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潛集

朱光潛是中國現當代最負盛名的美學大師,傑出的教育家、翻譯家。他學貫中西,博古通今,熟諳英、法、德語。他所著的具有開創意義的《西方美學史》,所譯的300多萬字的學術名著,為他贏得了歷史性的崇高聲譽。作為一位胸懷人文主義理想的教育家,朱光潛畢其一生以美育人,教導學生追求獨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其高尚的學術品格和精湛的學問,仰之彌高,鑽之彌堅。

基本信息

版權資訊

朱光潛集

書 名: 朱光潛集

作 者:朱光潛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9

ISBN: 9787536054165

開本: 32

定價: 33.00 元

內容簡介

《朱光潛集》從大師一生作品中精選其論詩、論美、論學、論人生以及懷人憶舊的短文63篇,內容分為“青春書簡”“美學拾穗”“生之花會”三輯。文情並茂,搖曳生姿。從早期的《給一個中學生的十二封信》,到晚年的《怎樣學美學》,篇篇都是大師金針度人之作,曾使一代青年學子受益終身。

作者簡介

羅尉宣,廣州中山大學研究生畢業,編審。曾任湖南文藝出版社副副長,併兼職於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外國文學出版委員會,湖南現代文學學會。現為湖南省版協理事、湖南文藝出版社審編委員,編著專集有《老編風景》《柔情與艷麗》《搜神記評註》《英漢對照中國世界遺產大觀》《詩苑譯林·徐志擎澤詩集》《瀟灑的人生》《丁玲女性小說全作》等十一種,發表過《論徐志摩的詩歌》等文章及著譯作品投十萬字。從業迄今所編文藝類圖書獲個央及省部級圖書評獎近三十項。

目錄

導言

第一輯

青春書簡

給一個中學生的十二封信

給《申報周刊》的青年讀者

談立志

個人本位與社會本位的倫理觀

談英雄崇拜

談交友

談冷靜

談學問

談價值意識

第二輯

美學拾穗

無言之關

中國文學之未開闢的領土

兩種美

中西詩在情趣上的比較

長篇詩在中國何以不發達

我與文學

談學文藝的甘苦

談讀詩與趣味的培養

悲劇與人生的距離

從“距離說”辯護中國藝術

從我怎樣學國文說起

心理上個別的差異與詩的欣賞

眼淚文學

與梁實秋先生論“文學的美”

理想的文藝刊物

談晦澀

談書評

美學的最低限度的必讀書籍

流行文學三弊

人文方面幾類應讀的書

音樂與教育

談讀書

文學的趣味

文學上的低級趣味(上):關於作品內容

文學上的低級趣味(下):關於作者態度

咬文嚼字

具體與抽象

談文學選本

詩的嚴肅與幽默

自由主義與文藝

新詩從舊詩能學習得些什麼

關於美感問題

了解了藝術美,有助於了解現實美

漫談說理文

怎樣學美學

訪談錄:朱光潛教授談美學

第三輯

生之花會

悼夏孟剛

放英雜記

《雨天的書》

露宿

慈慧殿三號

後門大街

《望舒詩稿》

花會

豐子愷先生的人品與畫品

回憶二十五年前的香港大學

論自然畫與人物畫

生命

舊書之災

敬悼朱佩弦先生

從沈從文先生的人格看他的文藝風格

回憶上海立達學園和開明書店

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

作者自傳

……

精彩文摘

三、談靜朋友:

前信談動,只說出一面真理。人生樂趣一半得之於活動,也還有一半得之於感受。所謂“感受”是被動的,是容許自然界事物感動我的感官和心靈。這兩個字涵義極廣。眼見顏色,耳聞聲音,是感受;見顏色而知其美,聞聲音而知其和,也是感受。同一美顏,同一和聲,而各個人所見到的美與和的程度又隨天資境遇而不同。比方路邊有一棵蒼松,你看見它只覺得可以砍來造船;我見到它可以讓人納涼;旁人也許說它很宜於入畫,或者說它是高風亮節的象徵。再比方街上有一個乞丐,我只能見到他的蓬頭垢面,覺得他很討厭;你見他便發慈悲心,給他一個銅子;旁人見到他也許立刻發下宏願,要打翻社會制度。這幾個人反應不同,都由於感受力有強有弱。

世間天才之所以為天才,固然由於具有偉大的創造力,而他的感受力也分外比一般人強烈。比方詩人和美術家,你見不到的東西他能見到,你聞不到的東西他能聞到。麻木不仁的人就不然,你就請伯牙向他彈琴,他也只聯想到棉匠彈棉花。感受也可以說是“領略”,不過領略只是感受的一方面。世界上最快活的人不僅是最活動的人,也是最能領略的人。所謂領略,就是能在生活中尋出趣味。好比喝茶,渴漢只管滿口吞咽,會喝茶的人卻一口一口的細啜,能領略其中風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