曬衣台村

曬衣台村地處鄉政府駐地西南3公里,共298戶902人,耕地88.2公頃。該村為全鄉“銀杏富民工程”的樣板單位,全縣有名的軋鋼專業村。

[曬衣台村] 地處鄉政府駐地西南3公里,共298戶902人,耕地88.2公頃。該村為全鄉“銀杏富民工程”的樣板單位,全縣有名的軋鋼專業村。1998年全村實現社會總產值270萬元, 人均收入3000元, 被縣委、 縣政府授予“文明村”、“專業村”稱號。 1993年起,該村在穩定提高糧食產量的基礎上,以市場為導向,大力發展銀杏生產。 到1998年,全村已發展銀杏苗圃、采葉圃150畝,其中兩齡苗70畝,六齡苗80畝, 總產值達100萬元。僅銀杏葉一項,畝純收入達6000元,戶均增加收入8000多元,已形成與板栗、桑蠶經濟作物“三分天下”的局面。因銀杏生產對土壤等自然條件和技術有較高的要求,以及較高的成本投入(畝成本2000元左右),在項目引進之初,村民意識不足,憂前顧後,推廣上存在一定的困難。針對此情況,村兩委因勢利導,在鄉政府提出的“銀杏富民工程”的具體指導下,及時出台了一系列優惠措施,實行“自願種植,統一購種,受益付款,不受益不要錢”的政策, 同時規定每斤種子補助5元,大大增強了村民種植銀杏的積極性。村里還拿出60畝耕地作為銀杏發展專用基地,鼓勵村民廣泛種植。僅1996年全村種植戶達120戶,占全村總戶數的1/3。為了充分保障農民的利益,村里實行統一購種、種植並以回收的形式代銷全部產品。這種做法,降低了種植戶的成本風險,解除了他們的後顧之憂。 除種植銀杏外,該村還制定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在場地、資金、信息、技術等方面給予扶持,大力發展第三產業,使許多村民紛紛走出家門,尋找致富門路,1998年全村個體工商戶已發展到100多家, 其中麵粉加工、鑄鋼軋鋼、小五金經營戶98家,運輸戶12家,是年,個體私營經濟收入達100萬元。 從1994年開始,全村累計投資150萬元,整修了4條街道,栽上了綠化樹木,修石渠1萬米, 使全村面貌煥然一新,基礎設施條件大為改觀,多次被縣委、縣政府評為“美在農家”先進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