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懷仁

曹懷仁

曹懷仁,茅台鎮曹氏釀酒傳承人,解放前我國最負盛名的釀酒大師。2016年,由茅台集團出品的電影《國酒》,重現了曹懷仁傳奇的一生,以及“一生只為釀一壺好酒”的宗師風範。

人物生平

曹懷仁(1895-1958),貴州仁懷市茅台鎮人。建國以前,茅台鎮曹氏釀酒歷經數百年的傳承,成為茅台酒的代表之一。曹氏釀酒第27代傳人——曹懷仁,更是醬酒釀製的集大成者,在茅台鎮醬酒歷史上是承前啟後的宗師級人物。

關於曹懷仁先生的史料記載甚是稀少,這緣於那個兵荒馬亂的歷史年代以及釀酒人特有的淳樸和低調。但醇厚甘美的酒漿,卻始終承載著懷仁先生“一生只為釀一壺好酒”的崇高理念,流於後世,經年不朽。
曹懷仁自幼學習釀酒,一輩子“嗜酒”如命,被友人戲稱為“酒痴”。懷仁先生對釀酒有著獨特的理解,幾乎達到了“天人合一,返璞歸真”的境界。他釀酒時十分注意取酒的酒花和溫度,注重糧食的選擇,注重堆積發酵的火候,大曲的溫度,注重不同輪次、不同年份、不同濃度基酒的勾兌。在他的眼中,酒是有生命的,釀酒也必須要融入酒師的感情,切不能機械地操作。只有每一個環節都做到完美,才能釀出滿意的美酒。他的這種浪漫主義精神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是尤為難能可貴的,而曹家釀酒也在他的手上達到了巔峰。
曹懷仁的釀酒理念對後世釀酒工藝有著重要的啟發意義。時至今日,許多高端白酒的生產,仍秉承“以人為本,天人合一“的理念,重要工藝環節完全依靠經驗豐富的人工,而非冰冷的機械完成。這也是工匠精神在釀酒業的真實寫照。

人物評價

一件事,做到極致,便是大師。在舊社會,釀酒師傅並非高端職業,成為釀酒師,可能一生都要面對粗茶淡飯的清貧生活。正如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曹懷仁正是在清貧樸素的生活中,憑著著對釀酒的痴迷與熱愛,窮其一生,探索到了酒的真滴。誰說中國沒有工匠精神?把釀酒做到極致,“大師”的稱號,曹懷仁當之無愧!

軼事典故

曹懷仁自幼跟隨父親曹發榮(字鏡湖)學習釀酒。十二歲那年,曹懷仁突然得了怪病,嘔吐不止,找了幾位大夫都無濟於事。就在束手無策的時候,燒酒房的一個老師傅給曹鏡湖講了一個土方,將燒酒在碗裡點燃,然後放在肚臍旁邊炙烤,可以治療風濕、嘔吐等症狀。曹鏡湖一試之下,果然靈驗,曹懷仁的怪病就這樣被一碗燒酒治好了。曹懷仁常說“我的命是酒給的”,更加用心地學習釀酒技術。在他二十幾歲的時候,當了燒坊的二掌火,負責上甑取酒,攤涼等工序。慢慢的掌握了生產技術和勾兌技術,當了大掌火,以後每年燒坊在投糧開烤祭祀時都是曹懷仁主持上香,燒紙錢、敬酒。

藝術形象

《國酒》是由中國貴州茅台酒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瀟湘電影集團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劇情片,由宋江波執導,范逸臣、黃奕、趙文瑄、侯天來、石兆琪、尹子維等領銜出演。該片講述了1915年茅台酒在美國巴拿馬萬國博覽會獲獎之後,釀酒世家曹、程兩代人在亂世之中一場長達數十年紛雜爭鬥的故事。該片於2016年1月15日在中國上映。主角曹懷仁由范逸臣飾演,形象地還原了曹懷仁先生“一生只為釀一壺好酒”的大師風範和崇高的愛國情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