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潛全集

《談美》《文藝心理學》第4冊 《西方美學史》(上)第12冊 黑格爾《美學》(一)第21冊

總目錄
第1冊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談修養》
第2冊 《變態心理學派別》《變態心理學》
第3冊 《談美》《文藝心理學》
第4冊 《悲劇心理學》(中英文)
第5冊 《詩論》
第6冊 《我與文學及其他》《談文學》
第7冊 《克羅齊哲學述評》《欣慨室邏輯學哲學散論》
第8冊 《欣慨室中國文學論集》
第9冊 《欣慨室西方文藝論集》《欣慨室美學散論》
第10冊 《欣慨室隨筆集》
第11冊 《西方美學史》(上)
第12冊 《西方美學史》(下)
第13冊 《西方美學史資料翻譯(殘稿)》(上、下)
第14冊 《美學批判論文集》《維科研究》
第15冊 《談美書簡》《美學拾穗集》
第16冊 《欣慨室教育散論》
第17冊 《欣慨室雜著》
第18冊 《愁斯丹和綺瑟的故事》《英國佬的另一個島》《青青的歲月》
第19冊 《文藝對話集》《美學原理》《藝術的社會根源》
第20冊 黑格爾《美學》(一)
第21冊 黑格爾《美學》(二)
第22冊 黑格爾《美學》(三上)
第23冊 黑格爾《美學》(三下)
第24冊 《拉奧孔》《歌德談話錄》
第25冊 維柯《新科學》(上)
第26冊 維柯《新科學》(下)
第27冊 《從文藝復興到十九世紀資產階級文學家藝術家有關人道主義人性論言論選輯》(上)
第28冊 《從文藝復興到十九世紀資產階級文學家藝術家有關人道主義人性論言論選輯》(下)
第29冊 《朱光潛短篇譯文集》
第30冊 《朱光潛全集索引》(新編增訂本)
01.《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談修養》
青年人應該具備怎樣的修養,這是本卷所探討的內容。《給青年的十二封信》和《談修養》分別寫於朱光潛的青年和中年時期,這兩部單獨的作品編為一卷還是首次。書後所附十二篇文章也與青年的修養相關,因此一併奉獻給讀者。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寫於作者留學英國期間,以“給一個中學生的十二封信”為題,分期發表在1926年11月至1928年3月的《一般》雜誌上,1929年3月輯成一書,由開明書店出版。它以青年們所正在關心或應該關心的事項為話題,談讀書、談升學與選課、談作文、談情與理、談修身、談社會運動、談愛戀,勸青年眼光要深沉,要從根本上培養能力,要有理想,勿隨了世俗貪圖近利。
《談修養》於1940年至1942年間陸續發表於《中央周刊》,1943年5月由重慶中周出版社以《談修養》為名結集出版。是作者十年後,任教職多年,對青年、對人情世故多了一些思考體驗而總結出的做人的道理,對青年人普遍存在的病徵進行了深刻剖析和諄諄引導。
讀這些文章,就如同與一位親密的朋友對面暢談,誠懇親切,毫無居高臨下、教訓人之感。作者雖自謙這些文章“像一朵浮雲,片時出現,片時消失”,但我們已經發現,七八十年後的今天,這些文章仍是那樣地篤誠、豐富,有著撼動人心的力量。
一、本書自上世紀20年代出版以來,印行了數十個版本,得到了青年的熱烈歡迎,發行數量巨大。
二、以朋友間促膝談心的懇摯態度,與青年人探討青年所應該具備的修養,是有志青年的必讀書。
三、名家名作。
四、附人名及書篇名索引。
02.《變態心理學派別》《變態心理學》
朱光潛先生是一位多方面的學問家,不僅在文學、哲學等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在心理學方面也有過很深的研究並做出了極大的貢獻。弗洛伊德、考夫卡和苛勒的學說以及“行為主義”都是朱光潛先生第一個引進的。
本卷就是他在心理學方面的主要著作。包括《變態心理學派別》、《變態心理學》及六篇有關心理學方面的文章。《變態心理學派別》成書於1929年,1930年4月由開明書店出版。《變態心理學》寫於1930年,1933年由商務印書館出版。二書在材料的運用上大致相同,不同的是前者以流派為中心,後者以問題為中心,因此可以參照閱讀。書中作者將各派學者的觀點詳盡羅列,不偏不倚,不輕下論斷,只把一個眾說紛紜的學科擺在讀者面前,讓讀者自己思考,自主研判。
一、上世紀30年代出版,全面介紹了當時世界上心理學界的各種流派與觀點。
二、是朱光潛早年潛心研究心理學的代表作。
三、附人名及書篇名索引。
03.《談美》《文藝心理學》
朱光潛是我國著名的美學家、文藝理論家、教育家、翻譯家,中國現代美學的奠基人和開拓者之一。本書稿收錄了朱光潛先生的兩部美學方面的代表作《談美》和《文藝心理學》,其內容中西融會、古今溝通。你想得知識固可讀它,你想得一些情趣或談資也可讀它;如入寶山,你決不會空手回去的(朱自清)。
1.本書收錄的《談美》 《文藝心理學》均為朱光潛先生的美學代表作。
2.精裝,適於收藏。
3.本書為修訂增補本,在此前的本子上增加了一些相關內容作為附錄。並對全書中的人名和書篇名做了索引。
04.《悲劇心理學》(中英文)
《悲劇心理學》是朱光潛先生青年時期留學英法期間用英文撰寫的一部美學著作。1933年初,由法國斯特拉斯堡大學出版後,得到了西方文藝批評界的讚許。上世紀八十年代由張隆溪翻譯成中文出版。這本書是朱光潛先生文藝思想的起點,也是其另外兩部重要著作《文藝心理學》和《詩論》的萌芽。本書以傑出的悲劇作品為基礎,從具體的審美現象出發,對各種悲劇快感理論進行了批判研究,對悲劇的審美特徵、悲劇快感的根源,悲劇的淨化作用以及悲劇與哲學、宗教的關係等重大美學問題進行了探討,提出了自己獨到的見解。此次出版,將1933年的英文版附在後面,以便對照閱讀。並附一篇《思想就是使用語言》(中英文)。
一、朱光潛早年以英文書寫並在法國出版的博士論文,他以此書見知於西方文藝批評界。
二、國內首次出版英文版本。
三、名家作品。
四、附人名及書篇名索引。
05.《詩論》
《詩論》是中西比較詩學的奠基之作,也是朱光潛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他曾說過:“在我過去的寫作中,自認為用功較多,比較有點獨到見解的,還是這本《詩論》。”作者試圖用西方詩論來解釋中國古典詩歌,用中國詩論來印證西方詩論;對中國詩的音律、為什麼後來走上律詩的道路,也作了探索分析。在對中西詩論的比較分析的基礎上,全面闡釋了詩的起源、境界、情感、語言、節奏、聲韻以及詩歌與散文、音樂、繪畫間的關係。《詩論》確實可以稱得上是“中國現代詩學的第一塊里程碑”。
《詩論》於1931年前後寫成初稿,朱光潛先生在北京大學、武漢大學任教時曾用作教材,並一再修改,1943年由國民圖書出版社出版。以後的歷次出版均有增補,使得本書的內容越來越豐富。此次出版,又將朱光潛論詩的十三篇文章補入。
一、中西比較詩學的奠基之作。
二、朱光潛先生自己最滿意的一本著作。
三、名家作品。
四、附人名及書篇名索引。
06.《我與文學及其他》《談文學》
《我與文學及其他》是《孟實文鈔》的增訂本,1943年10月由開明書店出版。編入本卷時,將《孟實文鈔》原序和修訂時刪去的三篇文章收入,作為附錄。講述了朱光潛先生怎樣走上文學的道路以及學習文藝的甘苦和一些經驗心得。各篇談說的方面雖不同,但皆圍繞詩來討論。偏重於對文學理論作詳悉的疏解,有見地而不懷成見,有取捨而不流於固執,語言親切有味,顯示出作者深入的學力和開廓的胸襟。
《談文學》收錄了作者在抗戰後期寫作的論文19篇,1946年5月由開明書店出版。本書是作者自己學習文學的親身體會和切實經驗,探討了關於作品的內容、形式、表現、體裁、風格以及作者的態度等方面的問題,深入淺出,條分縷析,是一部闡釋文學原理的經典之作,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文學入門書。
一、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文學入門書,是朱光潛對自己學習文學的心得體會和經驗總結的介紹。
二、名家講解,深入淺出。
三、附人名及書篇名索引。
07.《克羅齊哲學述評》《欣慨室邏輯學哲學散論》
《克羅齊哲學述評》寫於一九四七年,本書對克羅齊哲學的淵源、地位、各組成部分作了詳細評述,並從十個方面提出質疑。《欣慨室邏輯學哲學散論》收錄了朱光潛先生所作的與邏輯學、哲學相關的散篇文章十五篇。這些文章刊載於1927年至1980年間各種刊物,內容上既有對西方邏輯學、哲學派別的介紹、評述,也有對中國哲學精神的闡發。
08.《欣慨室中國文學論集》
“欣慨室”是朱光潛先生的書齋名,來自陶淵明“欣慨交心”一語。本卷是其所作與中國文學相關的文章的結集。所收文章時間跨度大,從1926年至1986年,整整六十年,基本囊括了朱光潛先生的學術人生;全書六十七篇文章,涉及的內容較廣泛。其中既有對具體篇章的解讀,對多種文體的論述,又有對學習方法的介紹與探究,對文壇弊病的剖析與勸誡,還有對友人的緬懷與追思等。內容貌似散而雜,卻都圍繞文學展開。讀者可以一斑窺全豹,了解朱光潛對中國文學的多方面的看法和貢獻。
09.《欣慨室西方文藝論集》《欣慨室美學散論》
“欣慨室”是朱光潛先生的書齋名,來自陶淵明“欣慨交心”一語。本卷包括《欣慨室西方文藝論集》和《欣慨室美學散論》兩部分,收錄了從1927年至1982年發表在各種報刊雜誌上的文章六十篇。
《欣慨室西方文藝論集》對歐洲三大批評學者聖伯夫、阿諾德、克羅齊的生平進行了介紹,對他們的文藝思想進行了評介,對什麼是古典主義和歐洲文學的淵源等問題進行了探討。
《欣慨室美學散論》中的文章大部分發表在新中國成立後,全部圍繞美學問題展開,對於剛性美與柔性美、美感問題、美學的對象和方法論問題、馬克思主義美學觀點、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之爭等問題進行了探討,既有與同行的爭鳴,也有介紹自己如何學習和研究美學的經驗。
10.《欣慨室隨筆集》
此卷為朱光潛先生的散文隨筆集,寫作時間跨度較大,從上世紀二十年代一直到八十年代。其中大部分文章寫於新中國成立之前,涉及內容較寬泛,分散發表於各報刊雜誌。此次收入本卷的《我的簡歷》、《我的認罪書和決心書》(一、二)、《自我檢討》(二)寫於20世紀60、70年代,受當時政治形勢影響,許多“自虐式”的自述顯然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方式,且並無公開發表的意願,今首次公諸於眾,主要是讓讀者了解,在那個特殊年代的知識分子的生存狀態。
1.名家作品。
2. 收錄作者寫於20世紀60、70年代“簡歷”“檢討”數篇,均為首次面世,是了解作者在那個特殊年代的生存狀態的第一手資料。
3、附人名及書篇名索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