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二十四景

簡介

古韶州之“曲江名勝二十四景”,依次為:
芙蓉丹灶筆峰寫雲九成遺響皇崗夕照蓮花樵唱白沙煙艇迥龍魚笛貂蟬秋月 中流塔影 南華晚鐘書堂夜雨韶石生雲薇岩積雪雙江環碧 仙橋古渡榕臬晚眺獅岩招隱曹溪香水西河竹籟塔影松濤湧泉流殤迥瀾夜月羅岩仙樹詩石留題

演變歷程

北宋:當時已有名勝“曲江八景”之說,但未見史料記載;
明代:有“曲江十景”之說,亦未見於詳實史料;
清康熙年間: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韶州府志》進行重修,載“曲江名勝二十景”;
同年,韶州布衣文人廖燕參與重修《曲江縣誌》,參照了早期的“曲江十景”和“曲江名勝二十景”,將曲江名勝增至“二十二景”,廖燕還特作《自題曲江名勝詩》二十二首,並註明:“《曲志》舊載名勝十,予增為二十有二……予作曲江名勝詩二十有二首,雖不足以盡曲,或可以傳曲耳。詩成,將鐫刻之浮岩山則” 。
當時所定“曲江名勝二十二景”為:
筆峰寫雲、貂蟬秋月、皇崗夕照、九成遺響、雙江欸乃、東郊春曉、仙橋古渡、中流塔影、韶石攢奇、芙蓉丹灶、西河竹籟、蓮峰樵唱、湧泉流殤、迥龍漁笛、薇岩積雪、曹溪香水、獅岩招隱、南華晚鐘、塔院松濤、羅岩仙樹、書堂夜雨、詩石留題
清光緒年間:清光緒元年(1875年),《曲江縣誌》再度重修,其中的卷八“輿地書·名勝”中記載“曲江名勝二十四景”,依次為:
芙蓉丹灶筆峰寫雲九成遺響皇崗夕照蓮花樵唱白沙煙艇迥龍魚笛貂蟬秋月 中流塔影 南華晚鐘書堂夜雨韶石生雲薇岩積雪雙江環碧 仙橋古渡榕臬晚眺獅岩招隱曹溪香水西河竹籟塔影松濤湧泉流殤迥瀾夜月羅岩仙樹詩石留題
對照康熙二十六年公布的“曲江名勝二十二景”,“曲江名勝二十四景”明顯有了較大的修改和變動,其中,減了一景(東郊春曉),增加了三景(白沙煙艇、榕臬晚眺、迥瀾夜月),調整為二十四景。許多名勝不但順序排列上有變,而且叫法上也有改動,例如:
“雙江欸乃”,在二十四景中為“雙江環碧”;
“蓮峰樵唱”,在二十四景中為“蓮花樵唱”,僅一字之別;
“韶石攢奇”,在二十四景中為“韶石生雲”;
“塔院松濤”,在二十四景中為“塔影松濤”,也是一字之差。
清光緒元年所記載的“曲江名勝二十四景”,至今已有一百多年,是流傳最為廣泛,最為膾炙人口的版本;但由於康熙年所定“二十二景”與光緒元年新修之“二十四景”大有出入,因此,在韶關民間的流傳過程中難免有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