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邪鐵勒

朱邪鐵勒w為《大話西遊3》中主角之一,男,人類,沙坨族,身高188公分,是沙陀部反抗軍的領袖,擅長統兵作戰。

簡介

姓名:朱邪鐵勒

性別:男
種族:人類
民族:沙坨
身高:188公分
髮型:中短髮
身份:沙陀部反抗軍領袖
擅長:統兵作戰
武器資料:
朱邪鐵勒——混天巨斧
當年,朱邪鐵勒統領朱邪一族抗擊突厥侵略,卻遭到慘敗,鐵勒自己也是死裡逃生。之後,為了能夠學到拯救部族的武藝和韜略,他遊歷大唐,終於在太行山下遇到了名師。在老師那裡他不但學到了兵法韜略,還學到了一身的武藝。鐵勒力大,尤其喜歡使用大斧,於是師傅便將自己珍藏多年的混天巨斧相贈。從那以後,這把巨斧就一直伴隨著鐵勒,沙場破敵、建功立業……
處世方式:勇敢、執著。
服飾:沙坨一族在突厥人的侵略之下幾乎被滅族。後來在朱邪鐵勒的帶領下不斷抗爭、不斷努力,才漸漸的恢復了元氣。鐵勒所穿的就是沙坨族的民族服裝,即使是在那段突厥人最猖狂的時候,鐵勒也穿著它,就好像在勇敢地向世人昭告:沙坨族有我在,就永不會滅亡!

背景故事

在古中國星相學中,紫微星斗的三大煞星七殺、破軍、貪狼在命宮的三方四正會照時,就是所謂的“殺、破、狼”格局,此三星一旦聚會,天下必將易主而無可逆轉。
故太子建成,本是應得天下之人,但由於個人能力不足而又對兄弟心狠手辣,終於迫使當今聖上出手,玄武門之役格殺建成及爪牙齊王元吉。是時,七殺、破軍、貪狼三星會照,天下易主。
漢代古書《淮南子》一直被認為是一本奇書,由於儒家思想的子不語怪力亂神,才沒有更多的人去研究它,但是在這本書中,卻揭示了一個星相學的秘密:星斗黯淡,是為了再次的相遇,而黯淡之際,即是星宿下凡之時。
那一年,破軍星暗下去了。
……
沙陀,原名處月,為突厥別部。處月分布在金娑山南,蒲類海東(也就是我們遊戲中的烏斯藏以北、陽關以西的地方),由於駐地有沙磧,且名為沙陀磧,所以對外號稱沙陀部。
在有唐一代的歷史記載中,突厥絕對是不可不提的存在,特別是東突厥,這個政權在隋末唐初,達到了其勢力的頂點,整箇中亞細亞一帶及西域地區都受他的控制。
而沙陀一族,名義上作為突厥的分支,實際上是被突厥壓榨奴役的對象——至少在唐初,沒有人會想像到唐末那因建立後唐而赫赫有名的沙陀國。
突厥本是草原的民族,草原上的遊牧民族,其遊牧生活是追逐水草而生,這本來是正常的,但突厥生性好欺壓其他民族,所過之處,幾乎無不屈服在突厥的鐵騎之下。起初的沙陀一族,正如西域的其他民族一樣,在中原之人無法想像的艱苦條件下生活著,獨立而快樂的生活著。但是,這一切,隨著突厥人的到來,破滅了。
民族間的仇恨,由於其齊心協力、同仇敵愾的程度,最終將超越國家之間的仇恨。這種仇恨雖然可能不會隨時表現出來,但仇恨的井噴一旦決口,毀滅之力將席捲一切。在忍無可忍的壓迫下,西域生出了第一朵反抗突厥暴政的火花。
“我的名字是朱邪鐵勒,我是瀚海的兒子。”在中國的西域,一個年輕的男子喊出了這樣的話。
朱邪一族,是沙陀頗有威望的領導者。在英勇的沙陀人民抗擊突厥侵略者時,朱邪一族絕大多數為他們的家園和自由獻出了自己的生命,只有鐵勒一人被擊昏後巧逢流沙遮蔽,逃過一死。而他生活的村落,更被突厥臨離開時的一把火完全燒盡。
發現村莊被焚燒的鐵勒,也曾想過衝上去追上突厥,跟他們拼了,但最終還是冷靜了下來,他清楚的知道,想報仇,一個人無法撼動突厥一個國家——凡人畢竟和神鬼妖魔是不同的。
“漢人貌似有句話,‘君子報仇,十年不晚’。聽說唐是唯一可以和突厥抗衡的地方,為了重振沙陀,也許我應該去那裡學習他們先進的東西。”幸運逃出的鐵勒,毫不猶豫的向唐帝國的疆土走去。
當時的唐帝國,是一個剛剛建立的多民族國家,它所顯現出的民族包容性,是中華史上五千年所罕有的。因此,鐵勒很容易的在唐境內開始了自己的生活。在最初的時候,鐵勒在太行山下,學習了戰斧的使用。當然,他來到中土,不止是學習武器、學習殺人之術,同時也在對先進的文明進行學習,學習沙陀沒有的東西,學習西域沒有的東西,學習一種更進步的文明。
三年後,鐵勒返回西域,開始了他作為反抗軍的生涯。
……
“鐵勒,你認為,我們能看到復國的那一天么?”在一次對突厥某部的作戰結束後,隊長這樣問鐵勒。
“我只知道,多幹掉一個突厥,多救下一個被突厥奴役的人,我們離復國就近了一步。何必拘泥於一定要看到呢?即使沒有了我們,反抗的火種已然播下了。”鐵勒一邊擦拭著戰斧上的血跡,一邊說。
隊長搖了搖頭。看來對這個回答並不是很滿意。
雖然對回答不滿意,但是反抗軍的其他人都是真心喜歡這個鐵塔一樣的大個子。一個有本事,而又喜歡和人交流的人,是不怕沒有朋友的。他們都知道他是沙陀一族的僅存血脈,也知道他想復國的決心,更深深的認同他——每一個反抗軍都有著化歸正途,重建家園的夢。
如果有反抗突厥暴政的地方邀請他去,他會很樂意。將沙陀的榮光再度揚起,是他為之奮鬥的夢。
……
“用你們的血來洗刷瀚海的塵埃吧!”戰斧完美的揮出一道破空的痕跡,將面前的突厥將領斬為兩段。他輕輕擦下臉上濺到的血,向尚存的幾個年輕住民走去。
“我們是反抗軍,為了自己的理想和生存而戰,希望你們以後也能有反抗突厥人的勇氣。如果你們有勇氣為了自己的生存而戰,記住我的名字,我是朱邪鐵勒,瀚海的兒子。”
“哈,也許那小子真的能圓了他復國的夢呢……”老隊長一邊打掃戰場,一邊這樣想。
慢慢的,越來越多的人記住了在反抗突厥的第一線有一個永遠拿著一柄戰斧的大個子,他的名字是朱邪鐵勒。
慢慢的,越來越多的人無論是出於什麼樣的理由,加入了反抗突厥的隊伍。
“武德九年八月癸亥日,高祖傳位於秦王世民。是為太宗。二十天后,東突厥頡利可汗進至渭水便橋北,距長安僅四十餘里。唐太宗與侍中高士廉、中書令房玄齡等六人,騎馬馳至渭水上,與頡利隔河而談,責他背約入侵。突厥將領大驚。接著唐朝諸軍會集,旌甲蔽野。頡利見唐軍容甚盛,請和。乙酉日,唐太宗斬白馬,與頡利可汗盟於便橋之上,突厥撤軍退走。”——《新唐書》卷215
便橋之盟,天下皆驚,但很少有人意識到,突厥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此時的鐵勒,已然是沙陀族反抗軍的首領了。他們在反突厥的鬥爭中,使突厥的離心離德更加深入西域各國人民的心中,同時也增強了自己的實力。
鐵勒在思考一個問題,即這樣的反抗軍的道路究竟去向何方。眾所周知,反抗軍雖然是正義的軍隊,但是沒有周邊強勢政權的庇護,終不是一個長久之計。何況,鐵勒的志向不僅僅是作為反抗軍存在,他想重建自己的國家。
思考再三之後,鐵勒決定只身前往長安,以個人的實力面見李世民,只有這樣,才是他能夠爭取到一個大義名分的路。
夜幕下的長安,燈火通明,這當時的世界第一大都市以她獨特的魅力包容著來到長安的每一個人,自然也包括鐵勒。望著街上不時巡邏經過的御林軍,鐵勒不禁感嘆道:“漢人以前的皇帝有一句話叫‘做官當做執金吾’,這話說的一點不錯呢。”鐵勒一邊這樣想著,一邊加快腳步向皇城奔去。
想潛入長安皇城,就必須拿到進宮的腰牌——出於安全的考慮,腰牌只在當班的禁軍手中可以得到,但是鐵勒並不知道誰是禁軍誰不是禁軍,於是,他選擇了最直接也最大膽的做法:去找程咬金拿腰牌。
將軍坊,傲長安,譽滿天下美名傳。鐵勒在路上問得程府後,便大步流星向將軍坊走去。就像我們知道的那樣,程咬金是個爽快的漢子,在他家裡做事的人,自然也一樣爽快。所以,鐵勒進入程府,只說自己是老程當年征戰故交,今日路過長安,送美酒與故人共享,便順利進了程府。
“來者何人?找老程有何貴幹?”還未入得廳堂,程咬金便發現了他的到來。
“我父本是沙陀客,多年前曾於將軍有過一面之交,那年瓦當山下,將軍記否?為當年之言,今日特來送酒給將軍。”
程咬金本是個糊塗人,但是常識上可不糊塗,起碼他還知道沙陀有西域最出名的美酒。“如此說來,應是故人了,難得你父親還記得我啊,話說你和你父親長的還真像(呃……這個,其實呢,我們看白種人的大眾臉也都差不多的),來!我們來喝了這壇美酒!”
沙陀美酒,天下無雙,後世有詩云“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講的就是這種酒。西域的葡萄酒,好喝易醉卻不烈,初次嘗試的人很容易過量——對於酒痴更是如此。一壇酒下肚,老程已然醉的不省人事了,剩下的事,當然客人自便了:鐵勒很容易便找到了程咬金的腰牌,望著老程醉倒在地的樣子,暗笑一聲“得罪了”,便大踏步離開了程府,奔皇城而去。
腰牌順利的讓他通過了關卡,他選擇了從東宮進入。但即便是這樣,當他發現東宮側道連半點火光都沒有的時候,一種不祥的預感剎那間籠罩在他的心頭。
“這裡是東宮,再走就是禁宮了,你是什麼人?”不知何時,幾百人已然圍在他的周圍。
“我要面見皇帝。”“放肆!皇帝是隨便可以見的么?夜探禁宮,已是大不敬之罪,拿下他!”
鐵勒淡淡一笑,順手將旁邊刺來的一把劍格開,反手就是一斧,斧頭斜斜里劃出去,斧面正擊在那隊長的頭盔上,力度拿捏的十分之好:那隊長只覺眼前一黑,便暈了過去。
說時遲,那時快,禁軍紛紛向鐵勒發起了攻擊,但禁軍的戰力,又怎能和久經沙場的職業軍人相比?鐵勒身影一閃,已然擊倒一片禁軍——他並不是來行刺的,因而下手較戰場上自是輕了很多。
鐵勒在禁軍的包圍下,緩緩向宣武門前行著,他的心中只有一個信念,就是要見到皇帝,爭取到大義的名分。
越來越近了,越來越近了,這時候,一個同樣使斧的男人站在了他的面前。大鬍子,一臉笑模樣:“好小子!騙得我不輕啊!不過你想不到你也著了老程的道吧!現在讓老程的斧頭來會一會你的斧頭!”
不錯,正是天下聞名的混世魔王盧國公右武衛大將軍程咬金程知節,鐵勒充滿自信的對他抬起了戰斧,因為他知道,如果他能抗下這三板斧,勝利將屬於他。
第一斧相交——天崩地裂。
第二斧相逢——日月無光
第三斧相搏——只聽得兩斧相交之處“嗡“的一聲,火光四濺,程咬金的板斧幾欲脫手而出。
程咬金捂著左手虎口,笑道:“好漢子!天下你是第二個能讓我佩服的!(第一個當然是趙王李元霸啦)你叫什麼?也讓俺老程知道個明白!”
“我的名字是朱邪鐵勒!我是瀚海的兒子!”
“好一個朱邪鐵勒!說明你的來意吧。”不知何時,玄武門上已然燈火通明。那傲視千秋的帝王站在城樓上,饒有興趣的看著鐵勒。同時,一萬隻箭也對準了鐵勒的全身。
“是皇帝么?我是朱邪鐵勒,瀚海的兒子。來到這裡只想問你一句話:你是漢人的皇帝,那么,其他族類的人,或者說,四方的不是漢人的百姓,你會給他們幸福么?”
李世民沉吟良久,朗聲道:“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若各種落依朕如父母,朕當愛之。”
鐵勒再也不猶豫,倒頭拜倒在地:“久聽得陛下愛夷狄如愛中華,今日之見果然不虛,朱邪鐵勒願率沙陀一國歸降陛下,剿滅突厥,世世代代為陛下之臣下,永護西域。”
太宗皇帝含笑道:“如是,當賜國姓與你朱邪氏。”
“貞觀二年,由兵部尚書李靖率領六總管並沙陀部,共十萬餘人,征討頡利。貞觀四年正月,李靖率驍騎三千,夜襲定襄,破突厥軍。李世績出雲中,大破突厥軍於白道。頡利逃往鐵山。唐朝拓地自陰山北至大漠。唐軍沙陀國主朱邪鐵勒俘獲頡利,東突厥汗國亡。”——《資治通鑑》卷192
後記:唐憲宗時,鐵勒的後代朱邪赤心,幫助唐朝平了龐勛之亂,被賜名李國昌,李國昌生子李克用,又助唐朝剿平了黃巢之亂,被封為河東節度使。李克用一生也沒有反唐,而是堅持不懈的為了維護唐宗室的餘威和朱溫鬥爭,直到唐滅之後,克用之子李存勖領兵南下,滅掉後梁,入主中原,建立五代十國的後唐,依然想著維護大唐的光輝。
可以說,終鐵勒一生,乃至他的後代,都在守護大唐的榮耀。做為對他的回報,唐也讓鐵勒的沙陀國,得到了有唐一世的安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