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責任合夥

Partn Partn Partn

轉換標題為:簡體:有限責任合夥;繁體:有限責任合夥;
實際標題為:有限責任合夥;當前顯示為:有限責任合夥
簡體:合夥;繁體:合夥; 當前用字模式下顯示為→合夥

字詞轉換是中文維基的一項自動轉換,目的是通過電腦程式自動消除繁簡、地區詞等不同用字模式的差異,以達到閱讀方便。
字詞轉換包括全局轉換和手動轉換,本說明所使用的標題轉換和全文轉換技術,都屬於手動轉換。

由於技術所限,字詞轉換有時會不穩定,在剛增加標題轉換時,由於快取原因標題不一定馬上顯示轉換後的正確結果。你可以嘗試單擊強制刷新

有限責任合夥是一種獲得有限責任保護的合夥企業形式。有限責任合夥包括類似於股份有限公司的有限責任特徵,它也包含合夥企業的直接管理權特徵。在許多國家和地區,有限責任合夥的稅比公司稅低。因為此優勢,大多地區只允許少數行業建立此類型的合夥企業。

有限責任合夥不同於有限合夥。在有限責任合夥里,所有合伙人都得到有限責任,因此所有合伙人都有企業管理權。有限責任合夥比較適合用來設立知識服務行業的夥伴企業(如律師和顧問),因為在這些行業里,所有合伙人一般都會在此企業工作。

各國制度

美國

美國的有限責任合夥(Limited Liability Partnership;LLP)制度出現於1990年初期。1992年有2個州開始允許有限責任合夥。在1996年,全國的《統一合夥法》(Uniform Partnership Act)批准時,40個州已經在州法中允許有限責任合夥。

有限責任合夥概念出現於1980年代德克薩斯州房地產能源市場泡沫。銀行業在此經濟泡沫里損失慘重。為了追回一些損失,銀行訴訟了很多顧問。為了保護無辜的顧問夥伴,州政府設立了此合夥法。

中國大陸

中國大陸稱為特殊普通合夥。於2006年編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夥企業法》。

日本

日本的類似企業類型稱為有限責任事業組合,為2006年商法改革時立法。不同於大多其它國家,有限責任事業組合可以在任何行業里建立,只需在合夥契約指名商業範圍。有限責任事業組合有全部的有限責任,而且在稅收上屬於傳遞實體。類似於其它國家,每個合伙人必須有參與責任的經營權,因此這模式可以有效的被合資公司和小型公司使用,而不適合背不參與經營的投資者使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