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伯

李伯伯

《李伯伯》是張瑋瑋創作的一首歌曲,也有人叫《李伯伯要當紅軍》。借用了《十送紅軍》的鏇律,前面三段的歌詞很好玩,是一首在中西南地區流傳很廣的小調。

基本信息

概述

張瑋瑋張瑋瑋
李伯伯》是張瑋瑋創作的一首歌曲,也有人叫《李伯伯要當紅軍》。借用了四川民歌的鏇律,前面三段的歌詞很好玩,是一首在中西南地區流傳很廣的小調,據說最早是四川的,講的是減去臀部贅肉的重要性(^V^),拿不幸的李伯伯開了一次涮。這是一種黑色幽默,在歡快詼諧的曲調裡面有一種近乎殘忍的調侃

歌曲歌詞

先把歌詞貼在這裡,因為我要分析的就是歌詞。我要解開一個秘密:為什麼這段民間小曲最後會插進來一段風格迥異的《西廂記》唱詞?
“李伯伯要當紅軍 紅軍不要那伯伯
因為李伯伯的屁股大呀 容易被鬼子發現目標
李伯伯找到了團長 團長也是個伯伯
因為伯伯同情伯伯呀 伯伯就光榮參軍
李伯伯去執行任務 來到了半山腰

因為李伯伯的屁股大呀 被鬼子發現了目標
李伯伯拍屁股就跑 鬼子上來就是兩刺刀
為了革命為了黨啊 李伯伯就光榮犧牲了
雨打梨花深閉門 燕泥已盡落花塵
但願你是那知恩知意的心中客 不是那無是無非的糊塗人
我此來不為求功名 只願先生你切莫負我情”

吉他曲譜

G D
李伯伯要當紅軍
C D
紅軍不要李伯伯
G D
因為李伯伯的屁股大呀
C D
容易被鬼子發現目標
G D
李伯伯找到了團長
C D
團長也是個老伯伯
G D
因為伯伯同情伯伯呀
C D
李伯伯就光榮參軍
G D
李伯伯去執行任務
C D
來到了半山腰
G D
因為李伯伯的屁股大呀
C D
被鬼子發現了目標
G D
李伯伯拍屁股就跑
C D
鬼子上來就是兩刺刀
G D
為了革命為了黨呀
C D
李伯伯就光榮犧牲

歌曲賞析

李伯伯(baibai)的形象不是很立體,但是通過他的大屁股和參軍的執著,我們還是可以感受到這是個善良、可愛、頑固、認真的老頭,這么善良可愛的李伯伯怎么可以這樣莫名其妙的死掉呢?即使是“為了革命為了黨”,為什麼不描述一下李伯伯壯烈犧牲的場面呢?只有一句貌似任人宰割的“鬼子上來就是兩刺刀”就草草了事?讓人意猶未盡。而且最後一句“為了革命為了黨,李伯伯就光榮犧牲了”貌似是對李伯伯之死的“升華”和交代,但是仔細品味又有一種調侃:李伯伯費盡心機當了紅軍,為國捐軀,但直接原因卻是因為屁股大,令人捧腹。而且,最最弔詭的是,最後一段歌詞居然是《西廂記》的唱詞!李伯伯和西廂記有什麼關係?李伯伯的大屁股和“雨打梨花深閉門”這樣的古雅唱詞有什麼關係?且聽我慢慢道來。
如果把李伯伯之死作為民間故事來解讀,我們就會發現,這是一種對革命的解構和重新閱讀。因為我們教科書和印象中的革命烈士,都是生在黑暗、水深火熱的舊社會,遭受著地主的欺凌,突然來了共產黨,就一顆紅心跟黨走,在戰場上奮勇殺敵,冒著槍林彈雨英勇捐軀,或者不幸被俘後寧死不屈、英勇就義。但是李伯伯的事跡卻告訴我們普通的民眾在革命中的命運。他們很軟弱,可能參軍的目的並不明確(值得注意的是在歌詞中沒有提到李伯伯為什麼要當紅軍)而且有很多缺點,甚至是不那么符合英雄形象、有點滑稽的隱私或者生理缺陷,他們的生命是具體的真實的。他們可能因為純樸的原因跟了黨,參加了紅軍,在戰爭中由於各種原因犧牲(可能並不英勇)。

革命對他們來說不是XX主義,不是天下大同的理想,不是救國救民的道德緊迫感和優越感,不是一顆紅心向太陽的狂熱崇拜。革命對他們來說就是生活的一次選擇,歷史對他們來說就是命運。你可以說他們不自覺,但是他們真誠、樸實,他們行動、犧牲。正是千千萬萬個李伯伯,構成了革命勝利的力量。我相信正是很多屁股或大或不大的李伯伯在戰場上奮勇殺敵,最後趕走了日本鬼子。想到這裡,我甚至想對李伯伯們致敬,他們是革命的無名烈士,是被歷史書遺忘的草芥英雄。如果說領袖是舵手,那么李伯伯就是槳手,千萬槳手中的一個。所以,這首歌其實表達了人民對革命與戰爭的真實關係和真實態度。他們被文字遺忘了,於是變成了歌,一首給人帶來歡樂的歌,在民間傳唱。他們在這裡調侃了自己,也調侃了革命。
如果只是到此為止,那么張瑋瑋和郭龍只是學唱了一首民間小調而已。最後一段唱詞很奇怪,但是大有深意。這是取自蘇州《西廂記》評彈的一段唱詞,原文如下:
彈詞開篇:請宴(嚴雪亭唱本)
雨打梨花深閉門
燕泥已盡落花塵
小紅娘遞簡西廂
東閣宴開為壓驚
特請那有恩有義心中客
迴避那無是無非廊下僧
恭敬不如從命好
請先生切勿負高情
西廂記的唱詞說的是普救圍解,崔家宴請張生,前兩句“雨打梨花深閉門,燕泥已盡落花塵”說的是關門閉院,設宴待客,只為感謝恩人。另一層意思是暗示小姐已經準備好款待公子,與“心中客”張生成就良緣。另外單從前兩句詩句來講,西廂記也不是原創,引用的是南宋詞人李重元的《憶王孫》“萋萋芳草憶王孫,柳外樓高空斷魂,杜宇聲聲不忍聞。欲黃昏,雨打梨花深閉門。”西廂記化用之後,這兩句詞句、意境俱佳,也是經典。
我不知道張瑋瑋他們這首歌在這裡用的這幾句,是其他西廂記的版本還是自己改編的。我感覺後者的可能性要大一些。他們把西廂記的唱詞放在這裡是什麼意思呢?不但屁股大而且沒文化的老漢李伯伯和西廂記有什麼關係呢?
我是由於機緣巧合才明白的。正巧上周六女性建築師的四人講座上,劉雨婷講文學與建築中的女性空間的時候,放了西廂記的這段唱詞。我當時覺得似曾相識,覺得最近在哪裡看到過,但是又想不起來。周六晚和人聊天的時候,提到這段歌詞,去搜了一下,弄清楚來龍去脈,還是不太明白為什麼要放這一段,可能只是意識流地插一段傳統戲曲唱詞吧。又過了十幾分鐘,我忽然恍然大悟:原來如此!
首先,西廂記的唱詞被張瑋瑋改動了,表達的意思更濃縮,也不太一樣。“雨打梨花深閉門,燕泥已盡落花塵”在西廂記原文裡說的只是為了設宴迎接張生而關門閉戶,但是在歌詞里已經有了以身相許的意味。因為後面緊跟著“但願你是那知恩知意的心中客 不是那無是無非的糊塗人”。就是說,我以身相許,情郎你莫要負我。最後一句點名了歌詞的真實意圖,“我此來不為求功名 只願你先生切莫負我情”。我們由此明白,這是李伯伯參軍時說給黨、說給革命的心裡話。我來參加革命不是為了求功名,不為榮華富貴,我相信黨,相信紅軍,願意參加戰鬥(甚至捐軀),只願你們不要負我。崔鶯鶯以身相許於張生,李伯伯以身相許於紅軍,這就是他們之間的聯繫。
正是由於這樣的聯繫,我們再回頭來看前面黑色幽默的歌詞,就會有更深的理解。最後一句“為了革命為了黨,李伯伯就光榮犧牲了”也有了更隱晦的含義:表面層的理解是對李伯伯命運的調侃式的“升華”和總結,是最後一個笑點。但是另一層意思就是引發人們去想李伯伯為了革命和黨而犧牲了,他的犧牲有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有沒有獲得價值?
這就是我對這首歌的理解,可能有人會我說過度闡釋,但是我相信,方向是沒錯的。張瑋瑋他們改編的時候,肯定考慮到了這層意思,不過他們沒有說明白,只等著細心的人去發現。但是我要申明的是,我並不認為他們在否定教科書上宣傳的真理,只是提供一個不同的、來自民間的、來自被歷史遺忘的李伯伯及其子孫們的視角,來重新解讀革命,解讀歷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