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遺言

最後的遺言

《最後的遺言》是1988年東方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蘇)赫魯雪夫。本書記述了1954年至1964年赫魯雪夫執政年代的蘇聯政治、經濟、外交等情況。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這部回憶錄的內容包括1954年至1964年赫魯雪夫執政年代的蘇聯政治、經濟、外交等情況,特別涉及國內外政策的演變。這個時期是蘇聯發生重大變化的重要歷史時期,赫魯雪夫的回憶,在這方面提供了珍貴的歷史資料,其中個別地方同《赫魯雪夫回憶錄》一書有一些雷同或重複。但整個說來,仍可作為赫魯雪夫回憶錄的繼續和補充。故中譯本題名為《最後的遺言——赫魯雪夫回憶錄續集》。

作者簡介

赫魯雪夫 ,全名為尼基塔·謝爾蓋耶維奇·赫魯雪夫(Никита Сергеевич Хрущёв, 1894年4月17日~1971年9月11日),前蘇聯領導人。從1953年9月7日至1964年10月14日,任蘇共中央第一書記。蘇聯部長會議主席(1958年--1964年)。

在蘇共二十大上,赫魯雪夫通過秘密報告的方式,揭露了史達林在大清洗中的暴行,掀開世界範圍的去史達林化運動,結束了史達林時代,停止了蘇聯國內的大規模政治鎮壓,釋放了絕大多數古拉格中的政治犯。

赫魯雪夫主張東西方緩和,以避免核戰爭,他多次訪問美國等西方國家,但他的對外政策仍然導致美蘇核對抗,他是冷戰期間的蘇聯主要領導人,是第二次柏林危機,古巴飛彈危機等事件的主要策劃者。

赫魯雪夫嘗試對蘇聯的經濟,特別是農業進行改革。

1953年,赫魯雪夫任蘇聯共產黨中央第一書記,舉起了改革的大旗。他把農業作為改革的突破點,推行一系列發展農業的措施:消減農業稅,提高農產品價格;增加農業投資,大規模開墾荒地。同時,赫魯雪夫對工業也施行“手術”。儘管這些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並沒有從根本上打破史達林時期形成的經濟模式。

目錄

愛德華·克蘭克肖的前言

傑羅爾德·謝克特的序言

英譯和編輯者的話

赫魯雪夫自序

第一部 同胞們和盟友

第1章 朱可夫元帥和反黨集團

第2章 海軍

第3章 轟炸機與飛彈

第4章 從事科學工作的知識分子

第5章 從事創作的知識分子

第6章 讓人民得到住房

第7章 讓人民得到食物

第8章 波蘭:一個盟國的形成

第9章 東歐:一個聯盟的形成

第10章 聯盟中的瑕疵

第11章 中國

第二部 對外政策和國外旅行

第12章 鄰國

第13章 印度尼西亞和緬甸

第14章 非洲和中東

第15章 同西方接觸

第16章 艾森豪和美國之行

第17章 法國之行

第18章 U—2飛機事件

第19章 聯合國

第20章 約翰·甘迺迪

第21章 訪問斯堪的維亞國家

結束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