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夜都市[鄭智化音樂專輯]

最後的夜都市[鄭智化音樂專輯]
最後的夜都市[鄭智化音樂專輯]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最後的夜都市是出自歌手鄭智化,鄭智化20世紀90年代最具影響力的華語人文歌手之一,在諸多20世紀70年代和20世紀80年代出生的人中,鄭智化則更多地意味著是一個另類、反叛、孤傲的代名詞。代表作《水手》,《星星點燈》,因其中包含的勵志精神,在20世紀90年代初廣受歡迎。1999年1月結婚後,淡出音樂圈,投身IT行業,2007年正式復出。

專輯介紹

感謝豐華唱片公司;在專輯錄製期間,給與的協助和支持。

感謝所有幕後工作人員勞心勞力,默默付出,大家辛苦了!

感謝一平:謝謝你在音樂上的建議和堅持,與你共事非常愉快,雖然我常嫌你老是比別人“慢半拍”;但是,在音樂的專業素養上,你決對是跑在別人前面的!P.S.你的口琴吹奏,比我想像中的還好;真的!

感謝繼康:你真的真的是個音樂奇才!沒有你;這張專輯無法順利完成。

感謝秉皇:沒想到豐華錄音室那么狹窄的空間,能收到這么乾淨的鼓音;真是服了你。

感謝騰佑:下次再請你到我家聽Tom Waits的音樂。

感謝Eric:你的“玩具”有夠多;害得我開始想玩Percussion。

感謝阿佑:Bass彈得不錯;但是,人太帥、太會搶鏡頭(我有點吃味)。

感謝李佳龍:下次萬一玩“大老二”贏了錢,麻煩去買一把好一點的小提琴。

感謝文德:想不到除了和聲寫得好、唱得好,你還是個模仿高手--向“卑北族”的二頭目致上十二萬分的敬意。

感謝劉文毅:你低沉渾厚的噪音,已成了我消除疲勞的良藥。

感謝小K:名不虛傳!果然是白金無故混音終結者:佩服、佩服!

感謝小林:雖然是老友;但是,還是要感謝你親自出馬幫我做Mastering;甚至,在我情況最危急時,借給我昭和44年制的手風琴!這一切的一切……,我會永遠記得。

專輯曲目

[01]野花

[02]一封信

[03]最後的夜都市

[04]港邊惜別

[05]一個人卡快活

[06]墜落黑暗的江湖

[07]風箏

[08]再會吧我無緣的人

[09]最後的談判

[10]約束

專輯欣賞

鄭智化的首張閩南語大碟《最後的夜都市》是一張地道台灣味的另類專輯,這是鄭智化對台語音樂投注了鑽研與用心之後展現出來的成果。對於閩南語歌,鄭智化一直孜孜不倦地找尋屬於自己的基調,時至今日,終於有足夠的能力與成熟度用自己的方式來詮釋台語歌曲,並且是和自己以前、與市面上截然不同的台語專輯。

鄭智化對台語歌有種難以割捨的感情,總是希望有機會製作真正有台灣味道、又兼具現代音樂質感的台語歌曲。鄭智化在此專輯中,把台語歌的原始精髓,透過另類音樂的調性以及現場LIVE BAND的錄音方式,強化了整張專輯的音樂性與臨場感。無論在唱腔、曲風、樂器的搭配上,鄭智化都企圖把傳統變得另類,同時也讓另類變得很有台灣風味。整張專輯的音樂風格,帶有重搖滾的味道,有一點LOCAL,有一點R&B;樂器的使用上,不單是吉他、貝司、鍵盤和鼓,鄭智化更運用了特殊樂器;《港邊惜別》便把極少使用的三弦琴,以吉他的彈奏方式搭配。另外還有手風琴,甚至古箏等,讓專輯聽起來不僅豐富,更有很不一樣的新穎感覺。

另外,在歌曲的演唱方面,鄭智化也作了大幅改變:如主打歌《最後的夜都市》,糅合日本女星都村美的演唱方式;歌曲《墜落黑暗的江湖》中,鄭智化的唱法迥異,聲音多變,起伏轉折的深刻詮釋令人為之一顫;《一封信》中的獨特抖音;老歌新編的《最後的談判》中略帶ROCK、由輕而重的聽覺引導,讓人不自覺陷入他創造的情境重。

拍攝音樂錄影帶時,鄭智化首次選擇火車車廂作為場景。為凸顯音樂特色,特地以LIVE BAND的方式來拍攝:畫面中,透過沉重色調的城市夜景,和表情一致的LIVE BAND黑色酷裝團員結合,整個畫面猶如穿梭遊走於各城市間的一行音樂列車,不斷釋放生命的激情與衝動。

這是一張略帶放蕩、野性,一張男性化色彩強烈的閩南語專輯,迥異於上張剛剛出街的國語《夜未眠》的中性。鄭智化的台語專輯《最後的夜都市》,不僅唱得人盡興,聽得人過癮,感覺上更LIVE。夠氣魄的唱腔,夠豐富的音樂,值得歌迷聆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