作。

學術研究

研究領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史,主要科研成果包括:《直面中國——當代中國難點問題透析》(合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2年;《從“民族自決”到“區域自治”——中國共產黨解決中國民族問題的歷史考察》,張啟華主編:《中國共產黨與新中國建設》,當代中國出版社,2003年;《多元社會裡的自治與統一——論中國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程中原主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奠基·開創·發展》,當代中國出版社,2004年;《少數民族人才現狀及其改善途徑》,潘晨光主編:《人才藍皮書——中國人才發展報告NO.1》,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國家指導下的民族和社會文化變遷——以雲南布朗山布朗族為例》(合著),《當代中國史研究》,2005年第2期;《中國的少數民族人才培養政策》,潘晨光主編:《人才藍皮書:中國人才發展報告NO.2》,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7月;《中國民眾文化建設的基本情況及經驗:1949—1956》,當代中國研究所編:《國史研究參閱資料》,2005年第15期。 
主持項目:《中國與蘇聯民族政策比較研究》(2004),當代中國研究所重點項目。參與項目:《黨的先進性問題研究》(2002),中國社會科學院重大項目;《中國民眾文化建設的基本情況及經驗:1949—1976》(2004),當代中國研究所重點項目。

3.山東農業大學教授

個人簡介

李成武,副教授。主要為全校本科生、研究生講授選修和專業必修課程“套用寫作”、“秘書寫作”、“秘書學”、“秘書實務”、“秘書與辦公室工作”、“大學語文”、“科技論文創作”、“速記”、“專業綜合實踐”等9門,並多次為政府、企業和高校幹部、社團組織講授 “公文寫作與處理”、“調查研究與信息處理”等培訓課程。以強烈的責任心和極大的熱情,投入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改革,注重培養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提升;教學效果優秀。

學術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科技傳播與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中文課程教育教學研究。科研成果:主持和參與省部級、校級科研課題“山東省農村文化產業發展研究”、“農業科技傳播的理論與實踐”等10項;主編和參編國家、學校“十一五”、“十二五”規劃教材《秘書實務》、《農業推廣理論與實踐》、《高級秘書業務》、《套用文體寫作》等6部;在《科學學》、《農業科技管理》、《山東農業大學學報》等雜誌發表學術論文12篇。獲得中華農業科教基金會、山東省寫作學會等科研獎勵10項。

4.紅河州副州長

李成武,男,彝族,1968年8月生,中央黨校研究生學歷,中共黨員,1987年7月參加工作,現任雲南省紅河州人民政府副州長。
1984年09月至1987年07月,紅河州民族師範學校石屏普師班學習。
1987年07月至1989年09月,石屏縣哨沖國小任教。
1989年09月至1992年10月,石屏縣文聯工作。
1992年10月至1994年03月,中共石屏縣委宣傳部工作。
1994年03月至1995年03月,中共石屏縣委辦公室工作。
1995年03月至1995年11月,中共石屏縣委宣傳部副部長。
1995年11月至1996年12月,中共石屏縣委辦公室副主任(其間:1993年8月至1996年6月中央黨校函授學院政治專 業大專班學習)。
1996年12月至1999年03月,石屏縣冒合鄉黨委書記。
1999年03月至2003年01月,共青團紅河州委書記。
2003年01月至2008年03月,中共元陽縣委書記(其間:2000年9月至2003年7月中央黨校研究生院在職領導幹部馬克思主義哲學專業研究生班雲南班學習)。
2008年03月至2009年12月,紅河州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州老齡委辦公室主任(兼)。
2009年12月至2012年06月,紅河州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州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兼)、州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副主席(兼)。
2012年06月至今,紅河州人民政府副州長、州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州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兼)、州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副主席(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