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澤

曲澤

曲澤是手厥陰心包經的合穴,在肘橫紋中,當肱二頭肌腱的尺側緣。主治心痛,善驚,心悸,胃疼,嘔吐,轉筋,熱病,煩躁,肘臂痛,上肢顫動,咳嗽。配神門、魚際治嘔血;配內關、大陵治心胸痛;配大陵、心俞、厥陰俞治心悸、心痛;配少商、尺澤、曲池治療肘臂攣急、肩臂痛。

基本信息

定位 

在肘橫紋中,當肱二頭肌腱的尺側緣。《靈樞·本輸》:“肘內廉下陷者之中也,屈而得之”;《神應經》:“大筋內側橫紋中動脈是”;《循經考穴編》:“與尺澤相併,約去寸許”;《動功按摩秘訣》:“在肘內臁正中間”。 

曲澤曲澤

特異性

合水穴

添加添加

取法

正坐或仰臥。在肘橫紋中,當肱二頭肌腱尺側緣 

解剖

在肱二肌腱的尺側,深層有鏇前圓肌肱肌;布有正中靜脈貴要靜脈、肱動靜脈、尺側返動、靜脈的掌側支與尺側下副動靜脈前支構成的靜脈網;布有前臂內側皮神經正中神經的本乾。 有鏇前圓肌,肱肌;有貴要靜脈,尺側上下副動脈,尺返動脈;布有前臂內側皮神經,外前方有正中神經。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肱肌。皮膚由臂外側皮神經分布。皮下組織內有頭靜脈和臂外側皮神經經過。針由皮膚、皮下組織,在肱二頭肌外側溝內頭靜脈外後方,深進肱肌。該肌與肱二頭肌之間有肌皮神經經過,並發肌支支配該二肌。

功效

寧心、泄熱、降逆、鎮驚。

主治

①心痛、心悸等心臟病證。

②胃痛、嘔吐、泄瀉等急性胃腸病。

③肘臂攣痛。

④熱病。

神志病

⑥肘臂攣痛,臂麻手顫。

⑦頭項痛,腋脅痛。

瘰癧

古代記述:傷寒溫病、暑熱、口乾、心痛、心悸、逆氣、嘔吐、驚厥、身熱、煩心、善搖頭、咳喘、痧症、臂肘手腕不時動搖、丹毒、疔瘡、癤。

近人報導:風濕性心臟病、心肌炎、急性胃腸炎、中暑、血栓閉塞性脈管炎、肘窩囊腫。

操作

剌法:直刺0.3~0.5寸,局部酸脹,可向臂部或肘部放散。

直刺0.8-1寸;或用三棱針點刺放血。

配伍套用 

1、曲澤配內關、大陵治療心胸痛  

2、曲澤配神門、魚際治療嘔血

3、曲澤配委中、曲池治療高熱中暑

4、曲澤配內關、中脘、足三里治療嘔吐,胃痛

5、心痛:督俞、膈俞、曲澤。

6、手臂善動:肝俞、曲澤、神門、太沖。

7、血虛口渴同施:少商、曲澤。

方例

心痛:督俞、膈俞、曲澤。

手臂善動:肝俞、曲澤、神門、太沖。

血虛口渴同施:少商、曲澤。

嘔吐:中脘、曲澤、足三里。

中暑、痧症:曲澤、委中(均放血)。

現代運用

治療急性胃腸炎、中暑等。配內關、中脘主治嘔吐、胃痛;配委中、曲池主治中暑。溫針灸3~5壯,艾條灸5~10分鐘。

文獻摘錄

《甲乙經》:“心痛卒咳逆,曲澤主之,出血則已。”

《千金方》:“曲澤、大陵,主心下澹澹,喜驚。”

《銅人》:“治心痛,善驚心熱,煩渴口乾,逆氣嘔血,風疹,臂肘手腕善動搖。”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