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六四

李六四,安徽農民。愛好寫詩,搞發明,鑽研理論科技。並自發、自費研究地震十幾年。目前已經獲得四項國家專利,並擁有一部自創的《山夫詩集》。

安徽現代農民李六四

人物簡介

安徽農民李六四,1968年出生安徽寧國,12歲遷居宣城溪口鎮,愛好寫詩,搞發明,鑽研理論科技,並自發、自費研究地震十幾年,

喜不自禁的農民夫婦喜不自禁的農民夫婦

他認為:“地震是由地幔中核變的及時效應造成的。煤炭是石油演變產生的,石油是天然氣演變產生的。溶洞是因為液體受熱轉化成氣體,其膨脹壓力造成的,地球生物是在早期地球的液態有機矽中誕生並進化而來的。”其理論學說為《地球熱核演變說》。 他目前已經獲得四項國家專利,並擁有一部自創的《山夫詩集》。  

 

研究過程

李六四隻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中國農民,懷著對地震災害的滿腔仇恨和對祖國、人民感恩的心,執意要挑戰就連美國、日本的科學家都望而生畏的世界課題,其難度可想而知。為了實地考察,他爬山涉水,露宿荒野,光是運動鞋就磨破了一百多雙。無數次在山坡上滑倒,身上多處骨折,踝關節嚴重受傷,手掌曾被倒立的竹籤戳穿(劇烈的疼痛讓他一個星期沒有幹活)。為了籌建自己的地下實驗室,農民李把家裡最值錢的農班客車給賣掉了,每天白天實地考察、收集材料,晚上整理、總結、試驗。常常切夜不眠,幾次昏倒在實驗室里。特別是在汶川地震後,農民李把他投資二十幾萬元的太陽能自動斷水公司(華陽科勝科技有限公司)立馬停了下來,全身心地投入到地震的研究當中,由於晚上經常不睡

登門看望農民的美國專家登門看望農民的美國專家

覺,白天還要乾農活,跑中巴車,過度的疲勞讓他常常嘔吐不止,每次他總是偷偷地找個沒人的地方吐個不停,生怕他的家人心痛。因為過度的疲勞,導致他不止一次地闖紅燈,不止一次地發動機因缺水而損壞……。再往後來,研究資金又一度陷入困境,為了不連累別人,可憐的農民李六四把他專門用來跑實地考察地質的小麵包車賣掉了,並且每天早上不吃早餐,有時一天只吃一頓飯,穿戴方面往往是幾年也不買一件新衣服,時常穿著他親戚朋友送給他的一些舊衣服,一分錢一分錢地節省著實驗經費,一雙12元買的涼鞋竟然穿了三年,鞋袢子壞了,自己用鐵絲修好再穿。

來自社會的幫助

李六四的事跡感動了他身邊的很多人,一些機關黨報、政府媒體如安徽日報、安徽日報農村版、安徽市場報、宣城日報、皖南晨刊、宣州專刊、宣城電視

憨厚農民在床上查資料憨厚農民在床上查資料

台等多次專題報導了執著農民的感人事跡。同時,他的研究成果也得到了中國地震局的關注和關心,在社會各界的大力幫助下,他的研究越來越完善,越來越深入,為此,他榮幸地被推薦為2009年感動宣城十佳候選人之一。十幾年的刻苦鑽研,鍥而不捨、孜孜不倦,中國農民的一片苦心不僅感染了他周邊的人,同時也贏得了一些外國朋友誠服和敬仰,有些外國朋友不遠萬里,來到偏遠的安徽農村,看望這位普通執著的農民。家徒四壁、心志不移,在中國農村像李六四這樣不畏國外科技權威,敢於追求真理,勇於探索,獻身科技的農民越來越多,他們的精神值得肯定,他們的進展異常艱辛,他們苦苦期盼有關部門及社會各界的關注、支持和鼓勵,農民李不想得到一分一毫的名利回報,他唯一的希望是科學的發展和人類的安全,在接受電視台採訪時,李六四說:“如果有一天,我的理論被後人推翻,我很高興,因為科學又向前跨了一步。我永遠做一個農民,永遠不會放棄對科學的研究和追求!”

浙江歷史人物李六四

李六四,元末紹興山陰天樂鄉人(今屬杭州市蕭山區)。祖實,父士諧。以平寇軍功承襲太尉職,又以抗禦海患,拯救江左生靈。當地士民感其德,塑像列為十潮神之一,立祀祠於黃灣廟左。《紹興縣誌資料》第一輯有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