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廷棨

李廷棨(1789~1849) 字戟門,號萼村。清代濟南章丘人。

基本信息

生平簡介

道光八年(1828年)舉人,翌年中進士。先後任直隸新城、玉田、宛平知縣和深州知州,自奉節儉,頗有政績。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以賢員被皇帝召見,授廣州知府。翌年改任雷州知府,升湖北荊宜施道。道光二十四年長江水患,率屬下搶護糧倉,安頓災民。不久調任直隸霸昌道,又擢順天府尹,以道員用。道光二十七年授直隸通永道,多年積案,一訊而結。次年畿東大水,通州、寶坻、香河、寧河等地受災尤重,李廷棨夜以繼日查勘災情,組織賑災。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卒於任。

李廷棨為官廉潔勤勉,勇於任事,平反了許多冤獄。閒暇之餘不輟創作,著有《紉香草堂詩集》、《紉香草堂文鈔》、《紉香草堂詩餘》等。藏書甚富。曾與好友吳連周輯《繡水詩鈔》,收錄章丘籍詩人作品800多首。

藏書之家

清藏書家。字戟門,又字星垣,號萼村。山東章丘埠村西鵝莊人,與李開先同里。道光九年(1829)進士,授直隸新城知縣,官直隸州知府、順天府尹、通議大夫。與馬國翰、何紹基交誼甚密,馬國翰晚年無子,他又是馬氏的姻親,故在馬氏去世後,所有刻書書版和藏書盡歸於他。並建藏書樓“紉香草堂”,三層建築,中西合璧式風格。馬氏《玉函山房輯佚書》刻版,被李氏藏於夾牆縫中,得以保存至今。2001年,因為牆縫漏雨,使得書版膨脹才被發現,總計5 966塊,雙面雕刻。當代學者邢藍田曾於1935~1936年六次訪問其家鄉,並作有《鵝莊訪書記》。喜作詩文,有《國朝山左詩匯抄》。刊刻圖書《繡水詩抄》、《高唐齊音》、《贈雲山館詩集》和《紅藕花榭詩餘》等。著《紉香草堂詩餘》。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