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吉[南宋兵部侍郎]

李吉(1053—1132),字天吉,山陰縣天樂鄉胥里(今所前鎮大小塢村)人,唐汝陽王李璡後裔,“性聰穎,氣宇剛銳,明經博學,善騎射。” 宋·元豐四年(1081),29歲的李吉考上進士,累官至揚州知府。他是一員岳飛式的戰將,“智勇過人,志將滅金虜,返乘輿,奉帝(被金人俘走的徽宗、欽宗)還都,大雪國家之恥。”

人物生平

“靖康之變(靖康元年—1126年冬至次年四月,金滅北宋),中原震駭,朝廷求才略老成者為東南鎮守”,李吉應召“授東南第三將,加節度使,駐札嚴州(今桐廬、建德、淳安一帶)。”到任之後,他察看轄區地形,“治兵設伏,金人不敢入其境”,確保了境內平安。

紹興初(1131),南宋·高宗趙構駐越州(今紹興市),召李吉“典(執掌)禁兵,授中奉大夫,權兵部侍郎……”

李吉病故後,他的長子守隆到將樂(今屬福建)楊時家中,哭泣著求他為父親寫行狀(敘述死者生平事跡的文章)。

楊時(1053—1135),字中立,號龜山,將樂人,是當時著名理學家程顥、程頤兄弟倆的學生,和游酢、李大林、謝良佐合稱“程門四大弟子”。北宋·熙寧九年(1076),他中了進士。

楊時和李吉同歲,又同朝為官:“予昔尹蕭山,去(離)公(李吉家)甚邇(很近),頗知公詳”。所以惻然命筆,寫下了《節度李公行狀》“款題:‘紹興五年(1135)三月十五日,龍圖閣直學士、前工部侍郎兼侍讀致仕楊時撰’。”這時,他已82歲了。

李吉其人其事,新、舊《蕭山縣誌》和新編《蕭山人物概覽》均漏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