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阿姜

朱阿姜(1735—1770),茶背鄉人。家境貧苦,習拳術,練就一身武藝。好打獵,仗義勇為,深受民眾愛戴。崬下鄉民為紀念朱阿姜,便將藏匿他的瀑布岩礤角潭改稱阿姜潭。

基本信息

基本簡介

傳說朱阿姜在山上打獵時,拾得鐵劍一把和符咒一冊。他知道附近的錫坑坪有錫礦,便對鄉民說,他的這把劍是天賜的,入地后土皆成金寶。他以劍挖土,熔煉,果成錫塊,鄉人信以為真。更到處招人入會結盟。海陽之洪全、田東,揭陽之坪那、五房等鄉民眾紛紛入會,聲勢很大。

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春荒嚴重,斗米千文,民不聊生。朱阿姜與揭陽監生池亨會,便組織農民起義,把前來查辦的清兵擊潰。

九月十五日,潮州總兵薩靈阿督軍分三路圍攻義軍,採取各個擊破的辦法,先將池亨會捕捉。次日,又調集各路兵力,攻打義軍營地崬下村。義軍極力抵抗,終因寡不敵眾,120餘人被捕。朱阿姜藏匿在岩洞裡。官兵迫民眾交出朱阿姜,否則殺死民眾。朱阿姜不忍百姓遭殃,挺身而出,終被擒獲,解往潮州府,慘遭五牛分屍。

事後,道鎮府以崬下山深地僻而設定崬腳汛,駐把總一員防範。崬下鄉民為紀念朱阿姜,便將藏匿他的瀑布岩礤角潭改稱阿姜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