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露梁海戰

露梁海戰是明朝萬曆二十六年十一月,在明抗倭援朝戰爭中中朝兩國水師同日本水師,在朝鮮半島露梁以西海域進行的一場大規模海戰。這次戰役給侵朝日軍以殲滅性重大打擊、對戰後朝鮮200年和平局面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陛下,我有一個對策,不知該講不該講。”大臣李恆福打破了沉默的氣氛。
“如今國家遭此危難之際,還有什麼不該講的。有話不必吞吞吐吐,既有良策請快快講來!”國王急切地說。
“依臣之愚見,眼下只有一個辦法:重新起用李舜臣將軍。”李恆福壯著膽子說出了自己的意見。
“起用李舜臣?此人是個裡通外國的要犯,私自放走敵將,何能起用!”國王將臉一沉,否定了李恆福的意見。
李恆福鼓足了勇氣,為李舜臣辯解起來:“陛下,李將軍是冤枉的。自壬辰年(1592年)日朝戰爭開始以來,李將軍率水師英勇殺敵,連連擊敗倭寇水師,屢建奇功。倭冠對李將軍恨之入骨,千方百計散布謠言,妄圖將他置於死地。而我朝廷內部也有人嫉恨李將軍,借敵人的謠言來陷害他。所謂‘欺瞞國王,放走敵將’,實在是他們製造出的謠言呀!望陛下明察秋毫,重審此案,起用忠臣,驅逐倭寇!”
李恆福的一番諫言,震動了整個朝廷。許多大臣紛紛表示支持他的意見,連曾經參與誣陷李舜臣的幾個大臣,也不敢發表反對意見。在這種情況下,國王只得採納了李恆福的建議,下令恢復李舜臣的職務,命他立即率水師迎戰日本艦隊。
16世紀末,豐臣秀吉掌管日本的朝政。這個人具有極強的向外擴張的野心,妄圖將琉球、呂宋、朝鮮等都變成日本的附屬國,然後以朝鮮作為跳板,入侵中國,以此達成一個包括日本、朝鮮、中國和菲律賓等國在內的大日本帝國。1589年,他曾派使者前往朝鮮,要求朝鮮能與日本通力合作,進軍中國。這種無理要求遭到朝鮮宮廷的斷然拒絕。豐田秀吉便惱羞成怒,決定首先從朝鮮開刀,得手以後,再進軍中國。於是,發動了1592年的日朝戰爭。因為在60年循環一次的朝鮮曆法上,1592年是“壬辰年”,因此,朝鮮歷史上就把這次戰爭稱為壬辰衛國戰爭。
1592年4月,豐臣秀吉組成9路遠征大軍,總兵力為陸軍16萬人,海軍3萬多人,戰艦700餘艘,渡過對馬海海峽,在朝鮮半島釜山、慶洲一線登入,然後兵分三路,向北挺進。戰爭一開始,日軍在陸上節節取勝,長驅直入;但在海上,卻屢遭李舜臣率領的朝鮮水師的痛擊,連戰皆負。中國明朝政府派出大軍援朝。在李舜臣水師的配合下,朝、中陸軍經過激戰,終於擊退日軍,轉敗為勝。1593年春,日軍撤至朝鮮南部,在沿海地區構築工事,準備長期負隅頑抗;同時遣使與朝、中方面談判。戰爭第一階段至此結束,明朝大軍陸續撤回。
從多次海戰的失敗中,老奸巨滑的豐臣秀吉悟出了一個道理:要想取得這場戰爭的最後勝利,首先必須清除掉愛國憂民、指揮有方的李舜臣及其朝鮮水師,否則,這場戰爭無法打贏。因此,在長達4年的談判期間,豐臣秀吉大施離間計,借朝鮮奸臣之手,除掉了眼中釘李舜臣。同時,他暗中加強兵力,積極備戰。1597年3月,他看時機已經成熟,便中止談判,出動陸軍14萬、水兵萬餘、艦船數百艘,再度大舉向朝鮮北部進攻。這次不但使朝鮮陸軍很快就被擊敗,連朝鮮水軍也幾乎全軍覆沒,大片國土又淪於日本侵略軍的鐵蹄之下。就在這萬分危急的時刻,李舜臣又回到了會寧浦的朝鮮水師大營中。
1597年8月,李舜臣再度被任命為三道水師統制使。他受命於民族危難之際,仍然雄心不已,拋棄了個人的榮辱與是非的曲直,願為自己的祖國再次奔赴沙場。他一到任,立刻視察了停泊在會寧浦的水師,不禁被水師的現狀驚呆了:經他花費多年心血建立起來的強大艦隊,如今只剩下了12艘戰艦和一百多名官兵了。但他並沒有氣餒,憑著以死報國的決心,立即指揮這支小小的水師,毅然投入了鳴梁海戰,並以寡敵眾,共擊沉敵艦30多艘,斃敵水兵4000多人,重創了日軍艦隊,極大振奮了朝鮮水師的軍威。他的水師由此很快發展到8000多人。
這時,明朝政府再次派遣陸海軍入朝參戰。由陳璘、鄧子龍率領的中國水師與李舜臣會合。兩國海軍協同作戰,屢屢擊敗日本水師。在陸上,朝、中聯軍也連戰連捷,打得日軍狼狽南撤。在此情形下,日方再次提出和談要求,但遭到朝、中方面的斷然拒絕。1598年秋,朝、中陸軍將日本陸軍主力趕到南部沿海地帶,圍困在順天等幾個據點裡。同時,朝、中水師也正積極準備向停泊在泗川港內的日本海軍主力發動攻擊。
一天,一個軍官急步跑入李舜臣的艙房,氣喘吁吁地報告:“據可靠情報,敵艦隊即將駛離泗州港,前去援救順天據點的陸軍。”
李舜臣聽此報告後拍案大喜:“這太好了!正愁無法引它出港,它倒自己出來了。”他立刻會見了陳璘,經過一番商討,決定在日本艦隊去順天必經的露梁海面伏擊敵人。於是,朝、中兩國艦隊聯合在一起,譜寫了一曲整個壬辰衛國戰爭中最宏大、最壯烈,也是世界海戰史上極為著名的露梁海戰的凱歌。
1598年11月18日夜,日將島津義弘率500多艘艦船駛抵露梁海面,進入了朝中聯合艦隊的設伏圈。
“不好啦!我們被包圍啦!”日本艦船上的觀察兵驚呼起來。只見數百艘朝、中戰艦突然出現在海面上,同時從幾個方面全速逼近日本艦隊,並以猛烈的炮火轟擊日艦。頓時,日本艦船紛紛躲避,陣角大亂,官兵們狂呼亂叫,亂成一團。
70多歲的明朝老將鄧子龍,在海戰中勇如猛虎,他大吼著:“倭寇休得逞狂,我大明水師來啦!”首先率3艘巨艦殺進日本艦隊,與300精兵一起強行登上敵艦,展開了肉搏戰。陳璘帶領艦隊也隨後跟了上來。戰鬥越來越激烈,只見海面上刀光劍影,火光沖天,映紅了黑沉沉的海空。在朝中將士的強大攻勢面前,日軍死傷慘重,40多艘日艦被擊沉,水兵死傷無數。島津義弘無心戀戰,下令突圍,19日拂曉,日本艦隊乘著大霧瀰漫,拚命衝出包圍圈。而聯合艦隊緊緊咬住不放,很快就追上了日本艦隊,雙方再次展開了激戰。突然,一枚火箭擊中了鄧子龍的旗艦,剎時間,這艘最英勇無畏的中國戰艦燃起熊熊大火,日軍認出了這是鄧子龍的旗艦,立即調動了許多戰艦將其團團圍住攻打。鄧子龍指揮全艦官兵頑強奮戰,左突右沖,但終究寡不敵眾,老將鄧子龍頑強戰鬥到最後一口氣,不幸壯烈犧牲。
李舜臣發現鄧子龍旗艦起火,立即趕來援助,不幸被一顆鐵丸彈擊中了胸部,頓時血流如注,倒在甲板上。他掙扎著抬起頭,對將領們說了一句“要繼續打下去!”不久就合上了雙眼。
中、朝兩員老將英勇戰死,聯合艦隊全體將士怒火中燒,誓為老將報仇雪恨。於是個個鬥志更加旺盛,殺紅了雙眼,直殺得日軍鬼哭狼嚎,屍相枕藉,只能垂死掙扎而無力反擊了。此時,明將陳蠶、季金率領的增援艦隊也趕到了。占絕對優勢的中、朝艦隊緊密配合,逐步縮小包圍圈,將日軍艦隊層層包圍,痛殲殘敵。直至19日中午時分,槍炮聲逐漸稀疏,戰鬥終以朝、中水師大獲全勝而告結束。
據統計,在露梁海戰中,聯合艦隊共擊沉和焚毀日艦450多艘,殲敵1萬餘名。日軍賴以發動侵朝戰爭的全部海軍力量在這場戰役中幾乎喪失殆盡。困守在陸上的日軍看到艦隊的徹底失敗,自知戰爭勝利已無望,便狼狽地逃回日本。震驚世界的露梁海戰,以日軍徹底失敗,朝、中聯合艦隊的徹底勝利而載入了世界著名海戰的史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