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必

未必的原意是指不一定、可能的意思;但在四川和湖南等地的方言中是“難道”的意思。出處《文子·符言》、漢·司馬遷《史記·孫子吳起列傳論》等。

基本信息

詞語信息

【詞目】未必
【拼音】wèi bì
【注音】ㄨㄟˋ ㄅㄧˋ
【基本解釋】[may not;not necessarily] 不一定;不見得
未必有其實也。——漢· 王充論衡·訂鬼篇》
未必不為愚人之所知。——清· 劉開問說
未必非聖人之所不能。
未必不過此已忘。——《聊齋誌異·促織
他未必去北京

詳細解釋

釋義:不一定。
【出處】《文子·符言》:“君子能為善,不能必得其福;不忍於為非,而未必免於禍。”《史記·孫子吳起列傳論》:“語曰:‘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孫子籌策龐涓明矣,然不能蚤救患於被刑。”
【示例】唐 白居易 《別舍弟後月夜》詩:“平生共貧苦,未必日成歡。” 宋 劉過 《水調歌頭》詞:“未必古人皆是,未必今人俱錯,世事沐猴冠。”明 王鐸《太子少保兵部尚書節寰袁公神道碑》:“會巡西城,閹者殺人,公(袁可立)即榜於五都衢,或為解曰:‘斯寺未必過切,足下何與之深呼?且弄臣也,其如此輩人自明將降禍蠍公矣。’”《東周列國志》第四回:“姜氏屏去左右,私謂段曰:‘汝兄不念同胞之情,待汝甚薄。今日之封,我再三懇求,雖則勉從,中心未必和順。汝到京城,宜聚兵搜乘,陰為準備,倘有機會可乘,我當相約,汝興襲鄭之師,我為內應,國可得也。汝若代了寤生之位,我死無憾矣!’”清 李漁閒情偶寄·詞曲上·結構》:“東施之貌,未必醜於西施,止為效顰於人,遂蒙千古之誚。” 魯迅 《集外集拾遺·<答客誚>詩》:“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