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容恢

李容恢

李容恢(1886-1957),原江西臨川溫圳人,生於廣西桂林,自小天資聰慧,積極奮進,1905年在廣西加入同盟會,投身革命運動,不久遭到清廷追捕,逃到南京,投入他的堂兄、著名書法家、時任兩江師範學堂監督李瑞清門下,後來他來到上海和王鐘聲一起創辦了“春陽社”,以排演新劇為名,宣傳革命。李容恢和王鐘聲曾積極圖謀武裝暴動,結果事情敗露王鐘聲不幸犧牲。
1910年秋,李容恢參與領導廣州起義,並負責攻打廣東水師提督李準,他率領人員衝到水師大堂,搜尋不見李準,又沖入後院,也不見人,但此時情況已經十分危急,退路被截斷了,在與清軍激戰中傷亡很大,不得已,他才率二十來人從後院翻牆而出。事後,同盟會會員潘達微冒著生命危險找到七十二位烈士的遺骸收殮安葬於黃花崗,通稱“黃花崗七十二烈士”。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李容恢從廣西率領學生軍趕到武昌聲援革命。辛亥革命後,中華民國成立,袁世凱經南北議和,就任首任大總統。但是袁世凱很快背叛革命,先後殺害了張振武、宋教仁,袁世凱的倒行逆施,使全國譁然,孫中山組織中華革命黨,號召發動二次革命,武力討袁。李容恢先是參與李烈鈞在湖口率先發動的起義,進行討袁戰爭,又受孫中山委派奔走於湖南、安徽、廣東等地動員起義,觸動各省獨立。二次革命失敗後,孫中山等人企圖策劃上海起義。此事由陳其美一手策劃,李容恢被任命為陸上總指揮,定於12月6日起義,不料,肇和兵艦上起義人員弄炸藥失事,不得已提前一日發動,楊虎率海軍陸戰隊同志三十餘人乘小汽艇順利占領肇和艦,並立即向陸上攻擊。而另一支由孫祥夫率領的隊伍,被租界巡捕房干涉,不能按照計畫占領應瑞及通濟兩艦。因此,肇和艦遂陷於孤立無援的境地。李容恢等人聽聞肇和艦的炮聲,按照原計畫分別向電報局、電話局等機關進攻,但袁軍炮火猛烈,革命軍傷亡眾多,海上陸上都無後援,導致功敗垂成。
李容恢開始流亡日本,受孫中山之託任南洋籌款總代表,因工作努力籌得巨款和武器親攜回日本。當時在日革命小團體如興中會、光復會等等,不下數十個,聽到李容恢歸日。均聚於碼頭迎接。孫中山也帶領同盟會會員來迎。據說孫中山一般不出門迎客,這是唯一一次親自到橫濱港迎接。當時同盟會因改組參加人數還只有六位,最後第六位是何香凝。在碼頭見面後,何香凝隨手將簽名本遞給了李容恢,李容恢立即寫上了大名,就這樣李容恢成為同盟會改組後的第七名會員。因為有李容恢帶來的資金作為後盾,同盟會很快成為最大的一個會黨了。
1915年袁世凱稱帝,李容恢協同他人到北京,買通關係,潛入袁世凱宮殿懷仁堂,並在其寶座下埋下炸彈,準備炸死袁,不巧的是,袁世凱在召見日本公使時他的愛犬突然滑出袍袖爬到寶座上,致使炸彈爆炸,袁世凱得以相安無事。
1916年唐繼堯、蔡鍔、李烈鈞等聯名發動護國運動,討伐袁世凱,蔡鍔率第一軍總司令,進軍四川,袁世凱親信領兵十萬守四川,雙方發生激戰。李容恢則說服四川總督陳寬培宣布獨立,打開滬州大門迎滇軍入川,給袁世凱致命的一擊。
1920年11月廣州軍政府重建後,政府工作走上正軌,1921年4月孫中山被推選為非常大總統。粵桂戰爭爆發後,李容恢奉命率領三個師從連縣走荒山野嶺山羊小道一路劈荊斬刺過無人之境突入桂林,於臥室內生擒陸榮廷,重創桂軍,才使廣州的中華民國政府轉危為安。李容恢因此立下戰功。12月李容恢被委以北伐總司令重任,帶領四萬大軍向江西進發,翻過大庾嶺嶺,攻克贛州,並一度拿下泰和、吉安,但在此時李容恢身邊的三千近衛師有個二個師被孫傳芳秘密收買將要叛亂,李容恢卻認為他們是忠誠仁義之士,都他們深信不疑。當第一個探使將情況報告給他是,他反認為是探使在挑撥離間,將那個探使給槍斃了;第二個探使再次向他稟報了這個訊息,他還是執迷不悟,仍然將第二個探使槍斃了。就這樣冤殺了兩條生命,那二個師在午夜時分突然向李容恢倒戈,這時李容恢駐地僅有一師的人馬,措手不及,便倉惶帶著三十餘人敗退到廣東,而他統帥的四萬軍隊全部崩潰。這事令李容恢後悔莫及,從此他被解除了兵權。
第二次北伐戰爭,由於計畫從山東直取北京,而山東又被日本所侵占。1928年李容恢任被國民政府派遣以外交部交涉員身份去濟南向當時日軍商討借路北伐之事,而一同受命的蔡公時一行則先行抵達,在與日軍交涉的過程中,不幸被日軍割去耳鼻,然後遭到殺害。李容恢在由徐州北上的途中火車受阻,未能如期到達濟南,因此難免此禍。據說李容恢曾經和孫中山商議軍國大事時,時為總統侍衛的蔣介石,突然插話,李容恢責問:“你是什麼人?”蔣介石回答說:“是總統侍衛。”這時李容恢怒斥道:“你一個小小的侍衛,憑什麼談論國家大事?”弄得蔣介石很尷尬,唯唯退去,但是卻對李容恢懷恨於心,發誓日後發達一定要殺了他。當李容恢從濟南回徐州述職時,被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蔣介石認出。沒過幾天,蔣介石便下令通緝李容恢,幸的他的好友于右任及時通信,李容恢才得以從湯山潛逃,從此李容恢脫離了軍政界,隱姓埋名,更名為李宏惠,從事學術研究,才得以相安無事。
新中國成立後,李容恢經宋慶齡、張瀾、黃炎培等人邀請,周恩來總理薦,毛澤東圈定為國務院中央文史研究館第一批館員。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都由國務院總理親自聘任的德、才、望兼備的飽學之士,這也是對李容恢一生成就的肯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