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純德

朱純德

"1981年

人物生平

2011年2月13日,上午9時30分,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中國金幣總公司原副總經理、高級工藝美術師朱純德同志遺體告別儀式在八寶山殯儀館蘭花廳舉行。
朱純德同志因病於2011年2月3日8時許在北京逝世,享年72歲。
朱純德同志遺體告別儀式

朱純德,出生於1938年3月8日,曾先後在中央美院附中和美院雕塑系接受非常系統而紮實的藝術訓練,美院畢業留校期間又得到著名雕塑家劉開渠先生和滑田友先生的精心指導。離開美院後,朱純德去瀋陽造幣廠實習,後又至中國人民銀行印製局從事人民幣設計和研究工作。1969年,朱純德被派往央行位於河南的五七幹校學習,因為李先念出面干預才重新回到北京。“文革”後期,朱純德曾擔任印製局生產二處(主管硬幣生產)副處長。
1981年,朱純德參與中國印製技術協會的籌建工作,並擔任第一屆印製協會常務理事。翌年,朱純德又作為主要成員,參與籌建中國錢幣學會,並擔任中國錢幣學會首任副秘書長。由於朱純德才思敏捷,既精通業務,又接觸市場,所以彼時中國錢幣學會的重要官方文章基本上由他擬就,為此他受到原央行副行長耿道明先生和邱晴女士多次讚揚,並指名要其隨同出訪。1983年,朱純德出任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硬幣比賽評選機構——克勞斯世界硬幣大賽(有錢幣界的奧斯卡之美譽)的中國評審,這也是中國人第一次在世界範圍內硬幣評選中發出自己的聲音。1987年,朱純德終於迎來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時刻:作為主要負責人參與籌建中國金幣總公司,並在接下來的十幾年間一直擔任主管業務的副總經理,直至退休。中國金幣總公司一路走來,雖經歷坎坷,但不斷迎難而上,終至樹大葉茂,朱純德功不可沒。
朱純德是中國錢幣學會第一、第二、第三屆理事會副秘書長,第五屆理事會名譽理事、學術委員會委員。

人物經歷

朱純德先生
朱純德先生國中畢業後,立志終生從事美術工作,當個大雕塑家,那時正值徐悲鴻大師創辦中央美術學院附中招生,他立即報名,並把報名表上的六個志願都填上了美院附中,當《開國大典》的作者――著名畫家董希文教授看到朱純德的素描和美術創作考卷時,肯定地說:“這孩子藝術上很大膽,有發展。”於是朱純德被美院附中錄取,從此走上了人生的藝術之路。畢業後,朱純德又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師承雕塑大師劉開渠、滑田友先生,這兩位都是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浮雕的雕塑家。美院畢業後,他又做了滑田友先生的研究生,朱純德從這些老師身上學習了各方面的藝術技巧,吸收了豐富的藝術營養,打下了非常堅實的藝術基礎。
中央美術學院畢業後,朱純德被分配到中國人民銀行,從事人民幣的設計工作。他先是用一年時間學習硬幣設計、鑄幣生產技術的全過程,後來又改學水印技術,用了兩年時間雕刻了無數幅中外領導人肖像,為中國鈔票上能使用人像水印打下了技術基礎。改革開放後,國家決定通過發行金銀紀念幣來運營黃金儲備,朱純德為金銀紀念幣的發售做了許多開創性的工作。
1982版中國熊貓金幣
1979年底,美國錢幣界幾位人士向中國造幣公司建議中國發行一種金幣,這種金幣大批量銷售,售價是金價加3%~7%的升水。朱純德通過各種資料分析,該幣種是投資性金幣,也稱普制金幣,大小不一,具有分割性,便於人們隨時購買和拋出,具有保值作用。南非發行的福格林金幣,加拿大發行的楓葉金幣,發行量差不多為幾噸,甚至幾十噸,很具有市場潛力。但發行中國投資金幣尚無方案,為此中國人民銀行派朱純德親率代表團到美國、加拿大考察,發現確實存在很大的投資金幣市場,尤其是在美國。很多外國友人建議採用中國珍稀動物作為投資幣的圖案。經過研究,朱純德提出以熊貓為圖案的中國普制金幣方案,經過造幣公司領導同意,朱純德與造幣廠利用黃金拋光的原理,設計鑄造熊貓金幣。經過半年多的試驗,中國第一枚普制幣――熊貓金幣1盎司品種終於誕生了(當年只標重量,未標面值),經過日本泰星公司和美國熊貓公司經銷,一炮打響,以後發行量逐年增大,多時每年發行約10噸黃金的熊貓金幣,品種從5公斤到1/20盎司共10種規格。中國通過熊貓金幣的發行,成為世界重要的金幣出口國之一。為此美國授予朱純德終身成就獎,國務院授予朱純德特殊津貼專家。
朱純德先生,參與了熊貓金幣的立項考察、設計認證與生產研製的全過程,他親臨一線,完成了熊貓金幣的誕生全過程。
幾十年來,朱純德既主管貴金屬幣章立項、設計、雕刻、生產工作,又主管貴金屬幣章的銷售、市場推廣和客戶服務,還不斷和國際同行、國內同行交流,為新中國貴金屬幣章在世界幣壇立足和壯大殫精竭慮。奉獻了許多精彩絕倫的作品。比如,新疆自治區成立30周年紀念銀幣和銀章,榮膺1988年度克勞斯世界硬幣大賽最佳銀幣大獎的12oz龍年銀幣,香港回歸和澳門回歸紀念金銀幣,周恩來誕辰百年紀念金銀幣等。

人物作品

主編有《中國金銀幣年鑑》、《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幣大系》、《中國現代金銀紀念幣大全》等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