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上元夜遊

書上元夜遊

《書上元夜遊》是宋朝人詩人蘇軾寫的一篇遊記。本篇遊記主要 講“得”與“失”的關係,流露出作者樂觀豁達情感。

基本信息

作品原文

己卯上元,予在儋州,有老書生數人來過,曰:“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從之,步城西,入僧舍,歷小巷,民夷雜糅,屠沽紛然。歸舍已三鼓矣。舍中掩關熟睡,已再鼾矣。放杖而笑,孰為得失?過問先生何笑,蓋笑也。然亦笑韓退之釣魚無得,更欲遠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魚也。

譯文

1099年農曆正月十五,我在儋州,有幾個老書生過來對我說:“如此好的月夜,先生能不能一起出去呢?”我便很高興地跟隨他們,走到了城西,進入了和尚的住所,經過了小巷,各地的百姓聚居在一起,生活井然有序。回到家中已經三更了,家裡的人閉門熟睡,睡得很鼾甜。(我)放下拐杖,不禁笑了笑,什麼是得,什麼是失呢?蘇過問我為什麼笑,大概是自己笑自己吧。然而也是笑韓愈釣魚沒有釣到,還想要到更遠的地方釣魚,卻不知道在海邊的人也未必能釣到大魚。

注釋

己卯:公元1099年。

上元:農曆正月十五。

儋州:地名。

過:訪問。

嘉:美妙。

欣然:高興的樣子。

步:步行;走。

歷:經過。

民夷:指漢族和當地少數人民。

屠沽:賣肉的人和賣酒的人,泛指市井中做生意的人。

紛然:雜亂熱鬧的樣子。

鼓:動詞,擊鼓。古代夜間擊鼓報時,一夜報五次 。

已再鼾矣,再:同“在”。

放杖而笑,而:表承接。

孰:哪個。

過:蘇過,字叔黨,蘇軾的小兒子。當時跟從蘇軾貶居海南。

然:然而,但是。

韓退之釣魚無得:韓愈《贈侯喜》詩說“君欲釣魚須遠去,大魚豈肯居沮洳(淺水處)”,這裡借韓愈的詩句,表示不贊同其強求多得。這詩也將自己一生立身行事比喻作釣魚。

走海者:走到大海邊的人。這裡蘇軾隱指自己,當時他在海南島,稱得上是“走海者”。

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宋代文學家。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蘇洵長子。嘉祐二年(1057年)進士。累除中書舍人、翰林學士、端明殿學士、禮部尚書。曾通判杭州,知密州、徐州、湖州、穎州等。元豐三年(1080年)以謗新法貶謫黃州。後又貶謫惠州、儋州。宋徽宗立,赦還。卒於常州。追諡文忠。博學多才,善文,工詩詞,書畫俱佳。於詞“豪放,不喜剪裁以就聲律”,題材豐富,意境開闊,突破晚唐五代和宋初以來“詞為艷科”的傳統樊籬,以詩為詞,開創豪放清曠一派,對後世產生巨大影響。有《東坡七集》《東坡詞》《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