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羊

註:“望羊,遠視也。 ”《釋名·釋姿容》:“望羊。 望陽”。

詞目:望羊
拼音:wàng yáng
詳細解釋
1. 亦作“ 望洋 ”、“ 望佯 ”、“ 望陽 ”。仰視貌;遠視貌。
《晏子春秋·諫上六》:“ 杜扃 望羊待於朝。”《莊子·秋水》:“ 河伯 始鏇其面目,望洋向 若 而嘆。”陸德明 釋文作“盳洋”,引 崔撰 曰:“猶望羊,仰視貌。”《孔子家語·辯樂》:“近黮而黑,頎然長,曠如望羊,奄有四方。” 王肅 註:“望羊,遠視也。”《釋名·釋姿容》:“望羊。羊,陽也。言陽氣在上,望之然也。” 畢沅 疏證:“望羊,本皆作‘望佯’,非也。” 漢 班固 《白虎通·聖人》:“聖人皆有異表…… 武王 望羊,是謂攝揚,盱目陳兵,天下富昌。”按, 漢 王充 《論衡·骨相》作“ 武王 望陽”。 唐 張鷟 《朝野僉載》卷四:“郎中 長孺子 視望陽,目為‘呷醋漢’。”
2. 猶仿佯。參見“ 望游 ”。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