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質量管理與質量認證實用指南(下卷)

質量管理:質量宗師的方法第一章 戴明:質量管理的十四個要點第三章 戴明:質量管理的十四個要點第一節

作品目錄

總目
總序:質量免費
上篇 質量管理:質量宗師的方法
第一章 朱蘭:質量概念、成本與改進
第二章 戴明:質量管理的十四個要點
第三章 克勞士比:“零缺陷”與質量改進的十四個步驟
第四章 費根堡姆:全面質量管理的套用方法
中篇 質量體系認證――世界大趨勢
第一章 國際質量認證的發展趨勢
第二章 中國質量體系認證/認可制度
第三章 中國認證人員註冊制度
第四章 中國質量認證諮詢機構管理制度
第五章 質量體系建立、審核與認證
第六章 質量手冊與程式檔案範例
下篇 標準篇
第一章2000版ISO9000系列標準草案
第二章 1994版ISO9000國際/國家系列標準
第三章 商貿服務業質量標準實施指南
第四章 最新版ISO14000國際/國家系列標準
第五章 QS9000系列標準
第六章ISO/IEC質量認證(合格評定)系列指南
附錄
目錄
總序:質量免費
上篇 質量管理:質量宗師的方法
代前言:品質――價值與尊嚴的起點
第一章 朱蘭:質量概念、成本和改進
第一節 基本概念
適用性
顧客、用戶和消費者
產品和服務
質量特性
適用性的參數
設計質量:等級
符合性的質量
“功能”
有效性
可靠性
保養性
現場服務
參數之間的相互關係
規格作為認識適用性的代替詞
質量職能
控制
質量控制
自我控制
偶發的故障:排除故障
長期的故障:突破
突破的一般程式
質量改進的性質
帕累托原理
診斷與補救的歷程
經營、管理和技術
保護用戶利益主義
質量保證
關於專門名詞的贅語
第二節 質量政策和目標
制訂質量政策的必要性
質量政策的內容範圍
質量政策的制訂
堅持貫徹各項政策
質量目標
確立質量目標
政策和目標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嗎?
第三節 質量計畫工作
計畫工作的概念
主要項目的計畫
新產品計畫
變革的常規項目
項目範圍
控制的計畫:概要
控制的計畫:一般概念
年度質量規劃
多分公司和公司間的質量計畫
質量計畫的形式
質量控制手冊
關於審核的規定
誰來制訂計畫?
質量計畫人員的工具
第四節 質量成本
質量成本概念的演變
分階段的計畫
質量成本項目
獲取成本數字
可免不可免質量成本
提交上層管理者的報表
衡量降低質量成本的進展情況
找出最佳值
質量控制記錄
估計質量成本供報價之用
第五節 質量改進
質量改進總論
證實訂立規劃的必要性
確定各個改進項目
取得經理部門的核准
質量改進的組織分工
可控性的數量表現
症狀的分析
理論:提出和排列
利用過去的資料驗證理論
利用當前的生產驗證理論
解剖:工序和產品
各種變數間的相互關係
另闢途徑驗證理論
通過實驗進行診斷
診斷非解剖特性
用於診斷的計量
現場使用性能的改進
統計分析
管理上可控缺陷的補救
質量改進的終結
第二章 戴明:質量管理的十四個要點
第一節 質量改進促進生產率的提高
本節的目的
低質量意味著高成本
新機器、新設備不是提高生產率的答案
服務業
衡量生產率不能提高生產率
第二節 高層管理如何提高生產率
開場白和目標
管理精華十四要點
十四要點的詳細內容
採購的另外幾個原則
一種一個樣的問題
第三節 障礙和問題
障礙
統計師的巡察筆記
美國管理抓不住要領
第四節 什麼時候?多長時間?
第五節 自我測驗的問題
第六節 兩種改進的基本源泉
特殊原因、共同原因和系統的改進
控制圖的基本用途
暴露系統缺陷的試驗
再論統計控制
代價昂貴的誤解事例
進一步套用
第三章 克勞士比:“零缺陷”與質量改進的十四個步驟
第一節 解剖問題困擾的組織
質量不統一
修修補補的習慣
允許有錯誤
質量不合要求的代價
第二節 質量管理預防針
決心、教育和執行
改變企業文化
減肥管理方案
加強管理
注射克勞士比疫苗
第三節 金光大道:質量改進的十四個步驟
改變價值觀
金光大道
拔鬍鬚
步驟一:管理層的承諾
步驟二:團隊行動
步驟三:制定標準
步驟四:計算質量的成本
步驟五:質量的覺醒
步驟六:改正的行動
步驟七:計畫“零缺陷”的活動
步驟八:員工教育
步驟九:“零缺陷日”
步驟十:設定目標
步驟十一:消除引起錯誤的因素
步驟十二:樹立質量改進的榜樣
步驟十三:建立質量委員會
步驟十四:從頭做起
服務業與創造業
第四章 費根堡姆:全面質量管理的套用方法
第一節 產品、服務質量和全面質量管理
對質量的新要求
全面質量管理及其意義
“質量”的含義
注重於顧客滿意的“質量”的含義
工業中“控制”的含義
全面質量管理的範圍
全面質量管理對整個公司組織的影響
系統工程和管理――全面質量管理的基礎
全面質量管理的演變
質量――企業經營管理的主要戰略
全面質量管理在現代企業管理中的地位:盈利性和實際的現金流量
全面質量管理在現代企業管理中的地位:實例說明
全面質量管理在現代化企業管理中的地位:取得成果和利益的範圍與時間
全面質量管理在現代企業管理中的地位:投資報酬率
質量:社會責任
工業界面臨的質量挑戰
第二節 購買者、生產者以及市場對質量的要求
購買者:問題的一個側面
購買者:保護消費者利益
購買者和服務業
生產者:問題的另一個側面
產品責任、服務責任和生產者
保證書和生產者
產品召修和生產者
市場:概覽
第三節 生產率、技術和質量的國際意義
工作人員:一個側面
質量和綜合生產率
質量和綜合生產率的實例
質量和產品研製
質量、機械化與自動化
質量信息處理、計算機技術和軟體質量管理
質量、標準和規格
質量和安全性
質量與預防責任損失
質量的國際化
第四節 影響質量的因素和質量管理工作的內容
9M:影響質量的基本因素
現代質量問題的複雜性
質量管理的套用範圍
質量管理工作的內容
統計方法在質量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其他方法在質量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質量管理工作是否適用於單件小批生產的企業
執行質量管理工作的效果如何
第五節 新設計控制
新設計控制的重要性
新設計控制的必要性
新設計控制的必要性――對產品計畫工作期間的影響
新設計控制的範圍
新設計控制的定義
新設計控制的套用
新設計控制的組織工作
新設計控制的幾項日常工作
新設計控制的日常工作――基本活動
典型的新設計控制的日常工作
初步設計
試驗和可靠性
中間設計
最終設計和產品鑑定
質量管理部門參與新設計控制
新設計控制所使用的方法
公差分析
檢驗計畫
新產品專用外購工具的統計分析
故障模型及其影響和致命度分析
安全性研究
新設計控制的某些實際問題
試運轉
質量與設計聯合工作組的一個例子
新產品試驗
可靠性試驗
新型機械電子開關的全面新設計控制計畫
第六節 進廠材料控制
進廠材料控制的必要性
進廠材料控制的定義
購銷雙方質量關係處理原則
進廠材料控制的組織工作
進廠材料控制日常工作的基本內容
採購分析――實例
選擇供應商和安排訂貨――實例(續)
收貨和審查――實例(續)
材料處理――實例(續)
保存、記錄和跟蹤;同供應商的關係和供應商監督――實例(續)
進廠材料控制活動使用的技術
同供應商的關係
供應商的記錄和信息處理
供應商評級
進廠材料檢測手段的控制
拒收進廠塑膠外殼的案例分析
買賣雙方共同對噴漆作業的控制
外購彈簧的控制
印刷電路技術要求的控制
改進進廠材料控制工作
通過數據處理對供應商評級
第七節 產品控制
產品控制的必要性
產品控制的定義
產品控制的組織工作
工序控制工程問題在產品控制中的作用
產品控制活動的典型內容
標準
加工控制
大批量生產與單件小批量生產
單件小批量生產的機械加工車間
機械加工車間的工序抽樣
數控工具機的工序特性
大批量生產的組裝件
總裝配件
產品控制的技術
工序能力研究的由來
工序能力研究的概念
工序能力的計算
工序能力研究的套用
質量審核的由來
產品控制程式、體系與測量的審核
研究與開發工作的質量審核
產品的可追溯性
軟體產品的控制
質量信息處理過程及其流程
第八節 特殊工藝研究
特殊工藝研究的定義
特殊工藝研究的基本要素
特殊工藝研究的組織工作
熱電金屬
燒結金屬塊的鑄造
第九節 全面質量管理的原則
推廣全面質量概念的緊迫性
全面質量管理的十條原則
全面質量管理的四項基本原則
全面質量管理的原理
中篇 質量體系認證――世界大趨勢
代前言:ISO9000:國企改革的一劑良藥嗎?
第一章 國際質量認證的發展趨勢
第一節 國際質量認證概述
質量體系認證――世界大趨勢
認證的國際互認與認可制度
國際質量認證的發展趨勢
國際標準化工作新的發展動向
IEC質量合格評定管理工作現狀與發展趨勢
質量體系認證國際承認協定
質量/環境體系認證的多邊合作與國際制度
美國質量體系認證/註冊及認可活動
十一、ISO/IEC指南40:1983驗收認證機構的基本要求
十二、ISO/IEC指南43:1984試驗室驗證試驗的建立和實施
十三、ISO/IEC指南44:1985ISO/IEC國際第三方產品認證辦法通則
十四、ISO/IEC指南45:1985描述檢驗結果的指南
十五、ISO/IEC指南48:1986第三方評定與註冊供應商質量體系的指導原則
十六、ISO/IEC指南49:1986編制檢驗試驗室質量手冊指南
十七、ISO/IEC指南53:1988第三方產品認證中利用供方質量體系的方法
十八、ISO/IEC指南56:1989認證機構內部質量體系審核的方法
十九、ISO/IEC指南58:1992校準和檢驗實驗室認可體系
――運作和認可的一般要求
二十、ISO/IEC指南60:1994合格評定良好行為規範
第二節 ISO/IEC合格評定指南專文
一、新版ISO/IEC指南為QSAR提供構架
二、標準制定程式和階段劃分及代碼
附錄
國際質量管理與認證網際網路站一覽表
美國質量管理與認證軟體一覽表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