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玉

李安玉,女,原常熟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20世紀五六十年代,李安玉曾是常熟色織四廠的優秀擋車工,後來,李安玉擔任了廠領導,但她堅持不脫產,不脫離民眾,時刻保持艱苦奮鬥的質樸本色。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1994年,她從常熟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的崗位上退了下來,但她堅持做到崗位退了,思想不退;職務退了,幹勁不退。凡是對發展常熟經濟和社會事業建設有利的,對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利的,她都有求必應,有難必幫,獻計獻策,無私奉獻。李安玉曾是中共九大、十大代表,中共蘇州地委常委,中共江蘇省委委員,江蘇省革委會委員,省總工會第五屆、六屆副主席。

人物特寫

1954年,李安玉因闌尾炎開刀,手術後體重只剩下70斤,醫生不讓她上班,可她倔強地說:“只要一天能喝一碗粥,我就要去工廠。”出院後的第二天,她就挺著瘦弱的身軀走進車間。還有一次,她得了痢疾,一天腹瀉十多次,儘管頭暈目眩,仍堅持上班不請假。李安玉文化不高,但孜孜不倦,想方設法給自己尋找學習的機會。結婚前,她住在工廠的集體宿舍里,休息時間,小姐妹們有的結絨線,有的扎鞋底,只有她坐在雙層床的上面,認真地讀書和做著筆記。她認為當一名紡織工人,不但要搞好生產,還要抓好學習。解放前想讀書沒有條件,現在有條件了,要認真學,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文化水平。除了自學,她還報名讀廠校,上黨校,也被組織上送到蘇南公學參加過培訓。

李安玉從開始看2台普通布機,逐步發展到看4台、6台、8台。到1958年,她一人最高看到12台普通布機。普通布機上的紆子每隻只能紡幾分鐘,每檯布機有60隻紆子,12檯布機有720隻紆子,換紆子的工夫必須閃電般神速。李安玉在眾姐妹中技壓群芳,取得了難以想像的成功,成為全廠擋車工中的鳳毛麟角。作為擋車工,上班時間必須一步不停地在車間裡巡迴檢查,以時速5公里計算,相當於每天走一次常熟至蘇州的里程。一個車間486檯布機,噪聲震耳欲聾,悶熱異常,更何況車速提高后,從一分鐘160轉,逐步提高到176轉、200轉,每逢換梭,梭子上的高溫直燙手,但李安玉全然不顧,換梭、穿頭、接頭均在瞬間完成。“一五”期間,她月月超額完成生產計畫,並創下了連續69個月不出疵布的驕人紀錄。

李安玉虛心好學,在生產技術上只要有先進經驗,她就馬上去學習請教。為了減少和消滅“百腳”疵布,她向對班的林淑英學習。林淑英的產量很高,布面上“百腳”的疵點很少,她利用上班前、下班後的時間,去觀摩她的操作,虛心求教,學會了林淑英的穿頭動作。乙班老工人蔡金金檢查布面的操作技高一籌,她又去請教,學會了蔡金金的檢查方法。她帶領的班組和所在工廠年年月月超額完成生產任務,多次被評為省、市、縣先進班組、先進企業,推動了全廠和全市紡織系統比學趕幫超活動的蓬勃開展。

李安玉擔任了廠領導,她經常告誡自己,無論當勞動模範,還是任廠領導,都要堅持不脫產,不脫離民眾,時刻保持艱苦奮鬥的質樸本色。她努力做到三個堅持:參加縣和工廠的會議,堅持會前會後要到組裡勞動;白天工作多,堅持晚上頂班勞動;有時開完會,回到車間離下班時間只有二三十分鐘,她也要到車間裡去走走,幫工人查查布面,那怕是接幾個紗頭,心裡也感到高興。她願意汗水同工人流在一起,心同工人貼在一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