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有華[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征醫院教授]

朱有華[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征醫院教授]

朱有華,男,1952年生,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征醫院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器官保存和腎臟移植的基礎與臨床研究。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朱有華[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征醫院教授] 朱有華[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征醫院教授]

朱有華 1943年出生,江蘇睢寧人,南京軍區軍事醫學研究所高級實驗師。任中華醫學會器官移植分會常委,國際泌尿外科學會會員,中華器官移植雜誌常務編委、中國外科年鑑器官移植專業編輯。 從事泌尿外科、腎臟移植專業25年,承擔軍隊和上海市科委重點科學研究基金項目多項,主要課題有:HCA腎臟保存液的動物實驗和臨床套用研究;多器官保存液的動物實驗與臨床套用研究;GM保存液動物實驗與臨床套用研究和胰腎聯合移植臨床套用研究。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全軍醫療成果一等獎1項和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在國內外發表論文30餘篇。學科特色腎移植總數已逾2300例次,位居全國之首,1年人/腎存活率逾97%/95%,處於國內領先水平。已培養碩士、博士研究生5名,在讀研究生8名。

人物經歷

高級實驗師

長期從事防原醫學及腫瘤免疫生物治療實驗研究工作,有較系統專業基礎和豐富的臨床實踐經驗,熟練掌握實驗治療方法,及時處理疑難問題和腫瘤免疫治療的國內外研究進展,熟練操作TIL、LAK細胞培養,活性測定,輸注及適應症的選擇、療效觀察、意外情況處理,在國內首先開展脾LAK細胞運用於臨床處前沿水平,對腫瘤細胞株的培養、傳代、凍存、復甦等技術有較豐富的經驗,在開展輸往LAK細胞對,有嚴重的副反應,能及時發現、及時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處理方法及避免反應的措施,在腫瘤免疫生物治療中還得到國內外部分患者的高度評價和信任。對天然人白細胞介素一2研製成功起了積極作用,並首先運用於急性放射病治療,取得良好的作用,部分論文已發表。自1989年以來,將上述高技術為軍內外30個單位50餘名中高級醫務人員進行TIL、LAK細胞培養和臨床運用技術培訓,據返回信息,他們都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任職期間獲軍隊科技進步三等獎兩項,四等獎兩項,共發表論文20餘篇。參與《LAK細胞基礎與臨床)。《白細胞介素一2基礎與臨床》兩書編寫的部分工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