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菲

曲菲

1998年5月1日打球,2001年3月轉入深圳市高爾夫俱樂部職業球員,啟蒙教練:葉天光雄,曾經從事和何種體育項目:速滑、拳擊,打球最好成績:70桿。2000年中國公開賽冠軍。

基本信息

個人檔案

曲菲 曲菲

籍貫:黑龍江喜愛顏色:紅色、白色

喜愛運動:旅遊、滑雪

喜愛菜系:粵菜

主要經歷:

1998年:開啟高爾夫之門

1999年:一桿進洞世紀挑戰賽冠軍 澳門公開賽B組淨桿亞軍,總桿冠軍

2000年,中國女子公開賽冠軍

2001年,轉為職業球手

童年生活

曲菲在黑龍江出生,打小就是個美人胚子,招人疼愛。小時候,曲菲的學習成績一直很好,在班裡擔任學習委員。與別的孩子一樣,小曲菲不喜歡寫家庭作業,貪玩的她也總是每天很晚了才趴在桌上哭著寫。

曲菲還有兩個姐姐一個妹妹,家裡總是熱熱鬧鬧,所以曲菲有一個非常快樂而又難忘的童年。

在曲菲心裡,親情一直排在第一位。她就像一個長不大的孩子,不管是去到哪兒打比賽,曲菲每天都會打電話回家,跟爸爸媽媽姐姐妹妹們聊上一會才能睡得著。

曲菲上國小時由於個子矮小,一直與體育無緣。學校組織的運動會上,即使是走步她也在佇列之外。曲菲從未想過自己以後的生活會跟體育運動掛鈎,直到國小六年級時一件事情改變了她的命運。

這一年校運會上,班上一名女生因為有事不能參加800米賽跑,曲菲不知從兒哪冒出來的念頭——特別想參加800米賽跑,就向老師申請。老師說:“你跑壞了怎么辦?”曲菲說:“我就是想跑。”老師考慮了一下說:“那好吧,跑不完也沒關係,別硬撐著。”

於是,曲菲不帶任何壓力地去參加比賽,不料獲得第二名,讓所有人都大吃一驚。事實上曲菲可以得第一,由於太過單純加上沒有比賽經驗而留下了一段特別難忘的回憶。

曲菲的班長也參加了800米比賽,她非常有比賽經驗。當曲菲跑在她前面時,她對曲菲說:“曲菲,你等等我!”沒想到,單純的曲菲還真的停下來等班長。而班長一趕上來就衝刺,曲菲還在原地傻傻地呆了幾秒。就這樣,班長拿了第一,曲菲拿了第二。

此後,學校舉辦校運會時她都會報名參加800米和3000米,但每次都拿第二。原因不再是跑在中途停下來等班長,而是因為學校里有個體育特長生每次都拿第一。

拳擊記憶

由於成績好,曲菲的父母從不干涉她做什麼。她練過速滑,在學校冬季運動會上總是年級第一名,但後來發現不合適就沒再練下去。到現在滑雪還是曲菲的一大愛好,她已與鍾笑龍約定今年冬天在北京比拼,看誰滑得更棒。

上高中後,喜歡踢足球的她引起了拳擊教練趙延芳的注意。當時趙延芳已經培養出了很多省內的拳擊冠軍,他看到了曲菲的天分及對運動的熱情,於是來到曲菲所在的班級徵求她的意見。經過教練苦口婆心的勸導,曲菲開始了艱苦的訓練……很快,國隊的女孩已不是她的對手,曲菲開始與男隊員進行練習和較量。

雖然曲菲勤奮上進,但當時國家還沒有正式的女子賽事。有一次,曲菲竟被邀請去參加健美比賽。因為當時思想比較保守,受不了穿三點式進行比賽,就把名額讓給了一起訓練的另外一位女孩。那位女孩在比賽中拿了第一,被保送到黑龍江體育師範大學,畢業後當了一名體育教師。回憶起這件事情時,曲菲動情地說道:“這一切都好像是命中注定一樣,假如當時我去參加比賽,也許今天當體育老師的就是我,跟高爾夫就沒有什麼緣分了。”

曲菲在拳壇奮鬥了三年,迫於無奈最後還是選擇了激流勇退。練拳擊時,曲菲體重最高時達到一百三十斤。大家都認為她告別拳擊後,體重再難回到從前,沒想到她很快又變回一位窈窕淑女。

結緣高爾夫

1994年,大姐大學畢業後分在北京工作,全家舉遷北京。曲菲高中畢業後,就在北京給大姐當生活秘書。

1997年,曲菲的二姐認識一個在高爾夫球場當經理的朋友,一次偶然聊天中她的朋友問道:“你妹妹乾什麼工作?”

“在家閒著呢!”

“平時喜歡什麼?”

“喜歡體育運動,以前練過拳擊。”

“女孩子去練拳擊很難得,那她喜歡高爾夫嗎?是否願意去打高爾夫?”

……

那時,曲菲對高爾夫還毫無概念。二姐考慮一個月後,對曲菲說:“你去試試吧!能否成為一個職業運動員,兩年就可以看出來。你現在還年輕,可以去嘗試一下新運動。”

曲菲聽從了二姐的安排,在妹妹陪同下從北京來到珠海國際高爾夫球會學球。她的啟蒙老師是日本教練葉天光雄。看完教練的示範揮桿動作後,曲菲揮出了人生第一桿,讓教練眼睛一亮。從沒碰過高爾夫的她,第一桿居然開出一百多碼。教練讓她再開一桿,曲菲再次開出一百多碼,但第三次就不行了。從這天起,教練覺得曲菲是可造之才,就讓她苦練基本功,每天打五百個球,但一直沒讓她下場。上完兩個月的課程後,曲菲感到乏味,就回到北京。半年之後,曲菲再次來到珠海,開始主動學球。

1998年10月,曲菲去打中國女子公開賽,差點報了36。第一天,她打了99桿,排第四名。第二天,由於經驗不足,曲菲在一個洞失誤,打了14桿,結果這輪打出一百多桿。曲菲在第3輪打出98桿。減去差點之後,曲菲排在第6名。前三名有獎盃,第四、五名有獎品,第六名的曲菲什麼也沒有,之後曲菲也經常這樣與獎品、獎盃甚至晉級擦肩而過。

這次比賽後,曲菲發現自己有希望進前三,甚至奪冠,她這才發自內心地熱愛高爾夫。從此以後,她平均每天都會打18洞,風雨無阻。

業餘之路

1999年,曲菲在海南參加一桿進洞世紀挑戰賽,捧得冠軍獎盃和一套音響、一塊手錶。曲菲把音響送給了大姐,把手錶送給了二姐,讓家人一起分享自己的喜悅。

隨後,曲菲受邀在《瀟灑一桿》高爾夫電視欄目做了四個月兼職主持人。她每個月都要從珠海趕到觀瀾湖高爾夫球會拍外景,第一次錄節目時,她的面部都僵硬了。但有經驗之後,效率很快提高,一次可以錄四期節目。此後,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曲菲比別的球手表現更為嫻熟、自如,但很少有人知道她曾經做過主持人。

在一站中高協舉辦的比賽中,曲菲第一天打出75桿,排在第一名。第二天,曲菲最後一組出發。之前曲菲從未打過冠軍組,心裡特別緊張,腦子一片空白,打出81桿。打完最後兩輪,她排在第六名。中高協當時有規定,排在前七名的球手可免交一年報名費,曲菲獲得免交資格。

曲菲再一次奪得冠軍是2000年中國女子公開賽上,這場比賽由珠海國際高爾夫球會主辦。主場作戰的曲菲對獎盃並沒抱任何奢想,但奪獎之後她跟球會老闆開玩笑說:“怎么獎盃這么醜啊?”老闆回應道:“誰知道你能拿啊?”說完,又是一陣無比高興的笑聲。

2001年3月,曲菲在珠海國際高爾夫球會參加職業考試,順利通過。

曲菲在採訪時說:“我一直覺得自己業餘的路走得太順了,拿了很多獎。轉職業以後,可能自己給自己的壓力太大了,名次一下就掉下去了。”

太虛心是優點也是缺點

因為練過拳擊,曲菲的爆發力很強,打球的節奏很快。一個好心人向曲菲建議:“一定要打穩,第一桿把球打上球道,第二桿穩穩地把球送上果嶺,兩推就是帕,一輪打下來也不過就是七十二桿。你現在已經轉職業了,不能再像以前那樣打,你要是改改動作,肯定能打出更好的成績!”

曲菲一聽,覺得確實在理,接受了好心人的建議,把動作進行了調整,讓自己慢下來,結果卻變得不會打球了。這種狀態持續了三年,曲菲的成績由七十幾桿滑到九十多桿。後來曲菲自己通過教球,漸漸明白一個道理:有人用這種方式打得很好,但是放在自己身上就未必打得好。

艱難的職業路

改了動作之後的曲菲在職業路上磕磕碰碰,她開始打國外的比賽。事實上只要是她知道自己有資格去打的比賽她都會去,但卻一直沒有打出好的成績。

2002年7月,曲菲到深圳高爾夫俱樂部教球。她開始很忙,就像陀螺一樣一直沒歇過,在不停地教球。前幾年比賽少,職業球手們都去教球來掙點生活費。現在,女子職業比賽增多了,她毅然決定不再教球。

曲菲今年就參加了5站比賽,但卻只有在香港站晉級。在比賽時,她心裡老想著可怕的後果不敢放手一博,結果就造成預想中的後果。曲菲說道,“高爾夫其實越簡單越流暢越好,但我把它複雜化了。只有一站晉級並不是說明我不行,而是經常打到一半就自己放棄了。其實我只要少打出一兩桿就能晉級,主要就是因為現在的比賽突然多了,就老想抓住其中的一站。想得多了,一分心,動作就打不好。”

曲菲接著感嘆:“我常常想,我已經沉淪這么多年了,什麼時候才能出頭?走高爾夫職業這條路很難,但既然已經上路,就必須要走下去。”這讓我想起《林中小路》的歌詞:“將來從小路的盡頭默默回望,想起曾有兩條不同的方向,而我走的是人跡更少的那條路,正因為這條無名小路才將不會被遺忘。”選擇了就要走下去!

“最上鏡球手”獎

2004年10月21日,東方女子名人國際職業高球賽的歡迎晚宴上,媒體評選出四名最佳著裝獎,曲菲做為唯一的中國球手獲得此獎。此後,幾乎東方名人賽每一站曲菲都拿到這個獎。

2006年2月7日,女子亞洲高爾夫巡迴賽香港站設立了 “最上鏡球手獎”。曲菲在世界各地的女球手中脫穎而出,獲得此項榮譽稱號和索愛手機一部。曲菲特意把獎品寄回北京,送給了妹妹。

曲菲不僅是在打比賽時注重衣著的搭配,就是平時也特別在意自己的形象,她說:“我比較喜歡鮮艷的顏色,像紅色,我的球包是紅色的,帽子和鞋也是紅色的。因為我覺得球場綠綠的,用紅色去點綴是最美的!而且,精心的裝扮是對別人的尊重,也可以給我自信,讓我更完美的揮出一桿。”

曲菲能拿如此多此類獎項,有一個非常深刻的故事:在一次同美國西部女子球手的比賽中,歡迎酒會要求穿晚禮服。但因為接到通知較晚,加上沒有經驗,中國的女球手們都沒有準備,但曲菲還是穿了條裙子去。有了這次經歷之後,曲菲專門去香港買了一套晚禮服,為出席酒會準備。曲菲談道:“我們出去打比賽,代表的是國家,所以我們必須注意形象,儘自己微薄的力量為中國高爾夫爭光,這是我們球手的責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