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家屯

全村耕地總面積565畝(田61畝,地504畝),人均耕地3.1畝,主要種植烤菸、玉米、水稻等作物。 曾家屯村有農戶200戶,共有500人,其中男性260人,女性240人。 曾屯村國小適齡兒童上學在聶溝國小,該國小校舍建築面積700平方米,有教師30人。

基本信息

鄉村概況

曾家屯隸屬於遼寧省鐵嶺市清河區聶家鄉(原名曾屯鄉)。位於聶家鄉南邊距離聶家鄉4公里,到鄉道路為瀝青路,交通不方便;溫帶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平均年降雨量692.3mm,全年光照2550-2700小時,無霜期140-160天。適合種植烤菸玉米農作物;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為主 。

自然資源

全村耕地總面積565畝(田61畝,地504畝),人均耕地3.1畝,主要種植烤菸、玉米、水稻等作物。擁有林地71畝。

基礎設施

該村目前已實現通水、通路、通電、通電話、通有線電視;全部農戶擁有電視機;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5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70戶;該村進村道路為瀝青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泥土路面。2011年完成水利基礎建設灌溉方塘及機電井若干。

村落地形

該村雖然地處遼北丘陵地帶但整體布局卻是規整的平原鄉村布局呈平行四邊形。

村落的歷史

該村歷史悠久,可考證的歷史源於村北面山上的一塊家族墓地墓碑上的落款年代是清嘉慶年元年。2011年在村西面的窯後地的坡上,發現了散落在地表的陶器殘片,並撿拾到了大量的陶器碎片。經過考證,這是一處距今2500多年前青銅時代的村落遺址,採集的標本都是當時居住在這裡的先民使用的生活器皿,這些陶器標本有鼎足、豆柱、鋬耳、雞冠耳、環耳、器底等,代表了當時時代的風格和記憶。這處遺址的發現,證明清河流域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文化,此前確知曾屯有人類記載的歷史不過五、六百年,這處青銅時代遺址的發現,一下子把曾屯有人類的歷史提前了2000餘年。

特色產業

曾家屯的主要產業為農業,特色產業是山地上的榛子園,有完善的銷售渠道;2010年種植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0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10%;該村的榛子園是開原榛子的主要供貨地。

人口衛生

曾家屯村有農戶200戶,共有500人,其中男性260人,女性240人。農業人口總數為460人,勞動力總數360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口260人,外出務工人數30人;曾屯村以曾姓為主,其中滿族115人;隨著農村經濟的不斷發展,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和社會保障制度的不斷完善,更多的農戶加入了農村合作醫療和農村社會養老保險。 至2010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人數370人 ,享受低保人數5人;參加農村合作醫療農戶120戶,總計350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委會衛生所和鄉衛生院,村衛生所面積為6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3人。

文化教育

曾屯村國小適齡兒童上學在聶溝國小,該國小校舍建築面積700平方米,有教師30人。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人數50人,其中小學生人數30人,中學生人數20人;該村建有文化活動室1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