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信息質量保證體系研究

(三)會計信息質量特徵體系的構建 (一)會計信息的商品本質 (二)會計信息生產的人力保證

圖書信息

出版社: 江西人民出版社; 第1版 (2004年1月1日)
外文書名: Research Library of Social Sciences in Jiangxi
叢書名: 江西社會科學研究文庫
平裝: 247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32
ISBN: 7210029338
條形碼: 9787210029335
尺寸: 20 x 13.8 x 1.2 cm
重量: 281 g

內容簡介

本書針對會計信息失真這一問題進行探討和研究,提出系統構建會計信息質量保證體系的各項方面。全書的主要內容是,首先,要根據我國目前企業會計信息質量的現狀、基本特徵、存在的主要問題,結合未來的發展態勢,構建一套既符合國際慣例又適合中國國情的會計信息質量結構體系。其次,論證企業會計信息產品質量的本質特性,以及其受到的諸多因素的影響。第三,論證企業會計信息本質上是一種商品,因此對企業會計信息的質量管理,必須遵循商品經濟規則。第四,說明企業會計信息質量保證體系的基本框架。第五,指出從保護投資者自身利益的角度來看待和治理會計信息失真,將為我國治癒“頑症”提供更為有效的解決方法。最後,提出在網路環境下,根據用戶決策目標,提供個性化的會計信息,以充分實現有用性的質量特徵。

媒體評論

前言
剛剛邁入21世紀的門檻,會計信息失真就成為世人矚目的一個大新聞。從美國2001年10月份出現安然公司巨額會計造假案後,2002年又相繼出現了施樂公司、世通公司、默克等一系列重大會計造假案,堪稱美國有史以來之最,深深地震撼了世人的心靈,對美國、乃至全球經濟造成了極大的破壞(據美國布魯金斯學會日前公布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僅安然公司和世通公
司的會計造假醜聞就使2002年美國經濟損失370億至420億美元)。 在中國,會計信息失真同樣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從江蘇的綜藝股份、吉林的中訊科技、黑龍江的大慶聯誼、上海的不同達,到河南的鄭百文、寧夏的銀廣夏,上市公司的一連串會計信息造假醜聞,對我國尚處於發展初期的證券市場以沉重打擊,使本來就低迷不振的證券市場雪上加霜,信息用戶普遍對會計信息的真實性持懷疑態度,甚至不信任的態度。 反思這一系列會計造假案,人們在震驚之餘,都在探索、尋求治理之策。美國總統布希在2002年1月29日一年一度的國情咨文中,除直接提到了與“9·11”事件相關的美國國家安全和
本土安全方面的重大問題外,同時還間接提到了與安然會計醜聞有直接關係的若干經濟管理方面的重大問題,包括會計準則的完善問題。布希總統特別要求美國的會計準則必須“更加嚴格”,信息披露“更加強硬”,會計準則的目標是使“美國公司必須對雇員和股東更加負責”,而不是原來的單純只對股東,尤其是只對大股東負責。隨後在美國各界,特別是在美國總統的敦促下,美國國會在2002年7月25日通過了《2002年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又稱為《2002年公眾公司會計改革和投資者保護法》)。7月30日,該法案經美國總統布希簽署後,正式成為法律並生效。《2002年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不僅對《1933年證券法》和《1934年證券交易法》的許多內容作了修改和補充,而且還對會計行業的監管、審計獨立性、財務信息披露、公司責任、證券分析師行為、證券交易委員會的權利和職責、法律責任等諸多方面作了新的規定。比如專門成立由5人委員組成的公眾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專事會計行業的註冊、調查、監管、懲戒等;限制會計師事務所向審計客戶提供非審計服務(如諮詢服務);要求公司執行長(CEO)和財務長(Cm)對公司財務報告是否公允地反映了公司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作出保證;對故意提供虛假財務報告,故意銷毀、隱匿、偽造財務報告、證券欺詐等犯罪行為處以重典(涉嫌財務報告的犯罪行為最高可處20年監禁,而涉嫌欺詐的犯罪行為則最高可處25年監禁)等。 儘管根據《2002年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的規定,該法案的許多實施細則需要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和即將成立的公眾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予以制定和完善。但是,該法案已經基本
奠定了後安然時代的會計、審計發展和公司治理及證券監管框架,是美國資本市場發展史上的一項重大改革舉措,其意義將不亞於《1933年證券法》和《1934年證券交易法》。或者說,《2002年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的發布,將代表一個新的資本市場監管時代的到來。 在中國,面對一系列的會計造假案,中國政府和會計理論界也給予了前所未有的關注,並給出了一系列相應對策。朱鉻基總理把“不做假賬”作為新成立的國家會計學院的“校訓”,表明中央高層領導對治理會計信息失真的期待和決心,作為直接監管會計信息生產的政府部門——財政部和證監會也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如財政部制定發布了統一的《企業會計制度》(2001)、《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2001),制定和修訂了相關的具體會計準則,使其更加“強硬”;證監會也發布了一系列的會計報告準則,並會同國家經貿委於2002年1月7日發布了《上市公司治理準則》,企圖從形式到內容來規範和約束上市公司會計報告質量;中國的立法和法務部門也相繼修訂和頒布了《會計法》《證券法》《公司法》《刑法》《民事訴訟法》及一系列司法解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最高人民法院2002年1月15日發布的《關於受理證券市場因虛假陳述引發的民事侵權糾紛案件有關問題的通知》及2003年1月9日頒布的《關於審理證券市場因虛假陳述引發的民事賠償案件的若干規定》;另外,《註冊會計師法》也正在加緊修訂之中,不久即可出台。 ……

目錄

前 言
一、我國會計信息失真及其成因剖析
(一)從會計學的理論屬性分析,會計學不是一門精算科學,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只能是相對的、動態的
(二)政府規範的欠缺與會計信息失真
(三)會計制度信譽基礎的破壞與會計信息失真
(四)公司治理結構失衡、公司管理系統失效與會計信息失真
(五)有效需求主體的缺失與會計信息失真
二、會計信息質量特徵及其結構體系
(一)會計信息質量及其特徵
(二)會計信息質量特徵的研究成果評價
(三)會計信息質量特徵體系的構建
三、會計信息商品化:現實經濟社會的理想選擇
(一)會計信息的商品本質
(二)會計信息公共產品論:為降低交易費用的無奈選擇
(三)會計信息商品化:現實經濟社會的理想選擇
(四)會計信息商品的特殊性及其缺陷
會計信息的設計質量保證體系
(一)美國制定會計準則的有益經驗
(二)英國制定會計準則的有益經驗
(三)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制定會計準則的有益經驗
(四)我國會計準則的制定程式及其評價
(五)我國高質量會計準則的設計
會計信忠的符合性質量保證體系
(—)會計信息生產的技術能力保證
(二)會計信息生產的人力保證
(三)會計信息生產的管理能力保證
會訐信患披露的有效性研究
(一)世界主要國家夏及際組織公司治理對會計
信息披露的質量要求
(二)世界主要國家及圈際組織會計準則對會計
信息披露的質量要求
(三)會計信息披露的創新和改進
(一)憲著《會計法》《註冊會計師法》《刑法》等
相關的法律、法規
(二)組建中國懷機師協會
(三)借鑑英國經驗,組建財務報告審核委員會
(四)建立會計信息披露民事賠償制度
(五)建立確保註冊會計師高質量執業的運行機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