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偶的秘密

木偶的秘密

《木偶的秘密》是由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加拿大]艾倫·布拉德利、Alan Bradley。

基本信息

《木偶的秘密》
——艾倫·布拉德利繼《餡餅的秘密》之後推出的第二本“弗拉維亞系列小說”。由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

內容簡介

弗拉維亞不斷遭受姐姐肆無忌憚的惡意攻擊。酷愛毒物的她要真正檢驗一下砒霜的作用,對象當然是那兩個惡毒的姐姐。但就在這時,萊西教區發生了一件離奇的事。
當紅的波森木偶馬戲團的主人一向對自己的木偶操控嫻熟,但在萊西郊區表演時卻意外觸電身亡。是意外?是自殺?還是謀殺?究竟是誰操縱著這場死亡遊戲?
這些問題足以讓弗拉維亞把她的毒物試驗以及給大姐下毒的計畫置之腦後,去探究這一死亡之謎。

作品評價

福爾摩斯可以說是掀起了一個推理新時代。但年近七旬的艾倫·布拉德利卻徹底推翻了福爾摩斯是男性的慣有思維,而這個可能出現的福爾摩斯形象就是11歲的少女——弗拉維亞。
在上一本《餡餅的秘密》中,弗拉維亞嶄露頭角,不僅上演了一幕現代版“緹縈救父”,更是掀開了英國郵政史上不為人知的秘史。而這一本中,弗拉維亞繼續發揮精靈古怪的特點,輾轉騰挪於各個若有若無的線索之間,但最終她能否再次揭露死亡幕後的黑手,我們拭目以待。

作者簡介

加〕艾倫·布拉德利Alan Bradley
出生於多倫多。他多才多藝,創作了頗有自傳色彩的勵志書《鞋盒聖經》,還參與導演廣播劇《貝克街的福爾摩斯女士》。
這位年逾七旬的老先生一直是推理小說迷,多年來一直在構思自己的作品。以3000字《餡餅的秘密》稿子,外加兩本各有一行字的續集故事大綱,一舉成名,拿下英國犯罪作家協會的“新人匕首獎”。
本書是繼精靈古怪的少女偵探弗拉維亞·德盧斯系列《餡餅的秘密》之後第二本。

出版信息

分類:流行·推理
書名:《木偶的秘密》
作者:[加]艾倫·布拉德利
譯者: 蔡中恆
開本/頁數:32開/ 336頁
出版時間:2010年1月

各方推薦

弗拉維亞是個令人愉快的敘述者,大多數讀者會很高興跟著她一起旅行,這本書應該會讓喜歡英國文化和推理小說的愛好者回想起黃金時代。
——Library Journal
布拉德利又給我們送上了一道無窮美味的大餐。作者靈巧地讓讀者回到了那個年代,但弗拉維亞充滿靈光的敘述是這本推理小說的主要樂趣所在。充滿樂趣,鬥志昂揚,這一切都保證了這個系列能持續不斷地進行下去。 ——《出版人周刊》
整部作品流暢通順,自始至終緊緊地抓住讀者的心。弗拉維亞以不輸成人的手腕順利解決了案件,不愧為一部偉大深刻的作品。
——“金匕首獎”評審意見
讀者一定會被這位無懼、滑稽、處變不驚的小鬼偵探吸引住。
——亞馬遜網站2009年4月首選書
弗拉維亞的偵探表現令人印象深刻,她瘋狂科學家的身分同樣迷人。
——《紐約時報》
既有趣又極聰明的故事。不管是不是推理迷,每個讀者都會深深迷戀弗拉維亞這個角色。
——《獨立書商協會》
弗拉維亞是前所未見的偵探角色,勇敢、聰敏而且討人喜歡,這位早熟的11歲女孩是這部可口處女作的核心人物。
——《今日美國》
這本書看似輕鬆愉快,弗拉維亞在為她情感淡漠的父親洗刷罪名、重拾兩人關係的企圖中,卻埋藏著尖銳。
——《丹佛郵報》
弗拉維亞有著兒童的機智和偵探的推理能力,所以能無往不勝。
——“奇妙罪案系列”作者 克里斯托弗·福勒
當弗拉維亞·德盧斯占據了你的心靈時,她很可能已經悄悄地在你的茶水中下了毒。她是我所見過的最調皮的小傢伙,聰明,機警。靈活。最難能可貴的是,她只有11歲。
—— “伊安·羅德里奇系列”小說作者查爾斯·托德

先睹為快

我一動不動地躺在墓地里。送葬者說出最後傷心永別的話語後,不知不覺已過了一個小時。
12點整,就在我們平常坐下來吃午飯的時刻,送葬隊伍從巴克肖出發:我躺在油光鋥亮的紅木棺材裡被人抬出客廳,沿著寬石板鋪成的台階緩緩而下,來到馬路上。等候已久的靈車車門敞開著,棺材保持著特有的節奏,傷心而緩慢地滑了進去,壓碎了下方的一小束野花,那束野花是一位傷心的村民溫柔地放置在內的。靈車沿種滿栗樹的林蔭道朝馬爾福德門行駛,走了很長一段路。我們通過馬爾福德門的時候,門上立著的獅鷲雕像臉都沒朝向我這邊。它們的表情是悲傷還是冷漠,我一直沒弄清楚。
道奇爾,父親最忠實的萬事通。他邁著有節奏的步子,走在緩慢行進的靈車旁。他的頭低垂著,手輕輕地放在靈車頂部,似乎是為了保護我的遺體免遭某些東西的侵襲,而這些東西又只有他能看到。在門口,一位葬禮承辦人最終還是默默地攔住了他,把他領進一輛租來的轎車中。
就這樣,他們把我帶到萊西教區,沿途是一成不變的林蔭道和灰濛濛的灌木樹籬,那是我活著的時候,每天騎腳踏車經過的地方。
在墓碑如林的聖坦克雷德公墓里,他們輕輕地把我從靈車放下,用蝸牛般的腳步抬著我走過菩提樹下的小路,把我放在新修剪的草地上等了一會兒。
然後是挖掘墓穴的工作。教區牧師也按例來一番情真意切的悼詞。
這是我第一次從睥睨眾生的角度聆聽葬禮上的悼詞。我去年就參加過葬禮,我和父親,參加了老迪安先生——村裡的果蔬商——的葬禮。他的墓地,其實離我現在躺的地方只有幾碼遠。他的墓地已經塌陷,只在草地上留下長方形的凹陷,裡面常常灌滿了污濁的雨水。
我的大姐奧菲莉亞說,墓地塌陷是因為迪安先生復活了,屍體已不在墓地里。我另外一個姐姐達芙妮說,迪安先生掉到了下方更老的墳墓里,那座老墳墓里的屍體早已分崩離析。
我想著那邊的湯湯水水,估計迪安先生是連渣都不剩了:總有一天我也會是那種下場,只不過他先行一步罷了。
弗拉維亞·薩賓娜·德盧斯,1939—1950。他們在我墓碑上刻下這種字眼,墓碑用的也是樸素美觀的灰色大理石。這一切的厚重都容不下別人絲毫的虛情假意。
可惜啊。如果我活得夠長,我就能來得及交代他們,在我的墓碑上刻上華茲華斯的詩句:
沒有誰把這少女讚頌,
少有人為她掛肚牽腸。
如果他們對此不滿,我還有備選方案,讓他們刻上:
落花遇流水,
心字頓成灰。
只有曾用鋼琴邊彈邊唱過這些詞句的菲莉,才會告訴你這一句出自托馬斯·坎皮恩的《埃爾曲集III 》。不過,她或許因為悲痛欲絕,而無法成言了吧。
我的思緒被牧師的聲音打斷了。
“……塵歸塵,土歸土,讓往生者安寧,讓在世者重獲解脫。要按著那能叫萬有歸服自己的大能,將我們這卑賤的身體改變形狀……”
突然他們都離開了,留下我獨自一人——獨自聆聽蚯蚓的聲音。
就是這樣:可憐的弗拉維亞的人生之路走到了盡頭。
現在,家人都應該回到巴克肖了。他們聚集在長長的餐桌旁:父親一如既往地一言不發、如石頭般僵硬,達菲和菲莉緩緩相互擁抱,淚眼婆娑,我們的廚師莫利耶夫人在端入一盤烤肉時,也同樣泣不成聲。
我想起以前達芙妮在熱讀《奧德賽 》的時候,跟我說起過:烤肉是古希臘傳統葬禮上的食物。我當時是這么答覆的:考慮到莫利耶夫人的廚藝,那這種禮儀兩千五百年都沒怎么變化。
但是,現在我已經死了。我想,也許我該學著更仁慈一些。
道奇爾自然是非常沮喪。親愛的道奇爾:他身兼管家、司機、貼身男僕、園丁和管家多重身份,是患有戰爭疲勞症的可憐人。他的能力如塞文河的潮汐一般,時進時退。道奇爾最近才救了我的命,然後第二天又把救人這件事拋諸腦後。我深切地思念著他。
我也應該思念我的化學實驗室,那兒是巴克肖廢棄的裙樓。我回想起在那兒的黃金時光,一個人幸福地身處燒瓶、曲頸瓶、快活的吸管和燒杯之間。一想到再也見不到它們,我就心痛難忍。
我聽見起風的聲音,仿佛是紫杉樹枝的低語。聖坦克雷德塔的影子讓這裡變得涼爽,天快黑了。
可憐的弗拉維亞!可憐的、冰冷如石的、死去的弗拉維亞。
現在,達芙妮和菲莉會期盼她們不會像她們的妹妹一樣,僅僅在世界上活了十一年,就徹底腐爛了。
想到這裡,一顆淚珠從我臉頰上流下。哈莉特會在天堂歡迎我嗎?
哈莉特是我媽媽,她在我出生後,就因一次登山事故而過世。隔了十年,她還認得我嗎?她還穿著離世時穿的登山服嗎,還是已經換成白色睡袍了?
好吧,不管她穿什麼,我想都是時髦的樣式。
突然響起了翅膀拍打的聲音,教堂石牆那邊傳來的洪亮鐘聲,在彩色玻璃和傾斜的墓碑之間的半英畝方寸之地里迴蕩,逐漸放大為震人心魄的聲波。我被這些墓碑包圍著,一動不動。
會不會有天使——很有可能是大天使——下凡來把弗拉維亞珍貴的靈魂帶回天堂?只要我睜開眼睛一點點,我就能看到我的眼睫毛,但看得很不清晰。
沒有這種運氣:只是一隻髒兮兮的寒鴉罷了,聖坦克雷德經常盤旋著這些寒鴉。從13世紀,那些砌磚工收拾好工具離開的時候起,這些流浪漢就在塔上築巢至今。
現在,這隻愚蠢的鳥兒笨拙地站在一根指向天堂的大理石手指上,冷冷地看著我。它的頭歪到另一側,鞋扣般的眼睛明亮而可笑。
寒鴉不會學習。無論我玩這種把戲多少次,它們總會從塔上撲哧撲哧飛下來探查一番。在寒鴉原始的大腦里,躺在公墓里的任何人,都只意味著:食物。
就像我之前很多次做的一樣,我跳起來,把藏在手中的石子扔出去。失手了——但以前幾乎每次都能打到的。
鳥兒屈辱地飛向空中,拍拍翅膀,從教堂後面朝河那邊飛去了。
我一站起來,就覺得自己餓了。我當然餓了!吃了早飯後,我就沒吃過任何東西。一時間,我模模糊糊地想著,是不是可以在教區大廳的廚房裡找到一些剩下的果醬餡餅或是一點蛋糕。聖坦克雷德的婦女會昨晚聚會,機會一直都有。我費力穿過齊膝深的草地,聽到怪異的哀泣聲。我下意識地認為是調皮的寒鴉回來了,在說最後的箴言。
我停住腳步,聆聽。
什麼都沒聽見。
然後聲音又來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