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南暉

李南暉,男,1970年生,暨南大學中文系本科畢業。現任職中山大學中文系中國古代文學教研室。主要研究方向為先秦文學及唐代文學。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男,1970年生。1992年暨南大學中文系本科畢業,獲學士學位;1997年杭州大學中文系畢業,獲碩士學位;2000年6月南京大學中文系畢業,獲博士學位。現任職中山大學中文系中國古代文學教研室。

主要研究方向為先秦文學及唐代文學。近年主要研究唐代偏記小說(一般稱""筆記小說""),由此亦涉獵唐代史學史的領域。

主要著作

《左傳直解》

主要論文

1.《〈新唐書·藝文志〉著錄唐國史辨疑》 《文史》第58輯 2002年3月

2.《〈史通·古今正史〉唐史箋證》 《文獻》2000年第3期

歷史記載

李南暉,字仲晦,青峰其號,又號西海雲樵。生康熙四十四年二月二十八日。初,就傅聰明過人,磨一大硯,鄉先生戲與出對曰:“硯大文章大。”即應聲曰:“心寬天地寬。”家甚貧,嘗於下學後研磨待一餐,而志氣昂昂,從不向人作乞憐狀。王先生希旦深器之。既人庠,博涉群書,與同輩言志:“輒在孔朝兩廡間。”雍正十二年初,歲試即冠軍,鏇登拔翠。時嚴冬,單布袍而已,學使延請襄閱試卷。次年舉鄉試第七名,計偕北上,六薦禮闈不售,主本省秦州、河南桐柏、陝西中部等書院講席。所至稱巨公。詩字留題,信口隨手,多可傅者。

南暉潛心易理,嘗讀繫辭,至“言行樞機”章,惕然曰:“謹言慎行,殆學易實際乎。”又至“圓神方智”章,復惕然曰:“齋戒洗心,殆學易秘要乎。”在秦州時,畫太極河圖等象於壁間而玩之。一夕夢古帝王召見,狀貌衣冠,若世所傳人祖者,賜食物。次早觀圖頓有所悟,自是體驗益密,神明默成者,三十餘年,著讀易觀象,以為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與三聖所系之辭,無一語不自河圖出者,蓋從來儒者未發之旨。

乾隆三十年,部銓四川威遠縣。政事之暇,即以觀象玩辭之務;而修城修志以及橋樑河堤、書院諸工作,百廢俱興,民心愛戴,歡若一家乎。所修萬年橋為李公橋。青峰書院者,於威遠翔鳳書院之外別創一處,而自捐膏火者也。一時桃李稱盛,後又嵌手所箸《慎思錄》及諸詩,石刻百餘塊於壁,邑人至今珍護拓印,獲資以備歲修焉。斷獄若神。嘗有審石頭之名,又決華陽大獄,無屍無犯,占“大衍”得屍於鄒知府墳坎中,信乎奇矣!金川之役,督糧于丹東及化林坪等處,得保薦,浩然有蓴鱸之思,於是作《憩雲集》。四十四年,引疾歸田,士民乞留不允,將為生祀以奉。南暉謝而慰之曰:“吾當再至,俟西南城角有紅燈,則吾來汝邑也。”

回籍後重訂周易,獨坐一室,雖家人不得輒人。四十九年春,忽曰:“吾邑將有大難。”乃泥其稿於壁。未歲回變,公助守,與令約死城上。既而令託故去,南暉曰:“此非吾所矣。”歸坐家祠,呼次子思沆、侄師沆侍左右仆三兒亦持煙火侍。城既陷,俱死,惟三兒獲蘇。則盤臂火繩灼膚矣。歷言其被害狀,聞者感泣。時五月十二日也。十六日夜、威遠縣西南城角有火光,邑人謂李公紅燈至也,無何殉難之耗至。南暉在任時,作伏羲廟於城西面隅,別構一亭為退食箸易之所。其去也,邑人即以亭為李公祠。至是迎神人祠,春秋無廢。亂既平,福文襄公至通渭,上其狀於朝,奉旨以知府禮賜葬祭,加贈太僕寺卿,入昭忠祠,鏇復奉旨祀鄉賢,命史館立傅。子侄亦與旌,又蔭一子,蓋聖恩有加無己雲。

初,公之少也,嘗有所激,獻對於南門關廟云:“匹馬可獨行,仗此生凌霄浩氣,會風虎雲龍,別自有千年事業;雙眉常不展,憫當時滿目群雄,同石牛腐鼠,那堪登一部春秋。”其後注易,動援龍比蘇卿、關狀繆、岳忠武等,以證爻義。蓋其忠義出於天成而不自覺其流露也。所教教諸書皆行世,惟《易象I圖說結論》十卷,《讀易觀象惺惺錄》二十二卷,於光緒九年冬十一月十二日,咨國史館核辦,十八年九月初三日,奉文允準立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