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市場假設

有效市場假設(Efficient Markets Hypothesis,EMH)是由尤金·法瑪(EugeneFama)於1970年深化並提出的。“有效市場假說”起源於20世紀初,這個假說的奠基人是一位名叫路易斯·巴舍利耶的法國數學家,他把統計分析的方法套用於股票收益率的分析,發現其波動的數學期望值總是為零。

有效市場假設理論的提出,時間是20世紀60年代,美國芝加哥大學財務學家尤金·法默提出了著名的有效市場假設理論。
有效市場假說的主要內容是,在一個充滿信息交流和信息競爭的社會裡,一個特定的信息能夠在金融投資市場上迅即被投資者知曉,隨後,金融產品投資市場的競爭將會驅使產品價格充分且及時反映該組信息,從而使得投資者根據該組信息所進行的交易不存在非正常報酬,而只能賺取風險調整的平均市場報酬率。只要市場充分反映了現有的全部信息,市場價格代表著證券的真實價值,這樣的市場就稱為有效市場。
(一)有效市場的分類
有效市場的分類包括三種類型:弱式有效市場半強式有效市場和強式有效市場。弱式有效市場是指產品價格被假設完全反映包括它本身在內的過去歷史的產品價格資料;半強式有效市場指所有公開的可用信息假定都被反映在產品價格中,不僅包括產品價格序列信息,還包括與產品相關的財務報告信息、經濟狀況的通告資料和其他公開可用的有關產品價值的信息,公布的巨觀經濟形勢和政策方面的信息;強式有效市場指所有相關信息(包括內部信息和公開信息)都在產品價格中反映出來。
有效市場得以成立必要具備以下四個條件:(1)信息公開的有效性,即有關每一個金融產品的全部信息都能夠充分、真實、及時地在市場得到公開;(2)信息從公開到被接收的有效性,即上述被公開的信息能夠充分、準確、及時地被關注該種金融產品的投資者所獲得;(3)信息接收者對所獲得信息作出判斷的有效性,即每一個關注該產品的投資者都能夠根據所得到的信息作出一致的、合理的、及時的價值判斷;(4)信息的接收者依照其判斷實施投資的有效性,即每一個關注該產品的投資者能夠根據其判斷,作出準確、及時的行動。
因此,根據某一金融產品投資市場是否能滿足這四個條件,我們可以區分三個不同層次。
(1)在強式有效市場上,有關產品的任何信息一經產生,就得以及時公開,一經公開就能得到及時處理,一經處理,就能在市場上得到反饋。也就是說,信息的產生、公開、處理和反饋幾乎是同時的。有關信息的公開是真實的,信息的處理是正確的,反饋也是準確的。
(2)在半強式有效市場上,一方面,關於產品的信息在其產生到被公開的過程中受到了某種程度的損害,也就是說信息公開的有效性受到破壞。即金融產品的發行者由於種種原因沒有將所有有關發行證券的信息完全、真實、及時地公開,因此,發行者和投資者在信息的占有上處於不平等的地位。而且,由於各種原因,在發行者所公開的信息中,還可能有虛假的成分。強式和半強式有效市場的區別在於信息公開的有效性是否被破壞。
(3)在弱式有效市場中,不僅信息從產生到被公開的有效性受到損害,而且投資者對信息進行價值判斷的有效性也受到損害,即投資者不得解讀全部公開信息,但至少能夠解讀全部歷史價格信息。弱式有效市場與強式、半強式有效市場的區別在於,在一個弱式有效市場上,除了信息的公開程度存在著差別之外,投資者對公開信息的理解和判斷也存在著專業性和非專業性的區別。
有效市場和技術分析。
如果市場未達到弱式下的有效,則當前的價格未完全反映歷史價格信息,那么未來的價格變化將進一步對過去的價格信息作出反應。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可以利用技術分析和圖表從過去的價格信息中分析出未來價格的某種變化傾向,從而在交易中獲利。如果市場是弱式有效的,則過去的歷史價格信息已完全反映在當前的價格中,未來的價格變化將與當前及歷史價格無關,這時使用技術分析和圖表分析當前及歷史價格對未來作出預測將是徒勞的。如果不運用進一步的價格序列以外的信息,明天價格最好的預測值將是今天的價格。因此在弱式有效市場中,技術分析將失效。
(2)有效市場和基本分析。
如果市場未達到半強式有效,公開信息未被當前價格完全反映,分析公開資料尋找誤定價格將能增加收益。但如果市場半強式有效,那么僅僅以公開資料為基礎的分析將不能提供任何幫助,因為針對當前已公開的資料信息,目前的價格是合適的,未來的價格變化與當前已知的公開信息毫無關係,其變化純粹依賴於明天新的公開信息。對於那些只依賴於已公開信息的人來說,明天才公開的信息,他今天是一無所知的,所以不用未公開的資料,對於明天的價格,他的最好的預測值也就是今天的價格。所以在這樣的一個市場中,已公布的基本面信息無助於分析家挑選價格被高估或低估的證券,基於公開資料的基礎分析毫無用處。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