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位村

朱位村

朱位村,位於山東省濰坊市臨朐縣城南。面積3平方公里,人口2500人。被譽為“江北狀元村”。

基本信息

村情概況

朱位村位於山東省濰坊市臨朐縣城南,東紅公路原七賢鎮址西側2公里,今屬東城街辦。該村面積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47公頃,人口2500人。

歷史概況

1村名由來

一說“朱位”是因為帝堯之子丹朱所游至此(丹朱名為朱封于丹水),故名朱位。一說今臨朐在漢朝設有朱虛侯封地在,今西朱封村有西朱封遺址,可能也與此有關。還有一說,明朝馬愉中狀元後以國姓改村名。另外,在今村周圍有東朱位村,西朱位村和北朱位村,均以村方位命名。

2歷史名人

朱位村以馬姓為主,宋末元初陝西扶風人馬近(青州府教授)率家人遷此定居,其後代馬愉為明朝江北第一個制科狀元,文化底蘊渾厚,被譽為“江北狀元村”。
馬愉(1395~1447)字性和,號澹軒,明代臨朐縣朱位村人。永樂十八年(1420年)舉人,宣德二年(1427年)狀元。授翰林院修撰、經筵講官、翰林侍講學土,正統五年(1440年)為“宰輔”,入閣參與機務。卒後賜資善大夫翰林學士禮部尚書。 著述頗豐,後人集有《馬學土文集》。

3歷史古蹟

馬愉 狀元祠 朱位村

1)狀元祠位於朱位村中央,始建於清朝萬曆年間,是為祭祀明宣德二年(1427年)江北第一位狀元馬愉而建造的。狀元祠是臨朐縣保存較為完整的古建築之一。大門以青磚小瓦構築,迎風雕刻精緻,人物、動物、器物栩栩如生,進院3間大廳房,內設結構精密,正中掛有狀元像。院內有古樹“四月雪”,春節後開花,遍樹全白,如同蓋上了一層雪花,雖然歷經500多年滄桑歲月,古樹依然生命旺盛。
狀元墓 馬愉 朱位村

2)狀元墓位於朱位村西南高崗上,墳丘保存完好,墓地其它文物在“文革”期間遭到不同程度破壞。2003年,墓地及保存文物重新修復。龜駝家譜碑高3米,上有兩條盤龍。墓前3個平台,供祭祀用。3米高石門兩邊,有明代雕刻的石人、石馬、石羊等及古碑10餘通。2003年,狀元墓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中國人民銀行第一套人民幣與朱位村

中國人民銀行第一套人民幣

早在1948年年初,有關第一套人民幣發行的籌備工作就緊鑼密鼓地開始了。山東解放區的北海銀行及所屬的北海印鈔廠是唯一擁有銅版雕刻製版、照相製版、凹版凸版印刷技術的印鈔廠。開始在山東五蓮山西北的一個小山村,進行設計、刻制人民幣的任務。後來為了適應新形勢發展需要和大規模恢復生產的要求,決定北海印鈔廠各分廠,先後遷移至臨朐縣東南的辛寨。
雕刻、製版和凹印廠定在臨朐縣辛寨附近的朱位村
中國人民銀行第一套人民幣 朱位村

隨著東北技術骨幹的回歸和新生力量的補充,朱位村成了一個熱火朝天、生機勃勃的印鈔基地。以中國人民銀行名義發行的第一套人民幣從這裡走向解放區、走向全中國。
第一套人民幣已經使用了60年了,它的發行是迎接新中國誕生的一項重大措施,在人民解放戰爭和建國初期經濟恢復重建中第一套人民幣發揮了重要作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