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紹夔捉怪

曹紹夔捉怪

曹紹夔為太樂令,享北郊。監享御史有怒於夔,欲以樂不和為之罪,雜扣鐘磬,使夔暗名之,無誤者,由是反嘆服。 洛陽有僧,房中有罄,日夜輒自鳴。僧以為怪,懼而成疾。求術士百方禁之,終不能已。紹夔與僧善,適來問疾,僧俱以告,俄擊齋鍾,罄復作聲。紹夔笑曰:“明日可設盛饌,當為除之。”僧雖不信紹夔雲,然冀其有效,乃具饌以待之。夔食訖,出懷中銼,銼罄數處而去,其聲遂絕。僧苦問其所以,紹夔云:“此磬與鐘律合,擊彼此應。”僧大喜,其疾便愈。

故事詳情

曹紹夔(kuí)為太樂令(1),享(2)北郊。監享御史有怒於夔,欲以樂不和為之罪,雜扣鐘磬,使夔暗名之,無誤者,由是反嘆服。

洛陽有僧,房中有罄(3)子夜(4)輒(5)自鳴。僧以為怪,懼而成疾。求術士(6)百方(7)禁之,終不能已(8)。紹夔與僧善(9),適(10)來問疾,僧具(11)以告,俄頃(12)擊齋鍾(13),罄復(14)作聲。紹夔笑曰:“明日可設盛饌(15),當為除之(16)。”僧雖不信紹夔言,然冀(17)其效(19),乃力(20)置(21)饌以待之。夔食訖(22),出懷中錯(23),銼罄數處(24),其聲遂絕(25)。僧苦(26)問其所以(27),紹夔云:“此磬與鐘律合(28),擊彼此應。”僧大喜,其疾便愈。

譯文

曹紹夔任太樂令,在北郊舉行祭祀。監督祭祀的御史對曹紹夔心懷不滿,想借用音樂演奏不和諧來加罪於他,於是亂敲鐘和磬,讓曹紹夔說出樂音的名稱來,曹紹夔竟然都說出來了,沒有一個錯誤,因此御史反倒佩服起曹紹夔來了。

洛陽有個和尚,他的屋裡有個罄鍾,每天時常自動的發出聲音。和尚認為有妖怪·,他因為害怕而生病。尋求有法術的人使用各種方法來禁止罄鳴響,最終也不能使它禁止。曹紹夔與和尚是好友,來看望他的病況,老和尚就把事情全告訴了他。正好那個時候前殿的齋鐘響了,罄也跟著自鳴。曹紹夔笑著對和尚說:“明天安排飯食,我一定幫你除掉它。” 和尚雖然不相信他,但仍希望他的方法有效,便準備了豐盛的飯菜來款待他。曹公吃完之後,從袖中抽出一把銼刀,在罄鐘上幾個地方銼了幾下,罄鐘的聲音就不再響了。和尚追問這樣的原因,曹紹夔說:“這個罄鍾和前殿齋鍾振動的頻率相同,敲擊齋鍾這個罄鍾就相應響了起來。”和尚很高興,他的病也好了。

注釋

(1)太樂令:掌管國家祭祀用樂的官員。

(2)享:祭祀

(3)罄(qìng):一種打擊樂器,和尚用來作佛事。

(4)子夜:在深夜

(5)輒:總是

(6)術士:有法術的人

(7)百方:用很多種方法。百,這裡指很多的意思

(8)已:停止

(9)善:形容詞作動詞,交好

(10)適:恰逢

(11)俱:詳細地

(12)俄頃:不久

(13)齋鍾:寺廟裡開飯的鐘

(14)復:又

(15)盛饌:豐盛的食物。饌:飲食,菜餚

(16)當為除之:當為汝除之的省略句,省略賓語

(17)冀:希望

(18)效:有效

(19)力:盡力

(20)置:準備

(21)訖:完畢

(22)錯:通“銼”,銼刀

(23)處:地方

(24)絕:停止

(25)苦:竭力

(26)所以: ……的原因

(27)律合:指頻率相同。合,應和

道理

對暫時不理解的事情不能盲目的以為是鬼神作怪而要以科學的精神去探求其中的道理,只要明白了其中道理就沒有什麼解釋不了的。

懂點科學知識極其重要。

迷信解決不了什麼問題 ,相信科學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1.

對暫時不理解的事情不能盲目的以為是鬼神作怪而要以科學的精神去探求其中的道理,只要明白了其中道理就沒有什麼解釋不了的。

2.

懂點科學知識極其重要。

3.

迷信解決不了什麼問題 ,相信科學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文言知識

彼:(1)那,那個。如上文“擊彼此應”(敲擊那個,這個就呼應),如成語“此起彼伏”(這裡起來,那邊下去)。

(2)他,他們。如成語“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了解他們(也了解自己,那么一百次戰鬥也不會有危險),又如“縱彼不言,吾不愧於心乎”(縱然他和他們不批評,我在心裡能不感到慚愧嗎?)

冀:希望。如文中“然冀其或效”,如“希冀”。

訖:終止,完畢。如文中“夔食訖”,如“收訖”。

1.

彼:(1)那,那個。如上文“擊彼此應”(敲擊那個,這個就呼應),如成語“此起彼伏”(這裡起來,那邊下去)。

(2)他,他們。如成語“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了解他們(也了解自己,那么一百次戰鬥也不會有危險),又如“縱彼不言,吾不愧於心乎”(縱然他和他們不批評,我在心裡能不感到慚愧嗎?)

2.

冀:希望。如文中“然冀其或效”,如“希冀”。

3.

訖:終止,完畢。如文中“夔食訖”,如“收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