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占會

李占會

李占會,1951年出生,祖籍山東曲阜。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天津市書協理事,天津市書協創作評審委員會委員,天津大港區書協主席。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2008年度中國書協授予“書法進萬家先進個人”稱號。作品多次入展中國書法家協會舉辦的重大書展並被國內外多家博物館收藏。了解李占會的人都知道,在這些驕人的成績背後,是李占會一次次鳳凰涅盤式的自我超越。隸書與行草書是李占會的長項,而這兩項正是書法中的兩大難。做隸書易俗,自漢碑爭奇斗妙、各臻其巔之後,歷代不與,雖不乏其人,然終有鳳毛麟角之憾。情急做草,類人之“忙中出差錯”,最見修養工夫,亦最易露缺點不足。李占會隸書結體靈活多樣,用筆隨意輕鬆,務求平中寓奇,不落俗套,具自家面目。他的行草書,枯墨取氣,有意識地利用鋪毫、側鋒與飛白的筆跡,營造並貫通通篇的氣脈。用墨一向是李占會書法的神采,無論真、草、行、隸皆如此,用墨的變化須服務於整體,為此不避漲墨,不避枯筆,虛實相生,產生奇妙無窮的效果。散淡的情趣,疏落的布局以及用筆中側兼施的變化,使李占會的書法開自家“面貌”。古老神奇的齊魯大地造就了他的倔強、質樸的性格,或許是因為與“孔孟”老鄉,自幼他就被古老而深奧的書法藝術所吸引,同時在他身上還顯現出對書法藝術的“靈性”。70年代初,在華北油田會戰一次嚴重的施工事故改變了占會的人生軌跡,從此他踏上了學習書法的藝術道路。學習書法由唐楷入手,以柳入顏,他所臨寫的顏字,深得顏書的神韻,氣勢開張,筆力雄強,骨力內聚,下筆頓挫有致、方圓相濟,為日後的行草書學習打下堅實基礎。在沉醉二王行草書時,他又旁涉宋人米芾、明人王鐸、張瑞圖書法,其中對米芾行書用力最重、用功最勤。占會學先人書,有自己的想法。他認為:先賢書法格調確有雅俗之分,上、中、下乘之別。上乘之作亦不是盡善盡美、下乘之書也不無可取之處。人云亦云,隨波逐流,全面肯定或全面否定的態度對書法學習是不利的。他學隸書取《張遷碑》粗獷朴茂稚拙方勁、《石門頌》疏朗野逸蒼茫高渾、《乙瑛碑》端莊凝重姿美態妙、《曹全碑》嚴謹秀麗柔中寓剛、《禮器碑》莊重典雅鐵畫銀鉤、《西峽頌》氣象渾穆體勢開張,融方圓、奇正、乾濕、濃淡、蒼潤為一體,又兼收當代人的審美意識,寫出的作品氣勢強、筆意濃。近幾年來,在京津著名書法家崔志強、孫伯翔先生的精心指導下,占會對書法通其情、曉其理,書法創作有了新的提高,厚積薄發有了豐碩回報。

個人成就

他的作品先後入選第三屆中國書壇新人新作展、全國第六屆書法篆刻展、全國首屆行草書大展、第二屆全國正書展、全國首屆大字書法展,並在第二屆全國楹聯書法展中獲銅獎。1997年李占會加入了中國書法家協會,2000年擔任大港區書法家協會副主席,2003年又被天津市總工會授予“職工藝術家稱號” 。

作品賞析

李占會作品 李占會作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