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天

音譯作旃陀羅、戰達羅。即住在月宮殿之天王,為月亮之神格化。十二天之一。金剛界曼荼羅外部二十天之一。亦為胎藏界曼荼羅外金剛部院之一尊。又稱月神、月天子、名月天子、月宮天子、寶吉祥天子。

基本信息

簡介

月天(梵Candra)】
音譯作旃陀羅、戰達羅。即住在月宮殿之天王,為月亮之神格化。十二天之一。金剛界曼荼羅外部二十天之一。亦為胎藏界曼荼羅外金剛部院之一尊。又稱月神月天子、名月天子、月宮天子、寶吉祥天子。自古以蘇摩(Soma)聞名,後被視為和太陰(月)相同,或稱為蘇摩提婆(Soma-deva)。又為星宿之一,被稱為星宿王(Naksatra-na^tha)、創夜(Nis/a^-kara)、大白光(S/I^ta^ns/u)、冷光(S/I^ta-mari^ci)、野兔形(S/as/in)、鹿形(Mr!ga^n%ka)等,又有因荼(Indu)、蓮華主(Kumuda-pati)、白馬(S/veta-va^jin)、濕婆神的頭飾(S/iva-s/ekhara)等。

起源

依《長阿含經》卷二十二等所說,月天子住月宮殿,其宮殿有一大輦,以青琉璃製成,高十六由旬,廣八由旬。月天子在此輦中,與諸天女共以種種五欲功德和合受樂。其壽五百歲,子孫相承擁有月宮。其身出千光明,五百光下照,五百光傍照,因此又別稱千光明、涼冷光明等名。因過去修布施、持戒等善業功德而得生月宮殿中,受諸樂果。依《往世書》(Pura^n!a)神話等所說,月神駕三輪輦輿,軛之左右各有五頭白馬。
依《法華經》卷一〈序品〉所載,釋提桓因的眷屬有名為月天子(Candra-deva-putra)者。《法華經玄贊》卷二(本)雲(大正34•675b)︰‘大勢至名寶吉祥,作月天子,即此名月。’此乃承自《須彌四域經》之說,謂阿彌陀佛遣寶應聲、寶吉祥二菩薩造日月,故月天又被視為大勢至菩薩之應化身。
此外,密教視月天為擁護佛法的天部之一。安置於胎藏界外金剛部院西方拘摩羅天之傍。如《大日經》卷一〈具緣品〉雲(大正18•8a)︰‘月天,是等依龍方畫之。’《大日經疏》卷五雲(大正39•634c)︰‘西門之南,與日天相對應置月天。乘白鵝車。’形像作身白肉色,坐三鵝上,左手舒掌,中、無名、小指稍屈當胸,右手當腰執杖,杖頭有半月形。但《圖像抄》卷九的圖形略有不同,系作右拳安腰,左手持滿月形當胸。此天之側有妃,坐荷上,左手持青蓮華,右手之中、無名、小三指稍屈當胸。此妃乃源自阿闍梨所傳的曼荼羅圖位。金剛界曼荼羅將此天安置於金剛界畔外側的南方,位於日天與金剛食天中間。形像作童子形,身白肉色,左拳安腰,右手當胸持半月形。又,《供養十二大威德天報恩品》雲(大正21•384b)︰‘月天喜時冷光增物,人無熱病。嗔時皆舍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