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市場

服務市場

服務市場又稱勞務市場,它既包括滿足生活服務需要的市場,也包括滿足生產服務需要的市場。它提供的是一種特殊的產品,雖然這種產品即服務與實物產品在很多行銷原理方面是相同的,但是服務產品有它的特殊性。這種完全無形或基本無形的產品可直接從服務的提供者轉換給服務的購買者,它不需要被運輸或貯藏,因此具有極大的消失性。它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促進國家經濟發展起著巨大的作用。

服務市場運行的特點

服務市場或稱服務產品市場,是服務產品交換關係的集合。它既是市場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又是商品市場形成、發展和完善的條件或經濟環境。在傳統經濟條件下,服務市場伴隨著商品市場而存在;在現代經濟條件下,服務市場迅猛拓展,成為獨立於實物商品市場之外的有機部分,並充當市場體系中具有生命活力的組成因素。

服務市場運行中的供求機制有別於商品市場。其突出特點是,服務產品的生產能力與購買能力之間的矛盾在通常情況下難以暴露,只有在矛盾相當尖銳激化的時候才反映出來,在一般情況下,人們不大注意也不太關心服務市場的供求關係,這表明服務市場的供求彈性大,服務市場運行的自由度高。例如海港由於泊位少,裝卸能力不足,在平時難以覺察,直到壓船壓港,問題積壓嚴重時,才暴露了海港泊位少、裝卸能力不足的矛盾。

服務市場運行的規則

全球 服務貿易自由化是服務市場運行的目標。為了推動這一目標的實現,作為 世界貿易組織的前身關貿總協定於第八次談判即烏拉圭回合的成果締結了《服務貿易總協定》(GATS)。該協定全面規定了服務市場運行的條件、內容和原則。中國作為WTO的成員國,其服務市場的運行不能不受到GATS的制約,中國服務市場不能不引以為機制,融入國際服務市場系統。

中國服務市場開放的背景

(1)國際服務業的發展和各國間服務貿易的激增要求中國服務市場的開放

如前所述各國服務業的發展迅猛,服務業的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提升很快。各國間的服務貿易額激增,發展服務業成為各國推動國民經濟良性發展的主導行業。我國香港地區也是服務業高度發達的地區。1996年香港服務業收益占GDP的84%,服務貿易出口達388.5億美元,進口221.6億美元。過去十年香港服務貿易平均增長率為16%,服務出口收益年平均增長率為17%。這表明,服務貿易的主導性和國際化成為時代潮流,預示著世界經濟發展沿著提升服務產業的比重的歷史方向發展,中國不能背離這一歷史規律。

(2)中國經濟對外開放的歷史進程已將服務市場的開放提到新的議程

自1978年中國實行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對外開放經歷了三個相互聯繫的階段;

第一階段,以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市場的開放為主,輔之以第三產業即服務業市場的開放;

第二階段,以第三產業(服務業)市場的開放為主,輔之以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市場的開放;

第三階段,以資本市場開放為主,輔之以第一、二、三產業市場的開放這既是時間上先後繼起的三個階段,也是各具特色、各有偏重的三個階段。經過二十多年的努力,第一階段已基本完成,目前正向第二階段過渡。新世紀正是我國實施服務市場對外開放的有利時機。

中國服務領域的開放程度同已開發國家相比還顯得偏低,但與開發中國家相比並不太低,在12個大國中居第6位,處於中等程度。所以,在服務貿易的開放上,尤其在金融和電訊的開放上,應按照我們自己的時間表行動。只要我們與大多數開發中國家同步開放,就比較穩妥。

(3)中國進入世貿組織後發展國際貿易必然要推動服務行銷活動的開展

中國自始至終都是烏拉圭回合的服務貿易談判的參加國。1994年烏拉圭回合談判結束後簽訂了《服務貿易總協定》,1997年世界貿易組織(WTO)又通過三項重要的服務貿易方面的協定即《 基礎電信協定》、《信息技術協定》和《金融服務貿易協定》,這些協定都將推動 國際服務貿易與商品貿易並重發展,甚至達到以服務貿易為主、商品貿易為輔的格局。中國要融入國際大市場不能不推進服務市場的對外開放。

中國服務市場開放的戰略選擇

中國服務市場開放的戰略構想是:根據GATS確定的“開發中國家可以根據其經濟發展水平,適度開放服務市場,逐步實現服務貿易自由化”的原則,實行堅持開放的指導思想和對外開放適當控制的方針。並在開放事務活動中遵循積極開放的原則、對等的原則、對不同行業和不同地區採取分步驟的原則和適當保護的原則等。中國服務市場開放的步驟是:從區域規劃上,先沿海地區,尤其是北京、上海、廣州等重要城市,然後逐漸擴展到其他地區;從行業規劃上,先開放銷售、旅遊等傳統服務上,然後開放金融、電話等服務業。

目前,我國服務市場雖有不同程度的開放,但較之已開發國家而言,我國服務市場開放的程度仍很低。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我國先後對餐飲、飯店、房地產業、交通運輸、能源、金融保險、分銷、民用航空、專業和商業服務等陸續予以開放。

中國服務市場開放的影響因素

中國服務市場開放的戰略選擇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其中主要因素是:

(1)經濟發展階段及經濟結構狀態的影響

人類社會經歷了三次大分工,形成了農業、工業和服務業三大部門,各國經濟發展階段相應出現農業經濟社會、工業經濟社會和服務業經濟社會,中國尚處於從農業經濟社會向工業經濟社會發展的階段,服務業的發展尚未構成主導,三次產業的結構比尚處於18:42.2:32.8未進入產業結構的最佳化、高級化狀態。國民經濟總體發展水平與服務市場的開放程度必然會存在一定的對應關係。當我經濟發展水平尚處於不高的情況下,服務市場的開放也會受一定的制約。

(2)服務業所屬行業發展規模和競爭力影響

服務市場的開放靠的是服務業的競爭力和市場吸引力。現代服務市場最具吸引力的是 金融市場、電信市場、旅遊市場、運輸市場等。中國這些行業的行業質量(即行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及對國民經濟影響的重要程度)決定了我國在進行服務市場開放時要考慮國家經濟安全而不能隨心所欲地簡單地進行。行業的規模(即行業在國民經濟中所占比重)也是影響因素,因為必須從國家財政收入和安排就業人數方面進行考慮。行業的競爭力弱小,開放度就不宜過大;當行業競爭力得到提高后,開放度才能相應地擴大。

(3)比較成本和資源稟賦因素的影響

國際貿易中的比較成本和資源稟賦學說適用於指導中國服務市場的開放。中國服務市場的開放必須考慮市場開放後是否有利於形成和發揮技術優勢、資金優勢和資源優勢,是否有利於降低成本而獲取比較成本利益。任何國家都不可能在服務業的各個行業都具有比較成本和資源優勢,這就決定中國服務市場的開放要有所選擇。

(4)服務行銷行為方式的影響

服務行銷的行為方式包括對開放活動的談判策略、企業在服務業的進口或出口上的不同立場、服務行銷的策略措施等。 企業服務行銷的行為方式決定了中國服務市場開放的實現程度。

服務服務是指為他人做事,並使他人從中受益的一種有償或無償的活動.

不以實物形式而一提供活勞動的形式滿足他人某種特殊需要。

服務市場

指提供勞務和服務場所及設備,不涉及或甚少涉及物質產品交換的市場形式。

5)地理環境的影響

無論發展哪個行業,歸根結底的是整個社會環境的發展, 服務市場的往往也關係到商家的利益和人民的生活質量,現在服務市場的發展越來越廣泛的套用範圍,正逐步適應人們更多的需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