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稽山風景區

會稽山風景區

紹興城東南的會稽山,因大禹治水在此會諸侯,計功行賞而得名。並且是中國歷代帝王加封祭祀的著名鎮山之一。是中國山水詩的重要發源地之一,歷代文人雅士留下了眾多詩文佳作。 會稽山位於紹興市區東南部,距市中心約6公里,占地5平方公里,以禹陵、百鳥樂園、香爐峰三大景點為主要景觀。

會稽山

會稽山,原名茅山,亦稱畝山,是中國歷代帝王加封祭祀的著名鎮山之一。是中國山水詩的重要發源地之一,歷代文人雅士留下了

會稽山會稽山
眾多詩文佳作。會稽山文化積澱深厚。三過家門而不入的上古治水英雄大禹,一生行跡中的四件大事:封禪、娶親、計功、歸葬都發生在會稽山。

千岩競秀,玉溪淺流,垂釣翁、浣紗女、採蓮娃,構成一幅巨大的山水畫卷。眾多文人學士泛舟若耶溪,輕步會稽山,留下許多麗詞佳句,給人們留下人文和美景相融的記憶。

景區介紹

會稽山風景度假區主要由大禹陵、百鳥苑和香爐峰三大景區組成。此外,聽雨軒、升仙台、陽明洞天、耶溪福地等景點點綴其

大禹陵大禹陵
間,各類娛樂、餐飲設施一應俱全,使這裡成為紹興旅遊的首選之地。1998年始,投資兩億多元人民幣,相繼建成了國內鳥類飼養品種和數量最多的百鳥樂園及水中樹景、九龍壇、祭禹廣場等景點,景區達到了5平方公里,具有4000多年歷史的守陵村、宛委山陽明洞天於2005年陸續推出。

會稽山在紹興市區東南6公里,是大禹娶妻、封禪之地,大禹陵所在。公元前2198年,夏禹大會萬國諸侯於紹興,成立中國第一個朝代“夏”,會稽山是中國歷代帝王加封祭祀的著名鎮山,顧愷之說會稽山“千岩竟秀,萬壑爭流,草木蒙籠其上,若雲興霞蔚”。晉朝貴族王羲之、謝安等定居紹興。南朝詩人王借詠會稽山的詩句“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傳誦千古。

會稽山-地理

浦陽江、曹娥江的分水嶺。位於浙江省東北部,跨紹興、嵊縣、諸暨等縣。山體由中生代火山岩組成,南北長百餘公里,東西寬約

百鳥園百鳥園
35公里,平均海拔約500米,主峰東白山海拔1195米。山林資源豐富,盛產松、杉、毛竹、茶葉和水果;礦藏有鐵、銅、鉛、鋅等,其中紹興漓渚鐵礦是浙江省最大鐵礦,平水銅礦也具一定規模。

歷史

三過家門而不入的上古治水英雄大禹,一生行跡中的四件大事:封禪、娶親、計功、歸葬都發生在會稽山,留下了世代祭禹的聖

香爐峰香爐峰
地——大禹陵。春秋戰國時期,會稽山一直是越國軍事上的腹地堡壘。秦始皇統一中國後不久就“上會稽,祭大禹”,對這座出一帝一霸從而兼有“天子之氣”和“王霸之氣”的會稽山表示敬意。漢以後這裡成為佛道勝地,山中的陽明洞天為道家第十一洞天,香爐峰為佛教勝地,至今香火旺盛。唐代這裡成為浙東唐詩之路的門戶。明代大儒王陽明(守仁)在此築室隱居,研修心學,創“陽明學派”。

交通信息

公交:乘坐2路、10路、136路至大禹陵站下車即可。

自駕:杭甬高速紹興出口下,往南經斗門、104國道,穿過市區走32省道可達景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