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建猷

曹建猷

曹建猷,鐵道電氣化工程技術專家、教育家。鐵道牽引電氣化與自動化學科的創始人。長期從事鐵道電氣化與計算機科學的教學和研究,為中國鐵道電氣化建設培養了大批技術骨幹。在制定我國鐵道電氣化採用“單相工頻交流電壓制”決策和在牽引供電系統的理論研究上,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基本信息

(圖)曹建猷曹建猷

曹建猷,鐵道電氣化工程技術專家、教育家。鐵道牽引電氣化與自動化學科的創始人。長期從事鐵道電氣化與計算機科學的教學和研究,為中國鐵道電氣化建設培養了大批技術骨幹。在制定我國鐵道電氣化採用“單相工頻交流電壓制”決策和在牽引供電系統的理論研究上,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簡歷

1917年7月19日 出生於湖南省長沙。

1929-1936年 長沙岳雲中學讀書。

1936-1940年 上海交通大學電機工程系讀書,畢業獲工學士學位。

1940-1945年 昆明西南聯合大學工學院助教,教員。

1945-1950年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研究生。1950年9月獲博士學位。

1950-1951年 美國紐約市立學院客座講師。

1951年- 唐山鐵道學院(1971年遷四川省後改名西南交通大學)教授。

1952-1983年 歷任唐山鐵道學院電機系主任,西南交通大學副校長兼電機系主任,校學術委員會主任。

1980年 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1994年改稱中國科學院院士)。

生平簡介

曹建猷,1917年7月19日出生於湖南省長沙市。在國小上學時,參加過多次抵制日貨的運動與遊行,受到愛國主義的教育。進入國中後,姑母曹孟君訂閱的《生活周刊》等進步書刊及鄒韜奮先生的《小言論》對他的影響很大,看到國民黨政府的腐敗。為了改變我國的落後面貌,立志學科學當一名科學家,實現科學救國。1929年至1936年,在長沙私立岳雲中學讀書。1936年考入上海國立交通大學電機工程系學習。1940年6月畢業後,上海電力公司等單位以優厚的待遇想聘任他。但出於民族感(當時上海為日本占領區),曹建猷毅然到內地去工作,經長途跋涉到達昆明。1940年8月開始在昆明西南聯合大學工學院任助教,三年後升為教員。擔任過電機學及電力系統方面的教學。1945年與夫人姚皙明均考取公費留學。同年11月至1950年9月在美國波斯頓麻省理工學院當研究生。主要鑽研電力系統及自動化。1950年9月獲博士學位。博士論文題目是《MIT同步電子回旋加速器》(《betatr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IT Synchrotron》),其分析與試驗方法曾在麻省理工學院套用。1947年8月至1950年9月,當研究生期間,曾在麻省理工學院及紐約市立學院兼任過講師。畢業後,至1951年8月,在紐約市國立學院擔任過客座講師。

早在去美國的途中,以及隨後在美國的幾年中,曹建猷目睹中國人在國外受人歧視,盼望祖國有一天能強大起來。從1948年起開始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解放事業。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偉大勝利使他深受鼓舞,開始考慮回國。1949年,新中國成立,作為深受帝國主義侵略、壓迫和國民黨黑暗統治的中國人民的一員,曹建猷感到無比的激動,他曾寫道:“忽然看到祖國的光明,那種從死灰中復甦的心理是無法形容的”。美國侵略韓戰爆發後,他毅然放棄美國的優越生活條件,克服簽證等方面的重重困難,全家回國。回國後立即投身到為新中國建設培養技術人才的工作中。從1951年8月開始直到現在,曹建猷一直在唐山工學院擔任教授。(唐山工學院在1952年改名為唐山鐵道學院,1971年遷到四川後,又改名為西南交通大學),為我國社會主義教育事業奮鬥了40 多年,桃李滿天下。曹建猷曾被選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六屆和第七屆的代表;1978年至1983年曾任西南交通大學副校長;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1981年擔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兼鐵路、公路、水運分組組長、顧問。1987年6月參加了中國共產黨。

主要論著

1 曹建猷.Betatr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IT Synchrotron.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博士論文.1950.

2 曹建猷.我國電氣化鐵道應採用何種電壓制.人民日報,1956.

3 曹建猷.交流牽引網電計算的普遍公式.高等學校自然科學學報試冊(第一冊).1964.

4 曹建猷.牽引網電計算的嚴格公式.鐵道電氣化專業學術會議報告集.鐵道出版社,1965.

5 曹建猷.電力鐵道供電.唐山鐵道學院,1965.

6 曹建猷等.牽引變電所.北京:人民鐵道出版社,1960.

7 曹建猷.電子計算機技術講座.上、下冊.1978.

8 曹建猷.電氣化鐵道供電系統.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1984.

9 曹建猷.離散數學.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1986.

主要貢獻

曹建猷對新的科學技術發展十分關心,帶頭親自參與。除創辦鐵道電氣化方面的專業外,在學校開設“計算機套用”、“自動控制”及“信息工程”等專業上,他都是帶頭人。曹建猷看到計算機技術的遠大發展前景,早在1958年,在他任系主任的電機系就增設了計算機專業,1962年第一屆計算機專業學生畢業後,在專業調整時暫停辦。1978年,根據形勢發展,年已花甲的系主任曹建猷,滿腔熱忱,親自帶領三位骨幹教師在全國各地進行了計算機專業調查,認真研究和確定計算機專業方向,及時再度辦起了計算機專業。他首先抓培養師資,為教師開講了電子計算機講座,自己編寫並親自刻寫油印了《電子計算機技術講座》講義(上、下兩冊)。組織了幾位骨幹教師,力爭朝夕,進行教學和科研。1979 年就招收了第一批計算機套用專業的碩士研究生7名。他親自走上教學第一線,帶頭開新課,為研究生及本科生講過“算法分析與設計”、“離散數學”、“套用代數”、“結構化程式設計”“編譯原理”等課程。編著了《離散數學》。在他的直接帶領下,計算機學科建設進展很快,1983年該校就成為我國第一批有權授予“計算機套用”碩士學位的院校之一。現已畢業了十多屆本科學生,培養了一百多名計算機套用專業的碩士。西南交通大學計算機及信息專業方面的許多重大研究成果,也是在曹建猷的啟迪、鼓勵和支持下完成的。

技術成就

1952年,曹建猷擔任唐山鐵道學院電機系系主任。他認識到我國鐵道電氣化事業必將發展,就著手辦這方面的專業。開始叫“電氣化運輸”專業,主要是培養鐵道電氣化供電系統設計、施工、運行和電力機車設計、製造、運行方面的專門工程技術人才。當時我國還沒有任何幹線電氣化鐵路,也從來沒有人辦過這方面的專業。在師資和設備等條件十分困難的情況下,曹建猷帶領一批教師,並以身作則,邊學邊教,艱苦創業。1956年培養出了第一屆學生。他們正好趕上我國第一條電氣化鐵路—寶成鐵路寶雞至鳳州區段建設的需要,成為我國鐵路電氣化的開路先鋒和後來的技術骨幹及領導。從1959年開始,為了適應我國鐵道電氣化事業發展的需要,在他的主持下,“電氣化運輸”專業先是在高年級分為兩個專門化,後來分為“電力機車”及“電力鐵道供電”兩個專業,奠定了我國鐵道電氣化教育的基礎。這兩個專業,在曹建猷的直接領導和親自任課下,幾十年來為我國鐵道電氣化事業培養了大量的工程技術人員,有的已成為技術骨幹和專家。

1956年,曹建猷開始指導鐵道電氣化的研究生。“文化大革命”後,曹建猷繼續擔任電機系系主任,在大好形勢的鼓舞下,他精神振奮,幹勁倍增。繼續在教學第一線講課、編教材、搞教學改革,在他的主持下原有專業得到新的發展。“電力機車”與“電力鐵道供電”分別改名為“牽引傳動與自動化”和“鐵道電氣化”專業,同時均屬於“鐵道牽引電氣化與自動化”學科。曹建猷十分重視科學研究及學科梯隊的建設。除了自己直接從事科研活動外,鐵道電氣化方面的許多科研成果都是在他的直接領導和鼓舞下取得的,並通過各種科研工作培養了一批業務骨幹。從1960年開始,他就以高度熱情大力支持和親切指導電氣化鐵道遠動系統的研究課題。電氣化鐵道遠動系統,是由鐵路區段的調度所對鐵路沿線的變電所、分區亭和其他電氣設備進行綜合遙控、遙信及遙測的先進技術,對於提高供電質量、保證安全供電有重大意義,是電氣化鐵道必然的發展方向。曹建猷非常重視這項研究。在研究人員、設備及研究方向各個方面都給予了極大地支持和指導,使這項研究工作在我國鐵道電氣化領域一直處於領先地位。1963年完成的寶鳳段無接點綜合遠動裝置獲國家新產品二等獎。1975年,他又親自與鐵道部電氣化工程局商定,為石太線研究新的電晶體遠動裝置。該裝置1978年投入運行成功,獲全國科學大會獎勵和鐵道部高校科研一等獎及四川省重大科技成果獎,為我國電氣化鐵道實現遠動化打下了基礎。後來,他又繼續支持和指導多微機遠動系統的研製,該項目1987年獲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和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已發展成為產品,廣泛用於我國幹線電氣化鐵路,取得了顯著的技術、經濟及社會效益。

牽引供電系統計算機仿真及電氣化鐵道計算機尋優設計等課題,也都是在他的熱情關懷和指導下取得了優異成績。60 年代,在曹建猷的領導下就開始了用模擬電子計算機進行電力牽引計算的研究。以後開始套用數字計算機的研究。已完成的計算機仿真系統能夠用計算機仿真牽引供電系統的實際運行狀況,測出牽引網電流、電壓等參數,進行電流諧波及對電力系統的影響等方面的分析,都處於國內領先水平,其中有些成果在國外尚未見有報導。在曹建猷的帶領下,西南交通大學“鐵道牽引電氣化與自動化”學科一直處於國內領先地位。1983年,在國務院第一次評定學位授權時,就批准西南交通大學“鐵道牽引電氣化與自動化”學科有碩士、博士授予權,曹建猷為首批博士導師。該學科現已培養博士生10餘名,碩士生百餘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