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古城

朔州古城

朔州古城位於現朔州市朔城區,是山西省現存較早、殘垣保存較完整的古城之一。古城南北長1800米,東西寬1600米,周長6800米,總占地 288萬平方米。現存城牆殘高8米,底寬約15米,頂寬約10米,城牆上部建築構造現已不明。

古城簡介

歷史上,匈奴、突厥、回紇、鮮卑、契丹、女真、蒙古等少數民族統治者南犯取晉,多先圍守朔州,而後入雁門,直取晉陽。西漢韓信於馬邑叛漢降匈奴,大將周勃血洗馬邑城;漢朝誘滅匈奴的“馬邑之謀”;隋末劉武周於馬邑起事斬太守;唐武德年間唐軍與突厥的馬邑爭奪戰;宋楊業在寰朔二州與契丹的激戰取勝,在陳家谷的失利被俘;明代俺答族的不時襲掠朔州;清代的農民熊六起義等,均發生在朔州之地。

古城歷史

朔州古城 朔州古城

古城城垣的確切建築年代,據《朔州志》記載,創建於北 齊天保八年( 557)。 其周長九里十三米,為土城夯築城垣。隋、唐、遼、金各代沿用,距今已有1439年的歷史。它是在秦漢馬邑城舊址上擴建而成的。元末明初,省去西北城垣之半,並利用東南隅北齊城牆重建朔州城,明洪武三年(1370)包磚。

建築形狀

北齊古城平面呈長方形,現存城牆殘高約 8米,底寬約15米,頂寬約10米,城牆上部建築構造現已不明。

其它相關

元末明初所建立朔州城,包於北齊城內西南角,當時城牆高12米,堞高 2米,總高14米,周長4000米,有瓮城四座,角樓四座,敵樓12座,門樓4座,煙墩4座。四門東曰文德門、西曰武定門、南曰承恩門、北曰鎮塞門。現存除南城牆、城門、西城牆、城門、瓮城保留外,其他建築皆已毀去。城內街巷及布局基本保持原制。

朔州市主要旅遊景點

概況朔州市位於山西北部,晉蒙交界處,地處雁門關外,大同以南,旅遊資源豐富,種類多樣。人文旅遊資源獨特,價值大。有氣勢宏大、古典雅物遼金右建築崇福寺;有外觀壯麗,結構精美的應縣木塔;有獨具風格的雁門關外的廣武;有城古城蜿蜒起伏的內外長城,遺存頗廣的漢幕群;有馳名中外的現代平朔安大堡露天軋礦和華北最大的坑口發電廠。
景點應縣木塔 | 山陰縣 |新廣武城| | 李克用墓 | 珠海寺 || 平魯烈士陵園 | 淨土寺 | 寶寧寺 | 丹陽王墓 | 鵝毛口遺址 | 梵王寺墓群 | 華嚴寺磚塔 | 金沙灘墓群 | 瑞雲寺塔 | 崇福寺 | 廣武漢墓群 | 廣武城 || 馬邑漢墓群 | 朔州古城 | 王家屏墓 | 峙峪遺址 | 永鎮寺|殺虎口| 跑馬梁 |大安寺 | 石柱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