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劍晨國畫

李劍晨國畫

李劍晨人物畫唐代畫聖吳道子李劍晨在回顧自己和藝術生涯時,形象地說:“我的藝術之路,是靠兩條腿走出來的。 李劍晨鷹畫叱吒風雲李劍晨對於中國畫創新工作的研究,開始於40年代,集中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5年多的時間裡,這期間他對於運用西畫色彩和構圖方法創新中國畫傾注了滿腔的心血。 李劍晨國畫瀑聲花香有研究,欲在人物創作上突破傳統中畫的線描的蒼白,運用色彩作出“有血有肉有神”的活生生的人物來。

國畫大師
 
李劍晨國畫 李劍晨國畫 山鬼
 李劍晨不僅創立了中國水彩畫理論、探索獨具特色的水彩畫技法,他又在深入研究傳統中國畫的基礎上,找到了中國文人畫存在的問題,即在色彩與構圖上的遺與缺,提出“繼承不泥古,創新不離源”的中國畫創新原則,指出:“色彩就是力量,色彩只廣泛使用,結構之日益嚴謹,乃國畫發展之必然規律。”在長達半個多世紀的創新實踐中,經過無數次的失敗,終於成功地融西畫之色彩、構圖與中畫傳統筆墨精髓於一爐,創造出華麗清新、雄健剛勁、有血有肉有神、雅俗共賞的李派畫風。
李劍晨人物畫 唐代畫聖吳道子李劍晨人物畫 唐代畫聖吳道子

李劍晨在回顧自己和藝術生涯時,形象地說:“我的藝術之路,是靠兩條腿走出來的。一腳踏在東方,一腳踏在西方,一條是西洋畫,一條是中國畫。我所進行的探索和創新,就是嘗試把這兩腳經常地換一下位置,各取所長,相互為用,也就是運用中國畫的寫生和筆墨技法來創出獨具特色的中國水彩畫;將西洋畫的色彩、構圖與中國傳統筆墨相融合,彌補傳統文人畫的缺陷,創作出色彩豐富、章法新異的中國畫,為古老的中國畫注入時代之活力。”
李劍晨鷹畫 叱吒風雲李劍晨鷹畫 叱吒風雲

李劍晨對於中國畫創新工作的研究,開始於40年代,集中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5年多的時間裡,這期間他對於運用西畫色彩和構圖方法創新中國畫傾注了滿腔的心血。水彩畫被稱為繪畫藝術中的輕音樂,色彩透明,而中國畫墨韻沉厚,二者是很難調和的。面對著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不斷地在失敗中總結著經驗,探索著新的創新之路。經過無數次的失敗,終於將水彩畫色彩自然巧妙地溶人傳統筆墨的中國畫裡來。使中國畫的色彩煥然一新。李教授中國畫的另一個突出特點,就是是運用西畫構圖法,使畫面多有背景渲染,畫面主體與背景互相襯托增強了畫面藝術表現力和感染力,產生不同於筆墨的意境。
1、人物畫:東晉畫家顧愷之曾說:“畫,人最難,次山水,次狗馬。”但李先生卻把人物創作作為一個重要的領域來進行開拓,錢松嵒先生曾開過這樣的玩笑:“別人是游遍名山大川,而李先生是畫遍英雄美人,可以辦一個名人肖像畫展了。”李劍晨創作的人物畫有《唐代詩人李白》《唐代畫聖吳道子》《干將莫邪冶鑄圖》《宋代民族英雄岳武穆》《白居易像》《李時珍採藥圖》《張衡》《杜甫像》《湯顯祖像》等,仕女美人畫有《山鬼》《蔡文姬》《李清照》《薛
李劍晨花鳥畫 叱吒風雲李劍晨花鳥畫 孔雀櫻花
寶釵畫菊》《織女圖》《採藥女》《唐代詩人薛濤》《永遠的懷念》《牧女》《月下》等等。李劍晨如此偏愛人物而是他自有一種知難而進、獨闢蹊徑的氣魄和膽略;之二是因為他具有作人物畫的深厚功底。為作好油畫,畫的人體不計其數,將此功力用於中畫人物創作也得心應手;之三,他對色彩素
李劍晨國畫 瀑聲花香李劍晨國畫 瀑聲花香
有研究,欲在人物創作上突破傳統中畫的線描的蒼白,運用色彩作出“有血有肉有神”的活生生的人物來。李先生善畫仕女美人圖,因其運用西畫之素描技法及卓越的調和色技術,揚棄傳統技法,其所作之美人面龐富有立體感,活靈活現,情感豐富,呼之欲出,使人觀之流連往返。
2、花鳥畫:李劍晨20年代在北京國立藝專學習時,就師承陳半丁、王夢白先生學習中畫,對花卉翎毛尤感興趣,。李劍晨喜歡畫鷹,很多畫家的鷹畫,都是用墨色畫成,且大多是蹲在樹上或石上,翅膀是合起來的,這就表現不出蒼鷹氣沖霄漢搏擊長空的雄姿,要表現好動態的鷹,必須對鷹的解剖、骨骼、翎毛等有深刻研究,並且對鷹的生活習性多有了解,對鷹的飛翔、振翅等多有觀察,要有敏銳的觀察力和瞬間記憶力,並具有高超的表現手法;李劍晨所作鷹的特點,最主要的是表現出了雄鷹動態的風采,所作鷹千姿百態,翅膀大都飛起來了,這才表現了鷹搏擊的本質。再者李劍晨所作 雄鷹,羽毛黑白分明,並賦予鷹明麗的色彩,翎毛味道十足,鷹爪富於尖利感覺,給人以“鷹”氣勃勃,催人奮發之感;李教授作姿態各異、色彩豐富的雄鷹,真可謂是根根玉羽生輝,個個雄姿傳神,不僅具有雄風凌厲搏擊長空之勢,也兼具安閒悠然以逸待勞之狀,故而深得美術界的讚許和人民民眾的喜愛,民眾中也流傳著這樣的順口溜:“白
李劍晨國畫 藍石白鷺李劍晨國畫 藍石白鷺
石蝦蟲悲鴻馬,可染老牛黃胃驢,劍晨老鷹大羽雞......”人們以收藏一幅“劍晨老鷹”而自豪。
李劍晨對花鳥畫的題材也是著力開拓的。從“花”上看,杜鵑、牡丹、、白菜、蘿蔔皆可入畫,從“鳥”上看,各種姿態的鷹就不用說了,飛鴿、喜鵲、孔雀、八哥盡現畫中。
李劍晨的“石頭”在美術界也頗負盛名。傳統中畫家所作石頭多為墨色皴擦而成,李劍晨所作石頭不僅形狀各異,主要是把石頭的質感、色彩表現了出來。如《白鷺藍石圖》,平塗一大片青石,作為白鷺之背景,像一塊藍寶石屏風似的,照映出一隻羽冠翹然的雪白鷺來,白玉無暇的感覺如此突出,畫家又運用對比手法,在石後著意鋪存兒枝鮮艷的凌霄,紅、藍、白在畫面上相映生輝,觀者莫不為之嘆服。
李劍晨對中國畫的創新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他以傳統筆墨意境的精髓為基礎,融合西畫之色彩與結構,追求章法的變化與意境的雄深,達到了濃郁中見淡雅,富麗中顯清新的境地,他的近於寫實的作品,結構新穎,設色明快,有很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