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群力

曾群力

曾群力,女,浙江大學醫學部公共衛生系副主任、研究員。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1987年就讀於南開大學物理系,1991年獲理學學士學位;1991-1994年於天津南開醫院中西醫結合急腹症研究所工作;1994年就讀於浙江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系,1997年獲生物物理專業碩士學位;2002年-2007年在職攻讀浙江大學公共衛生與預防系博士學位,2007年獲得醫學博士學位。2010年赴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醫學院從事高訪研究。1997至今,就職於浙江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系,歷任講師、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政協第十一屆浙江省委員會常務委員。

現任浙江大學醫學部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浙江省生物電磁學重點研究實驗室副主任。中國細胞生物學會醫學細胞生物學會委員,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生物電磁學專業委員會委員兼秘書長,浙江省細胞生物學學會常務理事,浙江省生物醫學工程學會理事,浙江省預防醫學學會勞動衛生學分會委員。

任免信息:2016年1月27日,政協第十一屆浙江省委員會常務委員政協第十一屆浙江省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決定同意曾群力辭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一屆浙江省委員會委員職務。

研究方向

1. 環境低強度電磁場對細胞縫隙連線、細胞骨架與運動、DNA損傷與細胞死亡、細胞增殖與周期方面的研究。同時,探索電磁場在醫學方面的套用,如電場在再生醫學方面的套用,對幹細胞運動和分化的影響。

2. 採用高通量掃描技術研究環境中物理與化學物質對細胞基因蛋白質表達的影響。

3. 分離純化植物中的有效成分並探索其生物活性功能。

主要貢獻

科研工作

圍繞國際上有關電磁場健康風險評價等熱點問題,從細胞縫隙連線功能(GJIC)、蛋白質組等新的視角系統研究了與人類日常工作生活密切相關的兩類常用電磁場(工頻和射頻電磁場)的可能健康效應,並探討了可能的干預方式。首次在國際上報導低至0.2 mT的工頻磁場可增強致癌劑TPA對GJIC的抑制作用,而工頻磁場單獨抑制GJIC的閾強度為0.4 mT,低於國際非電離輻射防護委員會(ICNIRP)的0.5 mT職業暴露標準,提示應對現行標準進行修改。在此基礎上,揭示極低頻電磁場抑制細胞GJIC的機制。

發表文章

1.毛俊浩,呂志良,曾群力。 白朮多糖免疫調節功能的研究。生命科學研究與套用, 浙江大學出版社,1996: 668

2.毛俊浩,呂志良,曾群力。白朮多糖對小鼠淋巴細胞功能的調節。免疫學雜誌, 1996, 12(4): 223

3.曾群力,毛俊浩,呂志良。肉蓯蓉多糖的純化及其對T細胞功能調節的研究。浙江醫科大學學報,1998, 27(3): 108-111

4.曾群力。點電極的電介質電泳。中國血液流變學雜誌,1998, 8(4): 22-23

浙江大學研究員曾群力 浙江大學研究員曾群力

5.付一提,姜槐,魯德強,曾群力。視頻顯示終端脈衝磁場對細胞間隙連線通訊功能的影響。浙江大學學報醫學版,1999, 28(6): 260-261

6.毛國根,葉少菁,曾群力。二氧化矽刺激肺成纖維細胞間隙連線功能下調的研究。中華勞動衛生職業病雜誌, 2001, 19(1): 30-33

7.毛國根,曾群力,葉少菁。二氧化矽刺激肺成纖維細胞連線蛋白Cx43定位的改變。中華勞動衛生職業病雜誌, 2001, 19(5): 354-356

8.毛國根,葉少菁,曾群力。SiO2刺激肺泡上皮細胞間隙連線功能下調的研究。中華勞動衛生職業病雜誌,2002, 20(2): 122-124

9.曾群力,胡根林,姜槐,付一提,毛國根,魯德強。50Hz磁場輻照導致細胞連線蛋白Cx43的異常移位。中華勞動衛生職業病雜誌,2002, 20(4): 260-262

10.曾群力,姜槐,付一提,魯德強,許正平。電磁噪聲阻斷極低頻磁場對細胞縫隙連線功能的抑制效應。中華勞動衛生職業病雜誌, 2002, 20(4): 243-245

11.付一提,胡根林,曾群力,魯德強,許正平。極低頻磁場輻照對細胞間隙連線通訊功能及其域值的研究。中華放射醫學與防護雜誌,2002, 22(3): 198-200

12.曾群力,鄭一凡,呂志良。肉蓯蓉多糖的免疫活性作用及機制。浙江大學學報醫學版,2002, 31: 284-287 (IM)

13.曾群力,霍亞楠,毛俊浩,鄭一凡。肉蓯蓉多糖的分離、純化和鑑定。中草藥,2002, 33(12): 1057-1059

14.馬曉霞,姚耿東,程浩,曾群力,陳苘。丙烯醯胺對人角質形成細胞DNA損傷的研究。中華勞動衛生職業病雜誌,2003.4, 21(2): 96-98

15.楊富春,鄭樹森,李敏偉,曾群力,蔣國平,謝海洋。環孢素A與他克莫司對5-氟尿嘧啶治療肝癌的影響及機制。中華外科雜誌,2003, 41(6): 449-452 (IM)

16.陳苘,曾群力,魯德強,姜槐。毫米波對人角質形成細胞縫隙連線通訊功能的影響。中華預防醫學雜誌,2004.1, 38(1): 8-10

17.高向偉,許正平,霍亞楠,姜槐,付一提,魯德強,曾群力(通訊作者)。噪聲磁場阻斷工頻磁場對佛波酯的協同抑制效應。中華預防醫學雜誌,2004.1, 38(1): 11-13

18.嚴繼承,鄭一凡,曾群力,祝慧娟,朱心強。玉米赤酶烯酮對細胞間隙連線通訊的影響。衛生毒理學雜誌,2004, 18(3): 160-162

19.李漢,曾群力(指導教師),翁瑜,魯德強,姜槐,許正平。極低頻磁場對人乳腺癌細胞蛋白質表達譜的影響。中國科學C輯:生命科學,2005, 35(1): 50-58

20.翁瑜,曾群力(指導教師),姜槐,許正平。雙向凝膠電泳比較三種常用蛋白質提取方法。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報,2005.5, 21(5): 691-694.

21.嚴繼承,鄭季彥,鄭一凡,曾群力,祝慧娟,朱心強。幾種植物雌激素對細胞間隙連線通訊的影響。中華預防醫學雜誌,2005.5, 39(2): 126-128

22.應杏秋,曾群力,祝慧娟,鄭一凡,朱心強。納米SiO2與標準SiO2致大鼠急性肺損傷的作用。中華勞動衛生職業病雜誌,2006.2, 24(2): 116-117

23.曾群力,翁瑜,陳光弟,魯德強,姜槐,許正平。1800 MHz射頻電磁場對人乳腺癌細胞蛋白質表達的影響。中華預防醫學雜誌, 2006.5, 40(3): 153-158

24.張丹英,許正平,姜槐,魯德強,曾群力(通訊作者)。GSM 1800 MHz射頻電磁場對中國倉鼠肺成纖維細胞DNA損傷的影響。中華預防醫學雜誌,2006.5, 40(3): 149-152

25.應杏秋,鄭一凡,祝慧娟,金晶,曾群力,張群衛,朱心強。納米SiO2與標準SiO2對大鼠肺毒作用的比較研究。中華勞動衛生職業病雜誌,2007.1,25(1): 26-29

26.褚克平,蔡知音,張丹英,曾群力,張玉煜,陳樹德,夏若虹。0.2 mT工頻磁場引起人羊膜成纖維細胞微絲骨架重組。中華預防醫學雜誌,2007, 41(5): 391-395

27.曾群力,許正平。生物電磁學研究的難點及可能突破(述評)。浙江大學學報(醫學版),2008.1, 37(1): 1-3

28.杜曉剛,徐珊珊,陳苘,魯德強,許正平,曾群力(通訊作者)。工頻磁場對人晶狀體上皮細胞DNA雙鏈斷裂的影響。浙江大學學報(醫學版),2008.1, 37(1): 9-14

29.周智東,曾群力,鄭雲,張建賓,陳海祥,魯德強,邵傳森,夏大靜。射頻電磁場對人樹突狀細胞的表型和功能影響的體外研究。浙江大學學報(醫學版),2008.1, 37(1): 29-33

30.徐珊珊,閻春蘭,劉黎明,曾群力(通訊作者)。細胞裂解液對蛋白質定量方法的影響。浙江大學學報(醫學版),2008.1, 37(1): 45-50

31.趙晉,曾群力(通訊作者)。極低頻磁場對細胞微絲骨架影響的研究進展。中華勞動衛生與職業病雜誌,2010.12, 28(12): 934-936

課題

1.極低頻磁場對細胞蛋白質組影響的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30170792 2002.01-2004.12 (19萬,1/7)

2.用蛋白質組分析技術研究電磁波對細胞的作用機制 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 301524 2002.01-2004.12 (4.8萬,1/5)

3.電磁場對細胞的作用位點和作用機制以及對其干預和套用 國家自然基金重點項目 50137030 2002.01-2005.12 (150萬, 3/10)

4.典型化合物的環境危險性評價方法學基礎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 20137010 2002.01-2005.12 120萬(50萬, 8/11)

5.900MHz GSM 行動電話電磁場協同致癌性的評價 浙江省科技攻關計畫/重點科研項目 021106135 2002.01-2003.12 (25萬,4/10 )

6.酵母的電磁場特異反應基因的研究 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資助計畫項目 2003.01-2005.12 (8萬, 2/7)

7.高通量掃描技術在電磁輻射健康風險評價中的套用 浙江省衛生廳重點項目 2004ZD006 2004.01-2006.12(10萬, 1/8)

8.手機輻射對DNA損傷及電磁噪聲的干預研究 浙江省科技廳重點實驗室項目 2005E10018 2005.01-2006.12 (10萬, 1/10)

9.套用g-H2AX檢測環境電磁場對細胞DNA損傷與修復的影響 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 5Y205458 2006.01-2008.12 (5.5萬,1/7)

10.極低頻磁場對F-actin細胞骨架的影響及分子作用機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30770509 2008.01-2010.12 (27萬,1/9)

11.工頻磁場誘導細胞DNA損傷修復機制和噪聲干預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30872082 2009.01-2011.12 (29萬,1/8)

12.重要毒物職業危害監測 浙江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2008.09.10-2008.12.30 (0.9萬,1/5)

13.光波石生物學效應研究 廣東東莞巴尚時黎商貿有限公司 2009.07.30-2009.12.30 (1.5萬,1/6)

14.極低頻磁場對F-actin細胞骨架的影響及分子機制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國際會議)309103030062009.01-2009.12(6萬)

15.第五屆電磁輻射與健康國際研討會,浙江省科協,2009.01-2009.6 (4.5萬)

16.電磁輻射危害健康的機理及醫學防護的基礎研究,中國科學技術部973項目,2011CB503700,第二課題:細胞電磁感受機制與差異性研究,2011CB503702,(2011.01-2015.12)

獲獎記錄

1.極低頻磁場對基因的作用—特異性反應基因探索和發現 浙江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2000, 6/6)

2.二氧化矽誘導肺細胞間隙連線功能下調及其分子機制的研究 浙江省科學技術廳科學技術成果鑑定(2001, 成果登記號:2001150) (4/6)

3.極低頻磁場對細胞間隙連線通訊的影響及其作用機制研究 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獎二等獎(2001,4/6)

4.電磁場對細胞間隙連線通訊和基因表達的影響及其機制 中國高校科技獎二等獎 (2001, 5/8)

5.二氧化矽誘導肺細胞間隙連線功能下調及其分子機制的研究 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獎一等獎(2002,4/6)

6.電磁場對細胞信息傳遞的作用及其干預研究浙江省科學技術廳成果鑑定 (2002, 成果登記號:2002184) (3/13)

7.電磁場對細胞信息傳遞的作用及其干預研究浙江省科學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2003) (3/13)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