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繼庭

朱繼庭

朱繼庭,中國博羅縣公莊鎮南溪村神子前村民小組人,一位普通的農民。十幾年前,他在村里與人合辦兩家製糖廠,當時資金不夠,他以個人名義向博羅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公莊信用社貸款2萬元。7年後,糖廠倒閉,他還欠農信社6000多元。為了還清農信社的欠款,朱繼庭一家10年省吃儉用,硬是一分一厘地積攢,連本帶息還清了債。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朱繼庭朱繼庭
今年68歲的朱繼庭是博羅縣公莊鎮南溪村神子前村民小組人,十幾年前,他在村里與人合辦兩家製糖廠,當時資金不夠,他以個人名義向博羅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公莊信用社貸款2萬元。7年後,糖廠倒閉,他還欠農信社6000多元。為了還清農信社的欠款,朱繼庭一家10年省吃儉用,硬是一分一厘地積攢,連本帶息還清了債。
朱繼庭兩夫妻沒有工作,僅靠一畝三分田養家餬口,不僅要贍養86歲的老母親,還要撫養去世的兒子留下的孩子。
雖然生活艱辛,但朱繼庭一直表示:“再窮也要講信用,欠了錢一定要還。農信社在我們需要時幫助了我們,這些年,日子是過得很苦,但再窮我們也要講信用,欠的錢是一定要還的。”

人物事跡

一位老農,因糖廠倒閉欠了農信社6000多元錢。10年來,儘管家裡窮得叮噹響,經常10多天吃不上一次肉,但他時刻沒忘記要把這6000元欠款還給人家。10年裡,他和家人節衣縮食,硬是一分一厘地積攢下來,終於把錢還上了。在這位年近7旬的老農身上,“誠信”二字型現得淋漓盡致。他,就是博羅縣公莊鎮南溪村神子前村民小組的朱繼庭。
連日來,記者幾經輾轉,拿到了目前不在惠州的朱繼庭的電話,電話聯繫上朱繼庭,他現在正在佛山住院,至於什麼病,老人不肯說,對於提名感動惠州人物一事,他也只是僅僅“喔”了一聲。所以,記者只能從《惠州日報》以往一些報導和見過他的記者口中了解到那些有關朱繼庭的事情。

朱繼庭朱繼庭
捧著一盒零鈔去信用社還錢
“還了,還了,終於都還清了……”2010年11月的一天,在自家堂屋,有點耳背、頭髮花白的朱繼庭不停地對記者這樣念叨著,老人滄桑的臉上浮現的是如釋重負的笑容。
今年68歲的朱繼庭,十幾年前在村里與人合辦兩家製糖廠,當時資金不夠,他以個人名義向博羅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公莊信用社貸了2萬元。7年後,糖廠倒閉,他還欠農信社6000多元。這筆錢直到2010年10月6日才全部還清。
公莊信用社副主任黃雨濤告訴記者,當時,朱繼庭還的錢是裝在一個銹跡斑斑的月餅盒裡的,盒裡儘是1元、5元、10元的破舊零鈔,百元的沒幾張,工作人員仔細清點後,確認總計有四五千元。加上朱家向親友借的2000多元,他連本帶息還清了欠農信社的錢。
朱繼庭的家是已經殘破的泥磚屋,與村里不少新建的樓房形成鮮明的對比。屋內非常簡陋,一張床,一個矮櫃,四張木椅子,一張小茶几,最值錢的就是一台24寸的彩色電視機。因為長期漏水,斑駁的天花板上全是水漬。兩間房中較大的一間,因為房梁被蟲蛀了,只好用一根竹棍勉強支撐著,隨時有坍塌的可能,裡面已經不能再住人了。與朱繼庭一起生活的除了66歲的老伴林秀英外,還有86歲的老母親,以及去世兒子留下的3個小孩。
“農信社在我們需要時幫助了我們,這些年,日子是過得很苦,但再窮我們也要講信用,欠的錢是一定要還的。10年來,我一刻也沒忘還錢!”朱繼庭的語氣中透著堅毅。
每天從牙縫裡摳出幾毛一塊兩塊錢地攢著還賬
辦糖廠之前,朱繼庭在神子前村當過10多年的村主任,家庭條件在村里不說很好但也過得去,四代同堂,一家人生活和美。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他見周邊甘蔗產量大,決定與人合辦糖廠發展經濟。廠子辦起的當年,朱繼庭就接了一單大生意,一位來自河源的生意人要了一車共6噸重的蔗糖,但到了付款日卻沒了音訊,幾次上門去催要,卻找不到人。當時每噸糖價是2000多元,一下子就損失了一萬多元,這給了糖廠致命的打擊。後來,合伙人也退出。然而,更沉重的打擊還在後面。朱繼庭的大兒子在一次去河源討債途中不幸遭遇車禍去世。大兒子去世後,朱繼庭一個人苦苦支撐著糖廠,直到糖廠倒閉時,朱繼庭一家還欠著農信社6000多元債務。這筆錢對當時經濟陷入困境的朱家來說,是不能承受之重。大兒子去世時,留下了3個年幼的孩子,而隨著兒媳的改嫁,養育孫子的重擔也落在了朱繼庭夫婦身上。上有年老體弱的父母,下有年幼的孫子,朱繼庭又患上了腿疾,重一點、累一點的活都幹不了,只好偶爾到鎮上一些單位做門衛賺點微薄工資補貼家用。
誠信老農感動社會各界
朱繼庭一家省吃儉用10年還清農信社6000多元欠款一事,經《惠州日報》報導後,立即引起社會各界關注,不少網友紛紛在《今日惠州網》等網站論壇開展了有關“誠信”話題的討論。有網友呼籲向朱繼庭學習,做一個誠信之人;也有網友提議讓朱繼庭成為“感動惠州”人物候選人。

朱繼庭的一句“再窮我們也要講信用,欠的錢是一定要還的”也感動了不少網友。網友Crazyweek說:“如果更多的人能夠記住,大丈夫要對自己所作所為負責,保留誠信這一中華美德,我們的社會將會更加和諧。”網友“叢林駱駝”說:“我們的老師都要像朱伯這樣講誠信,為人師表;我們的金融家都要像朱伯這樣誠信,落實責任。”網友cont-ty0031說:“已逾花甲之年的朱伯貧困潦倒,生活難以維持,卻仍然牢記信用社當年貸款的恩情,仍然堅持再窮也要還錢,而我們有些或位居高官、或學富五車、或家財萬貫、或地位顯赫的朋友們,你們是否還記得漢語中還有‘誠信’一詞?”
與此同時,農信社也將朱繼庭的事跡及朱家窘困的生活境況告知員工並發動大家踴躍捐款,籌得善款2萬元送到朱繼庭家中。拿著2萬元捐款,朱繼庭感動得熱淚盈眶,說自己這10年來都沒見過這么多錢。朱繼庭的老伴和老母親也高興地哭了。老伴林秀英一直說:“我們只不過做了該做的事情呀!”那一天,沉默寡言的朱繼庭變得話多起來,他不停地向大家表示感謝。記者問朱繼庭準備拿這筆錢做什麼時,他說,首先要拿出一部分錢給孫子交學習費用,“我那幾個孫子讀書很好的,要讓他們多讀一點書,將來可以報答幫助我們的人。”朱繼庭說,還要買幾頭豬回來養,改善家裡的經濟環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