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冰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拼音 mù bīng
注音 ㄇㄨˋ ㄅㄧㄥ

詳細解釋

解釋:1. 雨雪霜沾附於樹木遇寒而凝結成冰。《春秋·成公十六年》:“王正月,雨木冰。” 杜預 註:“記寒過節,冰封著樹。”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五行變救》:“木有變,春凋秋榮。秋木冰,春多雨。” 明 陶宗儀 《輟耕錄·木冰》:“又十日雨木冰,狀如樓閣、人物、冠帶、鳥獸、卉木,百態具備,殆非人工。高林大樹,珠葆羽幢,彌望不絕。凡五日,始解。” 清 周亮工 《書影》卷五:“寒甚而木冰,如樹作介冑也。”《清史稿·災異志三》:“ 順治 六年十二月, 鹹寧 木冰。”
2. 指雨雪霜沾附於樹木所凝結成的冰。《舊唐書·五行志》:“ 永泰 元年二月甲子夜,雷電震烈。三月,降霜為木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