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增援

李增援

李增援是中國近現代的一個人物,主要從事抗日救國演藝事業。

基本信息

人物

李增援

介紹

李增援李增援
李增援原名李增園,字益三,亦稱夷散,益安。1913年6月出生於萊蕪太平街村。1928年秋縣立中學畢業後考取曲阜第二師範,是年底加入中國共產黨。1931年,考入北平華北大學,“九一八”事變後他積極參加北平的學生運動。翌年秋,由於家庭衰敗,無力支付學費,被迫輟學。之後,到濟南北宛講習所代課。1933年2月,考入上海美術專科學校,插入西洋畫系二年級學習,除精攻專業外,對木刻也很有研究。在校期間與黨組織取得聯繫,積極參加黨的活動。1935年7月畢業後考取剛剛創辦的南京國立戲劇專科學校,在話劇本科班學習。1937年6月畢業,年底在武漢參加新四軍。1938年1月,新四軍戰地服務團成立,李增援成為該團最早的成員之一,並被委任為戲劇組組長。從此,他把火熱的激情、精湛的藝術全部奉獻給抗日救國事業,集創作、設計、導演、演員於一身,創作並演出了《紅鼻子參軍》《勇敢隊》《黃橋燒餅歌》《大紅燈》等膾炙人口的劇目和歌曲,特別是1940年蘇北黃橋保衛戰後由李增援作詞、章枚作曲的《黃橋燒餅歌》在抗日軍民中產生了重大的鼓舞作用,成為穿越時空而不朽的精典之作。1941年2月因患肺結核病住進新四軍一師醫院治療。同月21日,醫院在大豐縣西團遭日軍襲擊,李增援為掩護戰友英勇犧牲。
塵封50年,在大豐縣沒人知道《黃橋燒餅歌》的詞作者是誰,更不知道他早已在大豐縣犧牲,當地無史料可查,在英雄的家鄉只知道他是50年前走失了,多方尋找未果,結婚幾天便分離的妻子孤身等他數十載至死。是大豐縣黨史辦公室在徵集黨史資料中,歷經五六年的艱苦尋訪,才查清他的歷史和籍貫。其英名才得以昭示天下。1994年12月,江蘇省人民政府追認李增援為革命烈士。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